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角下工匠型教师培养探究

2020-01-19 05:14柯昌林
河北职业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匠职业院校技能

柯昌林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各级教育的任务之后,工匠精神迅速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教育界对此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和研究。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但也对精益求精的工匠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之才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回应社会需求的历史责任。但要培养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之才,必须要有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工匠型教师。因此,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背景下,如何以工匠精神来推动工匠型教师的培养也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新工科背景下,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和高职院校成为培养工匠型教师的主要阵地。

一、工匠精神和工匠型教师的内涵

(一)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近些年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李进[1](2016)认为工匠精神不仅包括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和创新务实的开拓能力,还包括爱岗敬业、尊师重道的内在品格。李宏伟等[2](2015)认为工匠精神说到底是一种创造、创新精神,也是一种实践求真精神,还是一种师道传承精神。徐国庆[3](2016)认为工匠精神应该包括技术、职业、道德、价值等多个层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精神品质。在技术层面上,指的是个体应该拥有高超的技术与技艺;在职业层面上,应该永远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在道德层面上,应该是追求立德树人和师徒相授的品格;在精神层面上,应该拥有坚韧的毅力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在价值观层面上,应该做到知行合一,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肖群忠等[4](2015)则认为,工匠精神是职业态度、综合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的四者统一,是一种精细化、卓越化的内在追求。

显然,工匠精神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职业者在技术训练、工作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的表现。从这个角度而言,工匠精神是职业者身上一种物化的内在精神品质,是在工作岗位上体现出来的一种职业态度,也是在工作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职业技能。因此,工匠精神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是工匠自身的技术技艺以及相关产品的精神载体。工匠精神至少体现在技术、行为、价值、态度、道德等五个方面。第一,从技术上看,是专门性技术技能的外在体现,同时在技术技能基础上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研发能力;第二,从行为上看,体现的是对卓越和创新的不懈追求;第三,从态度上看,是专注专一、爱岗敬业品质的体现;第四,从道德上而言,是立德树人,技术传承与道德品质传承的统一;第五,从价值观上而言,是知行合一以及道与技的结合。

(二)工匠型教师

2017年,李克强总理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考察,提出了工匠之师的概念,认为工匠型教师与一般的教师不同,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李克强认为,工匠型教师是教师也是师傅,是培养工匠人才的教师。工匠型教师不仅要像普通教师那样传道授业,还必须像师傅那样注重技艺与道德传承。工匠型教师不仅需要讲解理论知识,还需要传授具体的职业技能;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服务社会和服务国家,还要培养学生的匠心和匠德;不仅要关注学生灵魂,还必须在技术上追求卓越。工匠型教师有自身独特的内涵、边界和使命。工匠型教师既不是一般的师傅,也不是一般的教师,而是集合了师傅和教师的双重优点,不仅需要精通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精通本行业的技术技能操作;不仅需要有自身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此而言,工匠型教师是工作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结合者;是专业技术和基础技能的结合者;是教书育人和师傅技术传承的结合者;是匠心、匠德和匠术的结合者;是言传和身教的结合者[5]。工匠型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师傅,既要传授技术还要启迪人的灵魂。依此而言,工匠型教师也是教师职业精神与师傅工匠精神的完美结合主体,是职业院校一种复合型的教师群体。

二、工匠精神之于工匠型教师的现实价值

工匠精神是工匠型教师的核心素养,而工匠型教师同时也是培养和传递工匠精神的主体。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素养和介质,对于工匠型教师的工作实践、专业发展等方面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工匠精神是工匠型教师工作实践的需求

工匠型教师的职责是要将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社会可用之才。以此而言,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也是新时代职业院校回应社会需求的基本要求。工匠精神并非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是工作过程以及技术技能、职业道德的结合性体现。由此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也必须要依托于真实的工作环境,需要在真实的工作实践中推进。因此,亦工亦教以及在真实的工作实践中从事教育活动是工匠型教师的首要职业特征。工匠型教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需要做好言传身教,还需要将工匠精神贯穿到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而保证工匠型教师能够成为工匠精神传承的主体力量。因为学生是否具备工匠精神不仅对其就业有直接的影响,更是关系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工匠型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提升其知识水平,还需要培育他们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工匠型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保持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相一致,教学及实践过程必须要立足于特定的工作岗位,立足于特定工作岗位的具体程序,通过“教、学、做”的严密结合,在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技能和知识的同时,逐步养成勇于创新、追求卓越、注重细节的工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这个目标,工匠型教师除了有精湛的技艺和高深的理论之外,还必须有精益求精、专注卓越等方面的职业精神。可见,工匠精神是工匠型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品质,是确保推进其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二)工匠精神是工匠型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对于工匠型教师而言,培育学生成为工匠之才是其安生立命的手段,但也是事业的基本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专注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树立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和态度。工匠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理念、知识、技能的更新和升级,更是职业精神的深化。工匠型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其工作实践是密切相关的,在工作实践中,其主要任务就是将自身的技术技能、知识经验、职业精神与态度融入到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课程中予以贯彻,如此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工匠之才,才能真正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传递给学生。工匠精神对于工匠型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实践中,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是依靠外在的继续教育来推动,而没有将个体的人生经验、阅历与继续教育的知识、技能进行结合,由此导致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实际上是一种被动接受外在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将最新的知识、技能与自身的人生经验进行结合而实现内化[6]。但如果将工匠精神贯穿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促进其职业精神的发展。因为工匠精神所追求的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能够使教师对自身的职业保持有敬畏心,能够在工作过程中随时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能保持刻苦钻研的精神来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而在整体上促进自身知识、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提升。同时,通过工匠精神的灌入,还可以将教师自身的经验与阅历这种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与外部的继续教育体系相结合,进而全面提升教师的能力和素养,使之成为真正的工匠行家和教育专家。

