梁慧丽
(吕梁学院 离石师范分校,山西 吕梁 033000)
清末社会生态,即清末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社会环境,集中体现为当时中国的社会形势和社会条件。清末革命的发生和改良是否成功受到当时中国社会生态的重大影响。也就是说,没有革命的形势,革命就不会发生;没有改良的条件,改良就不会成功。本文拟从清末社会生态入手,就当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对清末革命爆发的必要性和改良的不可行,作进一步论述。
就辛亥革命而言,“它是清末中国民族灾难深重和社会危机严重的产物,是腐朽的清政府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抵御外国侵略和领导国内变革的结果。”[1]清末中国的客观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群众性的反抗斗争持续高涨
进入20世纪,由于庚子赔款和“新政”经费等外债、新捐的不断增加,“业之至秽至贱者灰粪有捐,物之至纤至微柴炭酱醋有捐”,各级地方官吏又借机贪污中饱,广大人民生计益复不支,濒临破产或已破产,流离失所,悲苦已极。于是纷纷起而反抗清朝暴政。农民广泛地展开了抗捐斗争,普遍地掀起了抢米风潮,甚而演变为武装起义;会党发动的武装起义,有各族人民参加,蔓延波及一省或数省,甚至震动京师;城镇手工业者和商人不能维持正常的营业,不断掀起抗捐罢市的斗争。总之,《辛丑条约》签订后,各阶层人民的反抗斗争遍及全国、此伏彼起,震撼着清朝的统治基础,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客观的社会条件和群众基础。
2.清政府的倒行逆施,使主张改良的立宪派逐渐倒向革命
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立宪派围绕速开国会和成立责任内阁,展开了一系列活动,以推动清政府加快立宪的步伐。1910年,立宪派组织请愿代表团三度晋京请愿,要求开设国会,前两次被清政府以“国民知识不齐”“财政困难,灾情遍地”等理由予以拒绝;第三次清廷以缩短预备立宪期限,敷衍了事,使立宪派极为痛心。1911年,“皇族内阁”出台,又使立宪派遭到沉重打击。很多立宪分子放弃原有设想,开始向革命派靠拢,加入了反清阵营。
3.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愈益反动
《辛丑条约》签订后,依然掌握着清朝统治大权的慈禧太后等人,更为死心塌地为帝国主义效劳,以出卖国家利益,取悦和换取帝国主义支持,完全堕落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要变革现行制度来适应列强的需要。力主“新政”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指出:“非变西法不能化中国仇视外国之见,不能化各国仇视朝廷之见。”[2]这代表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相当一部分人的对外态度。实际上,“新政”中的一些内容就是对以前不平等条约的具体肯定。1911年5月,“皇族内阁”成立后,清政府宣布了“铁路干线国有”政策,虚张“国有”名义而实质上是出卖铁路利权给帝国主义,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作为武昌起义前导的各省人民保路运动开始了。
4.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化
20世纪初,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纷繁复杂,随时可能裂化,但执政者并未积极作为,去化解分歧,整合社会力量,领导他们建设国家,而是想方设法限制各方势力,集权于满族亲贵,以巩固其特权。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首先进行中央官制改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改组内阁,但改组后的内阁,满族占绝对优势,而且重要的部也多由满族亲贵掌握。因此,这个内阁被称为“满族内阁”。1907年9月,清政府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将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调入军机处,从而剥夺了这两位实力最强的汉族总督的实权。1909年1月,又将权势显耀的袁世凯逐回老家养疴。清政府通过各种方法削弱汉族官僚等的权势,极力把权力集中到满族亲贵手中,必然引起各方力量的强烈不满,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重大分裂。
以上情况表明,20世纪初,清政府在面对内外交困已极为严峻的形势下,仍然抱残守缺,不思进取,没有抓住机会,锐意改革,除旧布新,致使反对的力量更加猛烈,支持的力量丧失信心,转向反面。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甚至使用了同样的话语来谴责清政府的腐朽和不可救药。孙中山称清政府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3]。梁启超指出清政府如“破漏霉朽之老屋,非破坏则建设未由得施,故革命事业实应乎时代之要求、洽乎人心之同然”[4]。总之,清政府已成为中国危局得以挽救的根本障碍,推翻清政府已成为广大人民的共识。因此,当时的中国“舍革命外无别法”。换言之,当时的中国有革命的形势和革命的需要,即革命具有必要性。
清末社会生态下,革命不可避免。同样,清末改良的不可行或不能成功也是由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决定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平过渡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势难成行
清承明制,袭用了绝对君主制,又通过设立军机处等措施,使封建君主专制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可以说,历代王朝的专制功能从未有如清代发挥得如此彻底,部署如此周密的。同时,清朝是以“满洲五百万人临治汉族四万万人而有余者”,清廷虽然一直宣称“满汉一体”,但对汉族的防范和压制从未改变。君主立宪政体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之一,其特点是君主是虚、立宪是实。但对一个掌握绝对专制独裁权力,又始终对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权力增长存有戒心的清王朝君主而言,是不可能放弃其独裁权力的,希望清政府作出让步,真正实行立宪,完全是一种幻想。事实上也是如此,清朝最后几年“预备立宪”的主观愿望依然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改良派一次次的“劝说”和“要求”均告失败。
2.中国并不具备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所需的社会条件
君主立宪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较高的国民素质、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优良的经济环境、成熟的政党等皆为君主立宪不可或缺的社会条件。然而,就连改良派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在当时的中国是欠缺的。并且清政府仍旧在极力保持其专制统治,而正是由于中国长期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导致中国国民素质低下,市场经济不发达,不能产生成熟的政党等。改良派并企盼清王朝会出现一二明君,实行“开明专制”,将中国导向君主立宪,这在清政府昏庸腐朽和绝对君主制的政治环境中,只能是异想天开。
3.清朝统治者缺乏改良成功所必需的权威和能力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选择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变革道路,也就是要依靠清朝统治者实现君主立宪。因此,清朝统治者是否具备必要的权威和能力将成为改良成功的关键所在。近代以来,清朝统治者面对外来侵略,无一胜绩,甚至不败而败;所主持的国内改革有的破产、有的沦为“骗局”,成效不著。对外战争失败后,是签订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所谓的变法更多带来的是劳民伤财、怨声载道。清朝统治者在民族危亡和社会危机严重的现实面前,已无权威可言,所表现出的能力低下更是昭昭在目,因而以其为核心的统治因循守旧、无所作为也是可以预见的。
综上所述,清末革命的必要性和改良的不可行都是当时中国社会生态的必然反映。两者所不同在于改良道路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革命的成效如何尚待检验,而革命时常以暴力方式进行,往往伴随着破坏,激起社会动荡,深为人们所疑惧,却是不争的事实。
况且,清末中国是一个疆域广大、人口大幅增长、全面衰败的多民族国家。其内部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已明显下降,总督、巡抚专权局面进一步发展,分裂割据势力蠢蠢欲动,外部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操纵掠夺继续扩展深入,笼罩着中国大地的“亡国灭种”的阴霾始终不散。在如此恶劣的社会生态下,要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稳定异常困难。而“由于近代化进程缓慢、水平较低,中国资产阶级数量有限,且素质不高,又不可能成为强有力的革命领导力量。革命爆发后,如果不能在较短时期内取得胜利,动荡、分裂和外来侵略进一步加深的局面难以避免。”[5]因此,清末中国社会的变革无一条顺利前进的坦途,中国人民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面临并艰难地作出了历史性的抉择,即在民主革命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救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