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4-6年级文明礼仪教育途径的探究

2020-01-18 05:11王斌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仪文明

王斌

【摘要】“文明礼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形式,是学校文明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打造和谐文明学校的有效载体。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既是学生一个自发的、自我意识的、积极主动的行为方式,它同时也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的主要部分,所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也就具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了。文明礼仪是培养学生健康发展水平的主要条件,也是学生建立健全个性的主要基础。

【关键词】小学;4-6年级;文明礼仪;教育

对于4-6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行为的协调能力不高,认识水平还比较低,所以,如果不加强对文明礼仪的培养,就会有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出现,从而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认知。所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层次,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现状

1.小学生对自身文明礼仪认知不足

4-6年级的小学生思想还较为不成熟,对某些行为不能做出很好的是非判断。现实中,有的学生能够意识到什么是不礼仪的行为,从而明白不可以做,但部分学生却不能明确哪些才是正确的礼仪。小学生的可塑力强、思维模拟能力强等特点,但这些特点一旦作用在受到不良方面的环境影响时,很可能会形成雪崩效应,长远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小学文明与礼貌教育的重心应适当偏向于少数对文明礼仪缺乏明确认知、且不受自己言行制约的学生。

2.家庭文明礼仪教育不足

家庭教育是学生文明礼仪发展的第一环节,而家长又是学校第一位教师[1]。所以,小学生文明礼仪的缺乏必然也和家教相关。一些家长不太重视自己的文明与礼貌,甚至没有基本的礼貌常识,而且言语粗糙。这种恶习对小学生也有着微妙的危害。有的家长在忽视对小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基本道德修养教育的同时,往往更加重视小学生物质生活水平和学习成绩。在家庭礼貌方面,有的学生没有做到文明待客,有的学生也没有在与家长交谈时采取礼貌用语等。

二、培养4-6年级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效途径

1.家长注意自身言行为小学生做好表率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的社会教育系统工程,在许多方面都需要学生、家庭和教师一起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从家庭教育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则是学生人生的第一课堂,同时又是整个教育的重要起点。所以,家长们应该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言行,而自身的一举一动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子女的一生。当家长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讲述了一个“文明礼仪”故事时,就已经将“文明礼仪”印刻在学生们的头脑里了。当家长在生活中为孩子做文明表率时,就已经将“文明礼仪”的种子葬在了孩子的心间里。

2.创建良好的校园文明礼仪氛围

校园良好文化氛围和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2]。优质的校园文化给学生带来正能量,无形中加强了学生的自制力和管理,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健康成长。在这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各种礼仪文化建设的关注,并与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进行融合。

教师可以设置礼仪文化基础课。经过对不同的传统知识、现代交往礼节、人际关系、以及各个民族礼节习惯等的宣传与教育,学生将能够掌握在各种环境下的礼节习惯。另外,老师还可整合学生各学科领域的实践情况,合理设定各种有关礼仪文化的选修课,通过调整专业课程、技能与教学的构成,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中掌握人际沟通与礼仪文化的特点,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又比如,老师还可针对学校的专业方向,合理设定有关礼仪文化教学的几个教学大纲,以增强学生练习活动的实践性,利用教学示例、情境设置和案例对学员开展系统的教学。

3.加强教师文明礼仪专业素养

教师是赋予知识和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者[3]。教师的文明、专业知识和行为准则对学生有微妙的影响。因此,学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明和礼仪,严格的树立榜样。教师应始终照顾、尊重和理解学生,以良好的形象、标准的礼仪、强大的审美能力和高贵的人格魅力,渗透学生文明的礼仪。

4.做好小学生文明礼仪评价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建立小学生评价体系,促进素质教育。指导和宣传学生的发展和完善。通过评价,改善学生的文明举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过程应该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改进的过程。

以湛江市第二十二中学五年级六班为例。可以成立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小组组长、小组成员针对每一名学生的文明礼仪进行评价,在评价前要制定好评价标准。然后由班主任每日对本班同学的成绩作出评估小结后,将分数做出统计整理,并设立文明礼貌标兵。要确保每天评估过程的真实性、有效性,有利于调动学生们争做班集体文明礼貌标兵的积极性。

在学业成绩评定过程中,各个领域老师都应与课堂教学评估、学生作业评估、学习习惯相结合,重视学生学业学习过程的评估和引导,重视学生情感、心态、价值观的提升,通过不断总结和引导,给小学生提供了努力的方向,让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趋向科学化,规范化、趣味化,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良好发展。

结束语:

总之,文明礼仪是人以社会为基础,获得更好生活所需的基本成就,也是社会文明与和谐的重要基础[4]。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相互合作,通过各种形式对小学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使小学生能够不断提高文明礼仪素养。

参考文献:

[1]武素新. 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养成的教育研究[C]//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1351-1352

[2]陈秋燕.文化德育背景下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87-188.

[3]王莉萍.注重文明礼仪教育 促进小学德育教学[J].考试与价,2020(10):97.

[4]李思琪.浅谈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策略[J].新课程,2020(34):224.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礼仪文明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对不文明说“不”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文明歌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