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阳, 张云雅
(阜阳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安徽阜阳236037)
网络的迅速发展为民众提供了信息获取的便捷渠道,网络空间也成为承载公众话语权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1]。在全民成网民,尤其是青年群体作为主力军的新趋势下,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增强,公众的政治认知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自由的网络言论氛围极易成为民粹主义思潮表达的重要土壤,部分民众对社会不公和制度不满的怨气得到呼应,在网络中渲染和扩大极端情绪,形成非理性的群体极化效应。其所制造的现实张力加剧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关系的复杂性,导致青年群体思维判断简单化和泛道德化,弱化青年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加以关注和思考。
民粹主义(Populism) 可译为平民主义,是19世纪在俄国兴起的一股社会思潮。民粹主义并没有成熟系统的理论,至今仍缺乏明确内涵,主流观点认为其以 “二元对立” 为特征,极端强调平民的价值和理想,反对精英与权威主导政治。内在善于利用民众立场唤起大众共鸣,实际蔑视 “公民个体”,缺乏基本的个人尊严与权利观念;外在诉诸情感而非理性的方式进行观点表达,实际目的是达到群体对立甚至实现不合理的政治诉求。民粹主义已经成为最近几年国际政治环境中的突出现象,也是中国社会中日益值得关注的一种社会思潮。如何在适度控制和舆论开放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化解嫁接在民粹主义思潮之上的国家政治风险,仍然是一个技术难度极高的社会治理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民粹主义思潮开始依托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和发展,嬗变并衍生出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网络民粹主义。各国学者都认同民粹主义和网络民粹主义的内在关联性,但同时也强调网络这一传播语境的特殊性,认为网络民粹主义是运用新媒体等传播工具,颠覆传统的舆论体系和民意渠道,立足 “人民审判” 这一合理性政治逻辑,极端化民意权威,放大社会问题和分歧,形成了从议题构建到社会动员的传播路径,催生网络暴力甚至现实暴力。网络民粹主义和我国主流价值体系相背离,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西方大国遏制力度的加码,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1. 占据道德制高点,更具诱惑性。在针对网络民粹主义特点的在线调查中,有4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民粹主义在 “爱国主义”“民族利益”“网络民主” 的口号之下,掩盖其亵渎法治、激进民意权威、蔑视公平制度的本质特性。不同于民粹主义在传统载体下赤裸裸逾越法律权威和公平制度,网络民粹主义穿上易于被民众接受的道德糖衣,打着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口号,以 “爱国” 的名义在网络平台大肆传播非理性极端观念,对广大民众尤其是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青年群体,具有极强的诱惑性和欺骗性。
2. 煽动草根情绪,更具虚假性。网络民粹主义说到底就是 “草根民主”,强调全体民众对国家事务的直接参与,尤其是对价值理想、社会制度的政治诉求,将底层民众参与民主的直接性、政治行为的主体性提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营造一种纯粹民主的理想化状态,标榜主权在民的终极关怀,绘制一幅外在唯美、实质凶险的政治图景,对广大民众有着极强的欺骗性和煽动力。纵观绝大多数网络群体性事件,民粹主义利用新媒体工具,把游离的社会情绪、底层的政治诉求聚集起来,激发与权威精英相抗衡的公共空间话语权意识,使草根式的负面情绪在网络中迅速蔓延。虽没有形成系统性和规模化的组织体系,但网络民粹主义的文化符号、组织资源与社会影响力,极易成为培育极端行为和群体性激进运动的温床[2]。
3. 撕裂民意共识,更具危害性。网络民粹主义利用激进言论和观点易于引发社会关注的特性,运用社交媒体裹挟普通民众甚至少数 “精英”,通过公共事件发酵绑架民众理性思维,激化公众极端情绪,撕裂社会共识。本质上就是利用 “为人民发声” 把个体民众形象抽象为 “人民”“百姓” 等弱势群体概念,借助 “人肉搜索”“网络水军” 等新型手段,让少数激进派重复发声,以 “话语强占” 形式在网络中营造一种 “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的假象。经过政治狂热者过度解读以后,贴上政治话题的标签,将客观中立者划入对立面,形成反腐败、反体制、反精英的固定话语模式,对于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危害性。
从2019 年8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可以看到,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高达61.2%。网民的职业结构中,10—39 岁网民群体占比65.1%;学历结构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占比61.9%[3]。互联网以其资源丰富、传输快捷、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成为当代青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手机微博、飞信、微信显示了 “自媒体”“微时代” 发展的强大后劲,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通过各类网络平台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和看法。但是整体看来,青年人社会地位较低,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较弱,处于 “三观” 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非常容易受到民粹主义思潮的煽动和影响,成为有网络民粹主义行为的重要人群。网络民粹主义在现实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表现形态。
