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0-01-18 02:22孙文娟
管理学家 2020年20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国有资产管理

孙文娟

[摘 要] 我国的国有资产数量庞大,国有企业数量繁多,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对国有资产进行深化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在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还是偏高,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等,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描述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3.7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显示2018年我国国有企业资产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是508.2万亿元,除去负债,形成国有资产99.5万亿元。相比2017年,在总量上有一个较好的增长。近年来,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中,包括供给侧改革、股权多元化改革、从“管企业”向“管资本”的改革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资产负债率偏高、管理方向的转型等,应究其原因进一步改善。

一、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资产的概念较为宽泛,文章所涉及国有资产管理主要是国有企业资产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等的相关问题,一直以来,人们都非常关注国企的利润和负债的问题,以及国企“与民争利”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资源浪费问题等等,尤其在基层,红头文件层层下压、层层贯彻,或许会存在难解决或者按照政策在现实中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新的管理改革中加以重视和改善。

(一)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

2019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指出2018年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7.7%和62.0%。相比2017年资产负债率(68.1%和62%)降低了0.4个百分点,但是一般认为,企业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水平是40%—60%,通过数据我们看出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高。尽管资产负债率不是评价一个企业资产结构和财务状况的唯一依据,但是还是意味着其偿债风险和违约风险等风险的存在。在基层的国有资产管理中,很多地方都有平台公司,在改革之前,大部分这样的政府作为出资人的平台工资有着融资功能,也是靠政府信用作为担保,但其自我造血能力较差,依赖于政府购买服务等,融资多带来的不良后果中也包含了“负债率高”这一痛点,如何改善这一问题也成为国有资产管理者和企业负责人的工作重点。

(二)基层国有资产管理专业性亟待加强

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指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为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而设置的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省级和市一级设立的国资委。他们具备专业的职能部门和人员编制,但是到了县区就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了,一般都是存在于基层财政局的一个部门或者一个股室,到了企业层面就更加缺乏专业性和规范性了,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风险。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眼光,在对待国有资产管理业务时也不够专业和理性,那么作为管理者和指导者则会出现因个人思路不对而导致国有资产损失的后果。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待提升

一是对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单位存在重资金、轻资产,重资产数量、轻资产效益的思想,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性不足。二是资产产权意识不强。一些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资产有多少、是否有产权、是什么性质的产权不清楚,少数单位重要资产登记不全。三是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连续性,无专人负责,职责不能落实到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不扎实,经营性资产管理不够到位,部分国有资产资源相关证件手续不全甚至疏于管理,对其不能按照“可公开拍卖、可公开招租、可注入融资平台盘活”分类处置,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家底不清、盘活不够”的局面。

(四)出资人权责与企业权责边界有待进一步明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深入及企业发展壮大,监管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未完全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致使某些事项仍存在国家出资人代表机构与国家出资企业之间权责边界模糊的现象。一方面,出资人要监管企业的行为,为其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又不能过多地限制企业发展,要让其有足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为企业发展壮大做好准备。所以在很多的业务中,企业在报备還是自主决定中难以抉择,甚至出现了逆向选择,觉得麻烦就不做的思想,反而会导致无法实现最终目标,所以权限和责任的明晰问题也值得关注。

二、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约束

2018年5月11日,《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审议通过 ,自2018年9月13日发布之日起实行。该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降低国有企业杠杆率,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根据相关文件,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都对企业的产负债率进行约束,争取达到降低两个点的目标。从上级文件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那么地方应该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与上级政策配套实施与地方相适应的相关制度,已达到降低两个点的目标[1]。

(二)多方面增强国有企业管理的专业性

一是亟需成立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机构,增加机构编制,招录专业人才,增强管理队伍力量。完善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机制,实现财政部门负责政府债务管理,新机构负责转型后的市场化国有企业监督管理的新模式。这样一来,专业人做专业事,可以更好地管理好各自负责的业务板块,使得国有资产管理更加专业化。

二是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国有企业“强根固魂”,为国有资本的做强做优做大打下坚实基础。实行动态监测国有资本运营,完善授权经营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明晰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科学规范的国有资本管理架构。形成良性机制以后,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会慢慢理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就能上一个新台阶[2]。

三是提升派驻董事、监事的专业素质。优选国有机构一把手,强化落实“一岗双责”。把党委(党组)领导与董事会依法选聘管理层、管理层依法行使用人权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根据党管干部原则,把党的建设与业务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让人才发挥作用,权责相宜,带动企业稳步向前发展。

(三)提高行政事业性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履职能力

一是持续开展摸清家底工作,因为历史原因等,很多地方因为行政区划的分割与合并,很多国有资产的登记不够全面,可以采用引入第三方中介服务等方式加大清查力度,按照规定的政策、工作程序和方法清查核实资产,并做好账务处理;二是科学配置资产使用,减少配置浪费,加快闲置资产盘活进程,对不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履职的部分资产,按规范程序加快处置,充实财力;三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力和绩效管理,要求财务人员与资产管理员协调配合、分工合作,确保账实相符。

(四)进一步明晰出资人权责与企业权责边界。

加快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规范国有公司运作。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依法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进行监督,切实维护出资人的权益,在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下对其保驾护航。

三、结语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要沿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促进企业良好有序发展的平衡”方向前进,深化国有资产管理的供给侧改革,促进其从“管企业往管资本”方向转变,突出党的引领作用,发挥市场化、法制化的带动作用,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渝萍.现阶段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模式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192-194.

[2]方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透视及对策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49-51.?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国有资产管理
浅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五年规划”加强国有资产监督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法和措施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