(三)工匠精神是工匠型教师培养工匠之才的要求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走向的是生产、服务的一线,很多人直接从事的就是工匠工作。由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的专业学科知识,更应该注重培养其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还需要培养其专注、专一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显然,这种职业精神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核。工匠型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要以工匠精神作为核心支撑点,以此来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使之得以传承。必须要让工匠精神渗透到每一件产品、每一道工序中。显然,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求每个学生在成为工匠之前就应该具备工匠精神,否则就无法成为真正的工匠。优秀的工匠和普通的工匠,或是工匠和巧匠之间的最大区别不在于技术技艺的精湛与否,而在于能够坚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能否专注工匠之道。工匠型教师是未来潜在工匠的培育者,其不仅仅是知识、技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心灵的指引者,将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等贯穿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就业中[7]。由此,通过这个过程来帮助学生真正认识自我和了解自我,最终达到突破自我和实现自我的目的。工匠型教师作为职业院校的新型师资群体,也是最直观、最具示范效应的教师群体之一。而工匠之才的培养主要不在于技术技能的传承,而在于工匠精神的培养。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工匠之才,教师不能只将学生当成是客体的“物”去雕琢,而是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以身立教来向学生传递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也是工匠型教师的核心素养。只有当工匠型教师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之后,才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氛围,学生也才能真正成为工匠之才。

三、工匠精神视角下工匠型教师的培养机制

工匠精神是工匠型教师必备的品质,也是教师职业精神的一种。整体观之,工匠精神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心态,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深化必然会受到社会存在的影响。只有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工匠精神培育氛围,才能真正促进工匠精神的形成。但工匠精神的形成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工匠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知识、技术、经验、品质的积累,离开了具体的工作实践和工作环境,工匠精神也只能是镜花水月。可见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需要一定的机制,是依赖于实践而成的。对于工匠型教师的培养而言,也必须要立足于实践,从空间上提供其成长,从社会反馈和政府决策为其提供制度与规范,进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动态化培养机制。

(一)培养空间的支撑

工匠型教师作为职业院校教师群体的一部分,并不是自然而成的,需要职后的培养,因此构建一个培养的空间来予以支撑是构建其培养机制的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职业院校和企业可以组成共同体,使得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技术能够在共同体内无障碍传递,职业院校和企业明确规定技术的标准以及实践过程的规范,进而为教师提供标准支撑。职业院校在继续教育体系中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融入其中,融入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之中。同时在校内实训时,也应该充分利用实践的需求来培养教师的工匠精神,当然还可以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来培育教师的工匠精神。培养工匠型教师并不完全是职业院校的责任,更需要企业的介入,毕竟工匠精神是在工作实践中的形成的,是依赖于真实的工作环境而形成的,也是依赖于具体的技术技能和经验所形成的。因此,只有真正进入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教师才能够真正领悟到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在很多优秀的企业里,追求卓越,追求品质和精益求精是企业文化内核,这正是工匠精神的本质所在。职业院校的教师在职后学习中如果能够在企业从事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切实提升自身的技术技能,还能够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理解工匠精神。在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师徒制是其基本的培养模式,这种师徒制模式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能够将教师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传承,还能够养成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品质。

(二)政府的规范与保障

培育工匠型教师,为职业院校培养合格的工匠之才,不仅是职业院校和企业的责任,更需要政府部门从制度和政策上予以保障和规范。毕竟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需要规范和制度体系的支撑。因此政府应该站在社会治理的角度,做好社会生产的质量监督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应该以具体的制度规范来切实提升工匠的社会地位和劳动回报,对于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等,以此来转变整个社会的就业观念,进而为整个社会崇尚工匠精神提供一种外部氛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协调职业院校、企业、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个主体之间的权责义务,进而将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予以规范化。

