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总目录

2020-01-19 07:47:32
关键词:专辑研究

■传统与现代

“异端”的思想史考察

(新加坡)劳悦强(1)

《孟子》新解三则

蒋国保(1)

庄子之“无用之用”论题简释

韩林合(1)

文质之变——传统政治视域下的文质观

华 军(1)

2019年儒学研究综述

刘增光,倪 超(2)

何为“自然”与“自然”何为?——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关于道家“自然”观念的研究综述

崔晓姣(2)

拔地方入云——当代道教哲学研究与对语文学理论方法之借鉴

白照杰(2)

大禹与九州原理

杨儒宾(4)

儒学本体论如何统摄科学?——以“良知坎陷”为中心

韩立坤(4)

论二十世纪初《周易》“经传分离”说的形成

郑吉雄(5)

论阳明学中的“真诚恻怛”:思想渊源、工夫内涵及当代意义

傅锡洪(5)

再探韩非道论

詹 康(6)

《孟子》“仁也者章”辨义——兼论近十年来诸家新解

(新加坡)劳悦强(6)

孟子“‘仁’说”辨析——兼答劳悦强先生对我“新解”的质疑

蒋国保(6)

20世纪中国家庭观念的演变及其伦理重组

陈独秀的家庭伦理观与近代中国的“家庭革命”

孙邦金,陈 星(3)

中国城市居民代际居住安排:一项基于CHARLS的拓展研究

吴 帆,冯丽琴(3)

现代视域下的家庭观念再认识(笔谈)

从列维纳斯的“超越”与“他者”到儒家的“生生”与“亲亲”

孙向晨(6)

当代中国“家”文化的理论探索

吴 震(6)

“家”的本体性思考

何 俊(6)

文明论视域中的“家”

陈 赟(6)

“亲亲”之“家”:传统之“家”在现代社会的重建

郭晓东(6)

过渡时代的牺牲者:家庭革命洪流中的旧式妇女

赵妍杰(6)

精神与物质:民国时期乡村家庭研究的另类路径——杨堃及其学生的平郊村调查

杭苏红(6)

照料的问题化及其政策选择—— 一个家庭变迁视角的探讨

吴小英(6)

冯契与中国传统思想的现代转化

儒学:思想资源抑或研究对象?——冯契与儒学关系新论

蔡志栋(3)

世界的逻辑构造与超越——冯契早期“智慧说”的思想进路初探

李洪卫(3)

观念史研究专辑

早期中国的“节义”观念——以《列女传·节义传》为中心

陈乔见(5)

清儒的学思转向与龚自珍的自我观念

吴晓番(5)

德性、知性与个性:熊十力自我观念的三重意蕴

李妮娜(5)

善“群”成“己”:以《新民说》之“公德—私德”论为视角

陈云度(5)

■章太炎研究

西学相遇中的章太炎“引申”概念新解——与其文论、语言思想的关联

林少阳(2)

《齐物论释》与中国语言文字之学的建立

孟 琢,李 聪(2)

章太炎学问的境界与限度

桑 兵(4)

章太炎与井上哲次郎的交往及思想地图

彭春凌(4)

从《说文解字》授课到学术著述:章太炎《小学答问》编纂修订考

董婧宸(4)

■东与西

早期佛教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特色

姚卫群(1)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述中的“传统”与“西方”——一个回顾性的分析

王 锐(1)

民族国家视角下的帝国——约翰·西利的国家观念及其英帝国史研究

施华辉(1)

李石岑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批评及其与胡适批评的比较

陈先初(2)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与建构路径

王 琪(2)

古希腊时间智慧:缘起、延展与影响

孟 飞,周 昆(3)

道德与morality之关系辨正

秦际明(3)

批判与建构: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概念生成的历史逻辑

顾青青(3)

■文艺新论

守成与启新:浙一师三代国文教师的知识谱系与蕴藉

张直心,王 平(1)

“80后”作家研究:质疑、出路与价值

黄江苏(1)

叶芝的仿能乐舞剧《鹰之井畔》

钱兆明(2)

喜龙仁的苏轼书画理论译介研究

吉灵娟,殷企平(2)

新文化理念下的旧文艺试验——1930年代顾颉刚的通俗文艺实践述论

朱洪涛(3)

试析“五四”时期《新青年》上的世界语讨论

邓 伟(3)

文艺下乡:新中国成立初期太湖流域评弹艺人的思想教育与身份重塑

张盛满(3)

“毛姆式人物”、情欲观看与毛姆的情欲写作

耿 波,李佳倩(3)

