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施从事书

2020-01-18 08:38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0年34期
关键词:绝壁加点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①绿嶂百重清崖②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③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④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⑤足荡累⑥颐物⑦,悟衷散赏。

(选自《吴均集校注》)

【注释】①汉:天河,银河。②清崖:青色的山崖。清,同“青”。③企水:口渴求饮。④春罗:即女萝,一种爬蔓植物。⑤信:真,確实。⑥荡累:消除疲劳。⑦颐物:保养身体。

阅读练习

1.下面方框中的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结合语境,“秋露为霜,春罗被径”中的“被”应解释为:     。

2.解释加点字。

(1)千翼竞来   __________

(2)绝壁干天   __________

(3)企水之猿   __________

(4)鸡鸣不已   __________

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崖万转。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山川景色有哪些特点。

6.文中能体现作者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的句子是:

与顾章书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②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③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④。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选自《吴均集校注》)

【注释】①薜(bì)萝: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借指隐居之人的住所。②岫:山洞。③英英:形容声音和谐悦耳。④竹实:竹子所结的籽实,形容小麦,也称“竹米”。

阅读练习

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

(1)仆去月谢病

(2)遂葺宇其上

(3)幸富菊花

(4)于斯已办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3.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4.作者描写了石门山怎样的美景?(用文中语句回答)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你对作者的归隐之举持什么态度?请简述观点及理由。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比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林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蘖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选自《王维集校注》)

阅读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辄(   )便独往山中

(2)憩(   )感配寺

(3)辋(   )水沦涟

(4)多思曩(   )昔

(5)麦陇朝雊(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故山殊可过        __________

(2)足下方温经        __________

(3)饭讫而去         __________

(4)辄便独往山中       __________

(5)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__________

(6)多思曩昔         __________

(7)因驮黄蘖人往,不一     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独往山中。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3)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

4.文中哪些句子描绘了想象中春天的美?是用什么手法抒发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

5.对上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描绘了自己晚年所居“辋川别业”周围的山水景物,实写了冬日的清丽和春天的明媚,语言质朴,文笔淡雅,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B.第一段“故山殊可过”句埋下一个伏线,暗暗点出自己隐居的山村实在值得一游。

C.第二段描写用欢快流畅之笔,写色彩明快之图画,把春日的蓝田山中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清新朗秀,令人不胜向往。

D.第三段中,作者显示了他写信的意图,他与裴迪之间的深厚情谊是以“真趣”为基础的。

猜你喜欢
绝壁加点
写给爬山虎
窗外,黑夜里的倾听
给地球加点绿
大峡谷中
在古石绝壁前
飞檐走壁
韦羌山
巧识妙记
加“点”歌
给睫毛加点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