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大伟
(淮阴工学院, 江苏淮安223003)
在信息技术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手机、电脑等数字产品不断进入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当中,使学生成为了“唯手机”是瞻的低头族,已经影响到学生全面发展及高校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隐性逃课”现象层出不穷。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45 %的学生经常出现隐性逃课行为,而55 %的学生偶尔出现隐性逃课行为,并且其中67 %的学生隐性逃课行为都涉及到新媒体平台及电子游戏。
新媒体是指通过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微型技术、通讯技术以及数字电视、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向用户群体提供娱乐服务与信息服务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新媒体拥有庞大的数据信息存储量,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提供海量的、有针对性、方便阅读的信息资源,具有极强的交互功能,用户可在信息收集中,共享并转载符合自身心理特征的数据资源。在新媒体环境下,数据信息资源能够极大地满足用户群体的需求,使用户在充当读者的同时,也能作为信息制造者,成为信息传播链的有机组成部分。
隐性逃课是指学生虽然按时上课、参与活动,但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却做的是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即学生虽然来到课堂,却将主要精力置于电脑、手机等设备上,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相较于传统的逃课,隐性逃课更难以控制,其隐蔽性较大、可控性较弱。教师虽然能够通过简单的制度手段,控制逃课现象,然而面对隐性逃课问题,教师普遍束手无策。相关调查显示,高校隐性逃课行为较为普遍,且87 %的学生在课堂上会受到智能手机的影响。
在移动技术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智能手机逐渐转变为继报纸、电视、广播后的新载体。相较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是互动性较强,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操作更方便,拥有较强的吸引力,而这便是隐性逃课现象的重要诱因之一。尤其在大数据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智能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信息获取情况、历史浏览信息及个人喜好趋向,推荐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数据信息、新闻报道及娱乐节目。其中最具代表的要属今日头条与抖音平台,两者都是“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新媒体产品,在数字跟踪技术应用层面上,拥有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并根据信息传播的规律与理论,迅速抓住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学生只需要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浏览,便可留下“个人喜好”“信息偏好”等信息。并在数据追踪技术的支持下,持续地关注新媒体平台。
首先,专业教学层面。我国高校在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关注理论教育和学生的课业成绩,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倦、厌烦等心理。然而由于教学制度的限制,学生身在课堂却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或行为。其次,认知偏差。一是对专业课程与职业成长的认知偏差,即学生难以真正地理解专业课程在岗位发展、社会就业等层面的价值,忽视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与有效性;二是对隐性逃课现象的认知偏差,即在隐性逃课现象广泛存在后,学生便认为隐性逃课现象较为正常,毕竟所有学生,所有同学都从事着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自己在课堂中,做些“小动作”也无可厚非。
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生态,形成了置于移动设备的互联网文化体系,使互联网文化更全面、更深入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当中,使学生形成鲜明而独特的网络需求。譬如渴望与外界保持联系,渴望营造“存在感”等。并且有部分学生积极在网络“发声”“发文”时,过度关注信息的反馈情况。这些行为都是现代网络文化的现实表征与客观表现,同时也是影响学生专业学习的关键因素,需要引起相关教师的重视。
自我评价是指学生个体对价值和能力所持有的基本评价,在人格变量中具有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评价能够影响隐性逃课行为的形成与出现,帮助教师准确把握隐性逃课的心理根源,进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策略。通常消极评价者易焦虑、紧张、情绪不稳定、适应性差、难以自控,因而隐性逃课的几率较大;积极自我评价者价值观较为明确、充满信心、自控能力强、情绪稳定、乐观开朗,因而很少出现隐性逃课行为。相关实证研究显示,出现隐性逃课行为的学生多数自信心不足、自控能力与自律意识匮乏,这些都与个体评价具有直接的联系。
厌学情绪是形成隐性逃课现象的关键原因,部分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认为教学内容难以理解、内容枯燥,目标不明确,而部分学生在步入大学阶段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追求安逸、懒散拖沓,缺乏学习动机和生活目标,感觉前途渺茫。而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专业成绩较差,挫败感较为明显,进而失去学习的进取心。在心理分析层面,学生的隐性逃课行为与个人品质、意志力、动机及兴趣有关,学生如果缺乏学习动机与兴趣,便会产生厌学情绪,进而使“开小灶”“低头玩手机”等现象层出不穷。
在网络文化的侵染下,青年学生更加注重网络存在感、成就感及荣誉感。新媒体平台的出现,能够帮助学生在网络发声与活动中获得一定的归属感,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这种错位的理想目标是产生隐性逃课行为的关键原因。譬如在学生的言论或文章获得大量阅读或关注后,学生会更愿意、更频繁地参与类似的活动。除此之外,隐性逃课行为也体现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不满,想通过其它知识来提升、发展自己。当然这类学生所占比例较小,属于典型的“理想型”隐性逃课。
首先,因此,高校教师应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品质,提升自律性,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兴趣。其次,专业教师应更关注自我评价消极的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情况,丰富课业生活,努力使学生适应高校生活,形成自信、稳定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认识自我,找到人生努力方向与奋斗目标。
教师应做好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工作,明确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危机感,从而帮助学生学会生活管理、学习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降低隐性逃课现象的发生几率。而在教学层面,教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自身修养与自我教育能力,营造“向上、健康、积极”的学习氛围,进而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构建职业认同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性格特点出发,从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与专业教育内容出发,帮助学生构建出系统完备的发展体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在新媒体层面,高校应联合新媒体平台,根据学生群体的学习规律,课业生活情况,构建出“分时段发布”“针对性推荐”机制,即平台根据学生的个人信息及所处位置,降低信息推荐频率,减少外部环境对学生的感染。其次,在授课层面,教师应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专业学习的过程中。
隐性逃课现象是普遍存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问题,教师必须从心理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层面,探究隐性逃课的形成原因,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而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我评价水平,构建切实可行的发展体系,从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降低隐性逃课的发生几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