清华简组诗为子夏所造魏国歌诗

张树国(4)

从文学到历史到心灵的探寻——沈从文研究与书写的当代进路

邱 仪(4)

叶公超的比较文学思想研究

凌淑珍(4)

从一部宋刊本看一段文化史——徐民瞻刻《晋二俊文集》的原委

戴 燕(6)

试论清华简《越公其事》的思想主题及其文本性质——兼说殷周之际兵学观念的流变

谢乃和(6)

斯特凡·格奥尔格的“天鹅之歌”

杨宏芹(6)

周氏兄弟研究专辑

《野草》通讲(下篇):结构和线索

张业松(5)

“启蒙主义”与“为人生的艺术”——对鲁迅创作观念的一个谱系学考察

朱 康(5)

鲁迅前期写作与“现代文学”体制

冯雪峰(5)

■经济与社会

从旁观到深度介入:田野研究在教育学中的转化

伍红林(1)

杜威的浙江之行及其教育影响

仲玉英,颜士鹏(1)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交往融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两区的调查

田艳芳,王瑾,张 苹(1)

虚假诉讼罪相关问题研究

陈洪兵(1)

利用规则漏洞致害行为刑法评析

汪红飞(2)

新媒体时代下的短视频营销传播——以抖音为例

张 静,王敬丹(4)

关于行政许可改革关键问题的思考——从食品经营许可改革谈起

曾祥华(4)

变革的“残疾认知模式”影响下的世界残疾人体育教育发展与启示

刘 洋(6)

大数据时代新型犯罪的特征、成因及应对策略

蒋文荣(6)

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专辑

试论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的意义

陈思和(1)

新文科:本质、内涵和建设思路

陈 凡,何 俊(1)

关于社会学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

贺雪峰(1)

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建构相关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齐沪扬,韩天姿,马优优(1)

社区治理与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专辑

直面新冠肺炎:风险社会的社区治理及其疫情防控

文 军(2)

以家庭为基石推进社区公共卫生治理

肖 瑛,申小翠(2)

风险视角下城市街道社区公共卫生治理研究

谭日辉(2)

加强社区智慧化建设 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

朱海龙(2)

中国政府应对非典疫情冲击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赵红军(2)

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专辑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振兴问题

张大卫(2)

集体性与业余性:1949年以来浙江省缙云县婺剧实践的理论启示

沙 垚,赵月枝(2)

农村教育“技术治理”的构建: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

沈费伟,袁 洁(3)

阶层分化视角下的乡村教育衰落研究——基于晋西北W村考察

陈 讯(3)

民俗传承与文化遗产的“日常化”讨论

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徐赣丽(3)

日常与实践——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探究

宋小飞(3)

老字号文化内涵的深描:以广州老字号企业为例

高 崇(3)

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研究专辑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

陆士桢(4)

健全志愿服务体系 发展志愿服务事业

张晓红,郝琦伟(4)

“互联网+”背景下精准化志愿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朱海龙,陈 宜(4)

中国应急志愿服务发展现状与前瞻——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的观察

张 强,张 元(4)

“自组织”社会整合的三重机制——基于COVID-19疫情治理中志愿组织的“抗疫”考察

张 超(4)

长三角研究专辑

从江南文化到长三角经济区

陈 锐(5)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机制研究

马忠法,谢迪扬(5)

■城市研究

城市建设的六重境界

杨 卫(2)

城市未来社区智慧治理面临的五大挑战及其超越

曾智洪,陈煜超,朱铭洁(4)

杭州城市开发与区域发展研究专辑

杭州城市空间蔓延与区域发展逻辑

张卫良(5)

大规模城市开发叙事研究: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

(意)瓦伦蒂娜·安佐西,(意)德波拉·斯朗兹,

(意)艾琳·波利著,李杨译,张卫良校(5)

城市规划方式演变:以杭州“梦想小镇”为例

(法)伊拉克利斯·阿伊里乌,(法)尼古拉斯·杜艾著,

徐耀军译,魏燕萍校(5)

猜你喜欢
专辑研究
专辑主编
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专辑
景德镇陶瓷(2022年3期)2022-08-16 08:51:24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两张专辑,你更喜欢哪张? 区瑞强《致敬 Beyond》/张玮伽《你最珍贵》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柳程驭全新发布个人首张EP专辑《写给过往》
青年歌声(2019年2期)2019-02-21 01:17:34
SNH48组合7SENSES推出第三张迷你专辑《天鹅(SWAN)》
青年歌声(2019年2期)2019-02-21 01: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