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佳嫣 黄旦怡
2013年,浙江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实施“万家礼堂引领工程”。至今,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已取得斐然成绩。如果说建筑是农村文化礼堂的根基,那么文化就是农村文化礼堂的灵魂,是它具有勃勃生机,不断蓬勃发展的力量之源。农村文化礼堂不仅需要建筑之美的呈现,也需要文化之美的装点。
2019年4月25日,以“文化助振兴 活动进礼堂”为主题的“宁波市品牌文化活动相约文化礼堂”启动仪式在奉化区西坞街道金峨村盛大举行。当天,宁波图书馆的品牌栏目“天一讲堂”在金峨村文化礼堂举行首期讲座,拉开了“天一讲堂走进文化礼堂”系列活动的序幕。自活动开场以来,宁波图书馆联合各区县(市)馆已将200场讲座活动送入宁波各地的文化礼堂。讲座主题内容丰富,参与人数逾10000人,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满足了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立足日常生活扎根基层文化
2019年6月28日下午,位于北仑区霞浦街道的陈华浦文化礼堂内,50余名中老年朋友正在认真聆听一场名为“ 带您游浙江——浙江乡土旅游特色线路之旅”的讲座,主讲人丁春文教授以“诗画浙江”为切入点,展开了浙江乡土旅游线路不同的打开方式。另外,“浙江省的特色旅游”“浙东四明山唐诗之路由来及诗词文化兴起”等讲座内容深度融合当地及浙江地区的旅游文化,巧妙结合诗词文化,加强了村民对地方旅游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村民的家乡自豪感。
文化礼堂是村民享受文化生活的综合体,也是村民的精神寄居之所。高雅的艺术浸染更好地满足广大村民对艺术的精神追求,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打造农村群众精神家园。“近体诗创作及范例”“中国书画的笔墨世界”“非遗传承与保护”等一场场以书法、绘画、诗词为主题的讲座走进文化礼堂,让村民在享受文化艺术的饕餮盛宴的同时,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深切归依感。讲座还激发了隐藏在乡间的农民书法家、画家、诗人的热情,激励他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9年8月29日,“天一讲堂走进文化礼堂”系列活动走进慈溪市附海镇东海村文化礼堂,由慈溪市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丁红医师主讲“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与康复”,有60余位村民参加。只见丁医生拿起粉笔,边讲边写,给村民们上了一堂实用的养生保健知识课,讲座内容侧重于肩颈、膝盖、手臂、腰椎、脚趾等方面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百姓的“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是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关注点,也是开展礼堂文化十分接地气的切入点。“健康与饮食”“老年人防盗防骗安全知识”“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紧急处置”“做美丽女人、享幸福更年”“在绘本阅读中开启美好的亲子时光”等讲座,从多角度关注青少年、老年人不同群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让教育更加普及,让文化更广延伸。
联盟联动品牌更接地气
近年来,宁波市各级公共图书馆讲座工作蓬勃发展,形成了一批知名品牌,受到广大读者和市民的普遍欢迎,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食粮,讲座工作也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公益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一直以来,类似讲座的受众主要为城镇居民。但“天一讲堂走进文化礼堂”活动,本着“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原则,由宁波图书馆牵头,联合各区县(市)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成立“‘走进文化礼堂讲座联盟”,将“天一讲堂”讲座品牌的服务范围扩大到了农村,大大扩大了“天一讲堂”品牌的服务半径,真正赋予文化礼堂以文化内涵,让文化礼堂“活”了起来。
“天一讲堂走进文化礼堂”系列活动具有“亲民、便民、接地气”的特点,也是响应国家美丽乡村建设,响应文旅局“美丽乡村书香礼堂”的号召,文化振兴乡村的新举措,自开展以来就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各区县(市)馆地方媒体以及各地图书馆官方微信、微博、官网等平台也纷纷对此活动进行了持续报道。
避免“文化饱腹感”促进可持续发展
“天一讲堂走进文化礼堂”以日常生活为基础,传播文化,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将“文化惠民”阳光真正送到实处,温暖村民的心间。然而,在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阻力。作为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及文化下基层的服务,“天一讲堂”讲座品牌送乡村的服务确实给村民带去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但内容丰富的“满汉全席”有时不一定比“家常小菜”舒适,甚至会给村民造成“文化饱腹感”,这主要是因为主体存在的文化层次不平衡,体现在:
第一,形式需求不同。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的讲座老师一般为名人名家、全国或当地的专家学者、高校教师,直接将“天一讲堂”的讲师和选题送入文化礼堂肯定不妥。在“讲堂老师”下基层讲座传授文化内容的过程中,村民获取实践知识方面的需求往往多于听取讲座内容本身。比如在健康知识讲座当中,村民会要求讲座老师多一些诊疗的实践操作环节,少一些讲授健康文化的环节。在旅游方面的讲座中,村民会比较喜欢听旅游过程中的游历故事等,而对旅游路线的分配安排等方面的需求有所弱化。相对而言,村民更热衷于参与度更高、体验感更强的讲座。
第二,内容比重不同。一般文化讲座,以“天一讲堂”为例,其主题主要以成体系的学科来划分,比如文学、历史、艺术、信息技术、法律等。而送入文化礼堂的讲座,由于主体差异,受众对于讲座主题以及内容的接受度也不同。贴近民众生活、接地气的主题往往更受到村民的青睐,比如生活类和健康类讲座。
基层文化服务应当建立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才能使文化的大树真正扎根于民间。因此,“天一讲堂走进文化礼堂”须形成有长效推动力的机制,比如制定好讲师名单以及相应的“讲题菜单”,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文化礼堂文化站点,安排站点专人负责。拓展文化讲座的广度和深度,使之发展成良性互动的农村文化产业。
服务送基层,文化惠民生,精神舞翩跹。“天一讲堂走进文化礼堂”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切实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就像是点亮礼堂文化的“星星之火”,在宁波大地上生生不息地“燎原”。■
编后语
“天一讲堂”是宁波图书馆打造的首个“天一”系列品牌,以传播传承传统经典文化和先进文化为宗旨。在宁波,“天一讲堂”是市民心目中的“活讀本”,也是宁波这座“书香城市”一张亮闪闪的金名片。从2019年开始,“天一讲堂”这一品牌文化活动走进各地文化礼堂,共举办200场讲座,给当地村民送去了文化大餐。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应只是一句口号,必须得有切切实实的投入,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用人文的情怀关怀人、疏导人、引导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既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赋予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更是开展“天一讲堂进文化礼堂”活动的要义所在。
文化兴,百姓乐。“天一讲堂走进文化礼堂”以听众需求为导向,转变思路,在主题选择和讲授方面采取了更接地气的方式,真正做到文化普惠于民,助力乡村振兴,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