民粹主义思潮利用互联网工具,与民族主义结合,极端强调对本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反对任何外来思想文化,抵制一切外来势力,以 “爱国主义” 口号进行情感动员,通过二元对立思维吸引网民关注来形成群体极化效应,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在周子瑜事件、赵薇启用戴立忍事件、何诗韵事件等一次次引发社会舆情的事件中,我们能够看到青年意见领袖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青年网民尤其是80、90 后群体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互联网打破了他们政治价值实践的时空限制,在政治意识萌芽以后,可以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奋不顾身,在国家、民族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勇于通过自己的言论、行为来表达爱国情感和民族情绪,以获得自身主体价值的肯定。但是,“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误”,基于极端政治诉求和二元对立思维的民族民粹主义,将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合流于网络,反精英权威和反外来势力思潮不断发酵。激进的网络政治环境不利于培养理性健康的政治意识和公民觉悟,民族主义情绪从网络舆情事件演变为大范围网络暴力,甚至发展成线下的群体性事件,最终极易转化成为以爱国为名、行民粹之实的极端暴力行为。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阵痛之中,社会分层、贫富差距扩大等各种矛盾集中显现,民众的诉求和现实之间容易产生偏差,种种不满和怨气以附和之势在隐蔽的网络空间得到迅速扩散。民粹主义利用青年人缺乏社会经验、容易冲动和情绪化、认知与辨析能力不足的特点,在热点事件事实缺位的情况下,由意见领袖引导传播煽动性观点和言论。“旁观者效应” 加剧非理性情绪的宣泄,不仅仅反对制度、权威、精英等传统对象,而且对一切社会不公现象都加以抨击的批判式话语模式导致极端群体的泛化。比如 “江歌刘鑫案”“女教师高铁扒门事件” 中如潮水般的 “非黑即白” 式的激进网络舆论,使得网民的非理性情绪无限膨胀甚至失控,凡是和“主流观点” 相背离的言论都会遭到攻击,舆论谴责逐渐演变为侮辱谩骂、人肉搜索、暴力审判,媒体冷静的声音很快被舆论狂潮所掩盖,甚至有网友将极端情绪转移到了现实暴力中。这种 “一边倒” 的民意绑架其实是故意激化矛盾,以伸张正义为名,行网络民粹之实,长此以往,会严重助长网络暴力,恶化网络环境。
文化民粹主义极端强调平民价值和理想,英国学者麦克盖根对它进行了定义,认为文化民粹主义“是由一些通俗文化专业学人所做的知识分子式的界定,认为普通老百姓的符号式经验与活动比大写的文化更富有政治内涵,更费思量”[4]。文化民粹主义暗含了平民是所有权利合法性的根源,对普通大众在文化活动中出现的某种非理性的、情绪性的共识要不加辨别地盲目顺从。以新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变革,微博、微信、视频平台的广泛普及,都为“草根文化” 的创作提供了平台。具体表现一是网络空间的 “泛娱乐化” 趋势,从娱乐新闻长期霸占微博热搜就可以看出,青年群体越发表现出一种泛娱乐化的文化心态,为利益博取眼球的标题党泛滥,任何严肃的政治事件都用娱乐精神调侃、吐槽和歪曲,舆论生态逐渐被 “娱乐至死” 的狂热所改变,这种过度娱乐所折射出的正是青年群体的价值失范;二是群体逆反心理的外化,部分网络热词、网络短视频、微博热搜等各种传播,表面上看是关注、同情弱势群体,实际上是利用对官方声音的逆反、极端言论的传播来宣泄不满,弥补现实中缺失的自我价值和存在感。带有强烈民粹主义色彩的反权威、反主流的群体逆反心理,必须加以警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5]。当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的价值观养成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6]。网络民粹主义作为一种极端化和非理性的社会思潮,在虚拟、自由、开放、平等的网络空间不断嬗变,不断冲击青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导致青年群体思想认知简单化、情感认同非理性、行为方式盲从化,影响了青年对主流价值观和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同。
思想认知是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基本前提,广大青年只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才能内化为价值认同,外化为实践自觉。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来源,同时为其形成提供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等方法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每个方面、每个理念都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严谨的逻辑关系和重要的时代价值。在当代中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巩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两者有着内在的辩证统一性。由于学历、年龄和职业结构的特殊性,青年群体整体上处于社会弱势地位,通常以简单判断的思维方式来表达不满,极易受到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伴随着西方民粹主义的渗透和挑战,多元价值观在网络中交融博弈激荡,影响青年主动抵御负面社会思潮侵袭的能力,弱化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情感认同是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关键环节,认知到认同需要经历评价、判断、选择、反思等漫长而复杂的心理转化过程。青年要从感情上客观、积极地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增进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可,才能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中国国情。青年在实践中深刻体悟各项具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科学性,充分感受和肯定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才能增进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但是网络民粹主义利用青年群体思想观念不够成熟稳定的心理特点,借助新媒体工具,以煽动性、极端化、模式化的话语体系嫁接到社会舆情事件中,引导青年放大社会问题,突出阶层对立,对精英与权威产生偏见,怀疑政府治理能力,冲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实践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标。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如果思想观念仅停留于理性阶段,就会成为枯燥乏味、毫无意义的抽象物。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社会生活[7]。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也是在实践中经过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所形成的价值体系。青年只有将个体认知、情感认同外化为行为自觉,融入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实践,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网络民粹主义以睥睨一切的姿态煽动青年极端情绪,营造政府和精英群体的负面形象,利用青年人初具的批判、冲动和从众心理,引导他们在经常性的盲目跟帖、转发、评论中进行道德审判,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青年人产生价值认知偏差,弱化个人理想和信念,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自觉。