(三)社会的反馈

所谓社会的反馈指的是工匠型教师所培养出来的“产品”能否获得社会的认可进而实现肯定与否定的反映。社会反馈是无法通过实现的计划和制度来予以安排的。从社会职业资格的评价看,工匠型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学徒有可能获得肯定的评价,但也有可能会获得否定的评价,但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均是对工匠精神的一种反馈,也是对工匠型教师传递工匠精神的一种反馈。这种反馈内容有肯定与否定之分,但作用没有肯定与否定之分,所有的反馈皆是正面作用。如果获得肯定反馈的,教师将继续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然后将这些精神不断内化,进而在教学实践中传递给学生或学徒。如果获得否定的反馈,从“产品”的视角,并未获得雇主或社会的认可,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继续全身心投入来培养自身的工匠精神,进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反馈无论是正面或反面,均对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积极意义。

四、工匠精神视角下工匠型教师培养路径

(一)培养目标:工匠精神植入其中

工匠型教师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技术技能和教学技巧,还应该具备教师的职业精神和师傅的行业的职业精神。教师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同是工匠型教师的职业价值体现。对于工匠型教师的培养可以分为职前、职后。在职前,培养工匠型教师的主要阵地是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在职后则主要是各类职业院校。但不管是在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训中,工匠精神必然是工匠型教师培养的设定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职前还是职后教育,其组织形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均应该体现工匠精神的实际要求。对于职前教育而言,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本身就是其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对于职后教育而言,职业院校通常将提升教师的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只有将工匠精神贯穿到教师心中,教师在对学生的培养中才会真正实现以工匠精神来改革教学与实践。因此,在培养工匠型教师过程中,首先应该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植入工匠精神,特别是专业课、公共课或继续教育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提升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其次,在实践体系中,应该将工匠精神与教师实习岗位的工匠精神进行对应,提升教师对工作实践中工匠精神的认可度,进而在实践实习过程中获得对工匠精神的真正认识。

(二)培养模式:“校企校”合作式学徒制

工匠型教师的培养需要固定的模式,离不开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但此种合作并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应该是“校企校”合作。对于职前教育而言,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企业、职业院校三方合作;对于职后而言,职业院校、企业和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或普通高校合作。构建这种三方合作模式,在职前,可以让职业教育师范类学生进入企业了解到企业的运作模式、技能水平和企业文化,进而为其进入职业院校任教打下基础;在职后,职业院校教师为了提升自身的工匠水准和工匠精神,进入企业学习经验,最终进入普通高校或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进行继续教育提升的时候,将经验和知识进行结合。校企校模式在合作过程中,是以学徒制的形式出现的,师范生以及职业院校教师进入企业学习技能和工匠精神,均要接受企业师傅的指导,突出“做中教、做中学”[8]。培养工匠型教师在学校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企业离不开师傅的指导。在学校,学校学徒制中教师所传递的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当然,工匠型教师在职前学习和职后培训中还是能够从指导教师身上学习到做人、做事的品质和道德。在企业,企业学徒制是企业师傅通过经验、技能来传递工匠精神,这种传递比在学校获取的精神和品质更为直接。无论从那个角度而言,校企校的学徒制模式对于弘扬和传递工匠精神是大有裨益的,已经成为工匠型教师培养的基本范式,当然这种学徒制模式可以随着工匠型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扩大可以在不同的学校、企业中建立并扩大规模,能够获取不同的实践效果。

(三)培养结构:德艺双馨并重

工匠型教师是集合师傅、教师身份为一体的,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具备工匠精神和教师职业精神,是一种复合型的教师群体。培养这类教师,最终实现的培养目标就是达到一种德艺双馨的状态。换言之,就是要使工匠型教师兼顾理论型教师和技能型教师的优势,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四有”教师形象。因为工匠型教师是一种复合型身份,在知识、技能、品德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均需要聘任企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师傅、理论功底深厚的学校教师来构建一支培养团队,专门就工匠型教师培育提供支持。只有这样的培养团队,可以从企业技术人员和企业师傅身上学习到专业技能和实践技术,同时还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工匠精神的熏陶,还可以从理论型教师身上获得足够的专业知识,进而实现知识、技能和精神三者的统一,工匠型教师培养才能取得实效。

(四)培养文化:构建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外在环境氛围,也是学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在环境体系。故此,要培养工匠型教师,不论是职前教育还是职后培训,必须要在学校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第一,强化学校文化阵地的宣传职能,通过校园文化站、广播站、校报、学校网站等来强化工匠精神的宣传和扩散。第二,引入先进企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工作制度及相关标准,为提升教师的工匠精神创造一个外在的真实环境。第三,积极开展体现工匠精神与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如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技能竞赛等。第四,在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大师、名师、巧匠的工作展览、作品展览。名师、大师、巧匠的作品展览能够体现最新的技艺和工艺,也能够充分体现工匠精神。这些生动的素材,无疑可以成为培养工匠型教师的有效辅助载体。

猜你喜欢
工匠职业院校技能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工匠神形
劳动技能up up!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