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鹏
(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50)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都有了较大的改变。教育是国家建设的助推器,在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新型本科院校必须契合时代发展脉搏,创新办学理念及办学形式,夯实教育基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助力转型发展。黑龙江工程学院作为“1161”工程建设的重点院校[1],以满足人才成长、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立德树人,培育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从重新界定办学定位、重构学科课程、重建育人机制、重塑校园文化四个层面探索转型发展的创新路径,践行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发展的新指示,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向社会输送人才,勇于尝试,勇于实践,并在长期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国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国民素质与国家发展有着密切且必然的联系,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保障。同时,教育在民族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优先发展教育能够维护教育的地位,促进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能够提高教育覆盖面,扩大教育的影响力。现阶段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既要保证教育的根本作用,又要使教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助推器[2]。在社会转型阶段,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社会对于知行合一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新型人才是综合型人才,也是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社会用人需求的转变决定了新型本科院校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黑龙江工程学院深入贯彻国家教育的战略部署,以科学定位作为学校建设的首要前提,以服务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为首要目标,结合黑龙江省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围绕技能型、应用型、实用型知识研究开展一系列教育工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黑龙江“五大规划”实施、“十大重点产业”建设、“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提供技术支持,肩负起地方高校扎根地方、服务区域发展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3]。
学校为黑龙江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试点院校。学校有七个专业参与卓越计划试点,有两个专业已经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两个专业认证申请已被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受理,其他专业也正在准备接受认证。
新型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首要的是以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前提。学校以重建专业体系为路径,使专业设置能更好地体现地方特色,符合产业和国防需求,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设置应用型本科专业,围绕区域与产业和行业发展的共性问题,聚焦难点重点突破[4]。聘请行业企业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评议论证,以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为基础,以创新型产业、企业、技术发展需求为驱动,合力构建创新型、服务型专业集群。
学校以特色学科建设为核心,以项目研究和科技服务为载体,充分发挥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和三个国防重点学科作用,以服务地方和服务国防为己任。构建了特色学科体系,强化了学科内涵建设,确立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5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同时,学校积极承担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工作,整合学校及企业教育资源,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从学科基础知识及内容出发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强强联手,实现“共建基地”“共育人才”的目标[5]。此外,为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在七个专业中开展卓越工程师试点,并率先在卓越试点专业中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测绘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成为黑龙江省省属高校中第一个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促进新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原动力。学校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重塑人才培养的目标,统筹考虑、科学制定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的多样化培养方案,开展以课程体系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学生成长要求构建多层次课程结构,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及拓展性课程。理论课程为专业的理论及概念[6];实践课程为学生的实训基地;拓展性课程为与专业相关的文化、心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有针对性地出台了《黑龙江工程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及重点要求等,注重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术课、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每四年修订一次,形成了2007版、2011版和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工匠精神[7]。同时,构建项目式教学模式,以企业真实的项目为任务,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转变以教材为主及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拓宽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此外,结合企业生产、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践课程,并引入现代学徒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校对接地方、对接产业,实现特色发展。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解决好转型发展重要问题。
一是成立校企合作“行业学院”服务龙江。为适应“龙江丝路带”构建、“五大规划。发展战略及十大重点产业和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学校以向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构建校企联合育人机制,并以执业活动、劳动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过程,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与专业,制订有利于学生就业及与社会对接的人才培养计划[8]。此外,学校以“院中院”的形式与企业共同组建各种学院[8],如,学校与ZTH中兴组建成立“中兴新思学院”,依托行业学院有效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融合发展。
二是建设科技产业园。学校以“实用教育”为理念,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建设科技产业园,构建校企联合实践基地。首先充分发挥校内资源优势搭建专业实训中心,为学校师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其次,依托校企合作打造创新实践基地,基地建设与企业建设一致,实行市场化管理,学生可在基地内进行创业,充分利用基地内资源提高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学校以“智”为主题,加快科技产业园建设,服务师生科技成果转化及创新创业实践。科技园一期已建设完成,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业已呈现,以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主体的众创空间初具规模。
三是优化人才培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高校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针对新要求,我们不只踏踏实实地走出去,还将优质资源实实在在地引进来,为毕业生高质就业提供基本保障。另外,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努力从自身做起,以人为本,多措并举,力求就业质量提高见实效。一方面,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鼓励多渠道就业,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业观,根据自身条件、能力和市场用人需求情况,量力而行;另一方面,科学分析市场需求前景,根据就业情况调整专业布局,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好企业需求的“风向标”作用,定期组织企业管理人员、校外行业专家、教授及学校管理人员召开专题研讨会议,校企共同“把脉”人才培养,为准确把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提供依据,并适时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毕业生高质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显性与隐形的方式,影响校内教师、学生等其他人员的思想,从而影响其行为。在文化融合的背景下,要想弘扬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需要把握好高校这一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以精神及物质文化环境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是打造文化精品,创建校园名牌。校园环境是学校幸福的基础。因此,学校制订了“绿色校园”计划,将绿色、环保、教育进行有机结合[9]。根据绿色学校的基本要求,从自身特色出发,以先进的理念和长远的眼光调整环境教育的思想,使环境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致力于校园环境的建设。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布局,如公园、各种花草树木、平面绿化等,使学校的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同时,注重将人文与环境绿化、美化结合起来。在美化校园的同时,更加重视养成教育,努力使每个人以主人翁的态度对校园保持良好的照顾,净化环境。将绿色的校园环境打造为校园的标志性物质文化。此外,学校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养分,无论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都在塑造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进取意识,“有容乃大”的开放思想和严谨科学的态度[10]。
二是鲜明主题活动,鼓励科技创新。学生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校鼓励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如开展武术活动、书画比赛、诗联活动,召开国学交流会等,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学校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校园文化主题活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此外,学习建立了文化交流论坛,关注先进人物的宣传,规划和建设校园文化宣传走廊,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学校精神融入教学楼区域的墙体文化建设中,使校园文化精神无处不在,并成为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准则。
转型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一是学校实施“引企业骨干入校园,荐优秀教师进企业”的双师队伍培养机制,一方面通过引入的有实力企业,实现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前期教师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后期师傅带学徒深入企业、市场,学习如何实践操作,与市场对接,实现终身学习[11];另一方面自创微小企业,通过师带徒“双创”工作的开展,以教师为中心组织学生成立工作室直接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自由发展,培养适应市场的合格应用型人才,同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接轨市场需求,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时效性。二是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改变党员教师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解决学校党建工作与学术建设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继而将党建思想渗透至教学与教研各个环节中,以教学与教研推动党建工作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促进学校健康、稳定发展的相关工作中,带动全体一线教师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增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协同推动教学、教研等中心工作的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构建“党建+”工作模式[12]。学校党支部组织成员参加各类学术论坛活动,定期进行学术汇报及项目工作进展介绍。由党支部书记牵头,构建党组织团队,共同参与社会及学校间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寻找可以改善当前生产生活方式、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创新创业项目,增强党组织成员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意识,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转型发展使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以“扎实的理论基础、突出的实践能力、较高的工程素质”备受社会好评,赢得了“卓越工程师摇篮”的美誉,并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