改革开放以来,民众思维的独立性和差异性都在日益增强,国际上政治局势纷纭多变,多种社会思潮交融碰撞,因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就成为当前极端重要的工作。正确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引导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在多元中确立主导,是应对各种负面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有效策略。网络民粹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是青年群体富有活力充满激情,他们有着极高的参政议政意识,渴望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获得自身价值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契合新时代社会和民众的现实需求,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精神要素,具有普遍性、民族性和崇高性。要提升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就必须优化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培育效果。在自媒体盛行的浅阅读信息时代,通过贴近青年、简洁明快、生动活泼的宣传手段,将高度的哲理性思维转化为生动的网络话语以吸引受众;通过多样化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表达出来,让广大青年真正理解和接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没有情感认同,就没有真正的价值认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增进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青年的思想意志和价值共识,是消解网络民粹主义毒素的重要手段。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分层日益显著,需要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体性认同,充分促成群体的情感共通,将深刻理解升华为自觉践履。当前可以采取强化积极情感体验和化解消极情感体验的方式来进行。一是优化正能量情感体验方式。通过环境熏陶、榜样示范、礼仪教育等方式,让青年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感受国之强大,在努力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感知生活美好,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榜样示范中感知民之责任,注重群体情感标的物,以具体实例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凝聚力,从而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二是化解消极情感体验。现实中的矛盾和不满很容易转嫁到网络言语行为中,从而造成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屏障,所以要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构建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完善学校教育,提升青年的认知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他们理性看待社会转型期的矛盾,正确利用网络,合理化表达诉求。
理论认知是前提,情感认同是关键,行为认同是最终目的。要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一方面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当代青年的现实生活,在各种行业环境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健全行业规章制度,完善个人行为准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固化以制—内化于心—自觉践履,从而使其成为青年的日常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另一方面可积极引导青年参与社会实践,以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为依托,打造常态化青年志愿者队伍,引导青年人走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通过关注弱势群体、大型赛事服务、社区关爱帮扶等活动,打造品牌活动和优质项目,建立示范基地,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能动作用,在青年中形成正向激励的良好氛围,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使命,青年一代的价值理想和精神状态是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青年人在新媒体环境下表现出强烈的竞争和权利意识,他们渴望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开始关注个人价值实现和他人权益保护。与此同时,青年群体在网络中所表现出的具有民粹主义色彩的言论和行为,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我国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任其发展则会影响到公共管理和政治生态环境的良性构建。因此,在网络行为尚未演变为民粹主义思潮之前,厘清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心理规律,充分促成青年群体的情感共通,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积极引导青年参与社会实践,对于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对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消极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