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讯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发展也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交汇点上。按照党的十九大勾画的战略目标,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将是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阶段。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揭示,现代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等,而文化现代化在现代化有机系统中处于灵魂和核心地位。
学界对文化现代化理论进行了多方面探索。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所谓“单线进化”理论,虽然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新进化论对这一“单线进化”观念有所修正,如1955年斯图尔德提出“多线进化”观点,但是文化进化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对生物进化论的借鉴,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厚今薄古”的单线思维逻辑。倒是从事后现代理论的文化学者们展现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如中国学者陈来指出:“延续传统跟现代化改革并不一定是矛盾的,它们可以整合在同一个过程中,相反,破坏自己的传统,并不必然就走向现代化,反而可能导致价值结构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①
中华曲艺文化源远流长,以其鲜明的民间性、地域性、通俗性等特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迈向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曲艺文化必然要发挥更大作用,使古老的曲艺文化融入现代化人文体系和价值体系建构,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但是,熔铸本身需要新陈代谢,要以现代视阈与现代意识来更新传统,要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使‘传统带着我们的贡献、按照我们所规定的新的维度走向‘未来”②。
文化的生命力在创造,艺术的本质是创新。“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与丰富实践,是文艺创新的驱动力与富矿。新时代的曲艺“双创”,首先就要深度挖掘伟大时代。以曲艺人的视角关注时代、审视时代、表现时代、评说时代,驰骋曲艺人的“时代之思”,发出曲艺人的“时代之声”。
评弹作为“文艺轻骑兵”,更应该敏锐因应时代变革。我们要看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演出环境、审美风尚、艺术趣味。苏州评弹具有丰厚的传统书目“家底”,但是这些老书很难被一成不变地搬上书台,必须结合时代环境,运用当代意识进行整理加工。汪曾祺先生曾经指出:“所有的戏曲都应该是现代戏。不论是经过整理加工的传统戏,新编历史题材戏,还是现代题材的戏,都应该具有当代的思想,符合现代的审美观点,用现代的方法创作,使人对当代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③面对丰厚的文化遗产,评弹界有必要像20世纪60年代的“整旧”一样,赋予古典题材以新意,整理出一些属于当代的经典书回,更重要的是立足当下进行新的书目创造。
让评弹创作立足于当下,存活于当下,传播于当下,复兴于当下。这是曲艺创作者的责任,也是新时代的召唤。
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江南文化重新得到广泛关注。以文化学分类,江南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有江南古镇古村落文化、江南农桑文化、江南渔业文化、江南饮食文化、江南都市文化、江南近代工业文化、江南运河文化、江南园林文化、江南戏曲文化等,评弹孕育于江南、流播于江南、传唱于江南,江南文化资源实在是评弹创作取之不竭的深厚源泉。
近年来,对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掘,成为评弹创新的一个重要现象。比如,在中篇评弹中出现了“文化名人热”,评弹内容取材本土的文化名人,讲述本土的文化故事,不仅是对传统评弹创作题材的突破,对历史人物的認知也体现出新的高度。常州作家言禹墨创作的中短篇作品大多取材于常州历史名人,如中篇苏州弹词《江南第一燕》的主人公瞿秋白、中篇《剑胆琴心》的原型恽逸群等,这使评弹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与解读获得了新的深度。苏州评弹作家胡蕾磊的成名作长篇弹词《赛金花》,写晚清名妓赛金花与苏州状元洪钧的故事,中篇《绣神》写仿真绣创始人沈寿与余觉、张謇的故事,中篇《顾炎武》则是写一代巨儒的人生片段,都取材于地域文化、历史名人。
当然,苏州评弹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发掘不应是文化符号的堆砌与展览,而是站在当下视角对江南地域文化资源的重新发掘、审视、解读,用评弹艺术的形式予以激活与呈现。江南地域文化是随着江南社会的现代转型与变迁,不断积累出新的文化因子,如在清代的114名文状元中,苏州府产生了24名,占江苏省的一半,全国的21%,这就有了“状元优伶为苏州土产”的说法。今天的苏州又成为“院士之乡”,截至2019年底,苏州院士(含苏州籍、在苏州出生、在苏州工作)共有123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院士群体”现象似乎延续了苏州崇文重教的地域传统,但同时又展现出社会转型时代苏州文脉的转移与蜕变,一座文化古城在转型时代文脉的断裂与延续,如以评弹形式演绎其中的故事一定别具新意。又如,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发展开始了历史性转折,“苏南模式”异军突起、县域经济群虎争雄、开发区集群引领时代潮流,伴随苏州经济腾飞、社会转型,精神层面则形成了以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为代表的“三大法宝”。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将“三大法宝”等同于苏州文化,但是毫无疑义的是,“三大法宝”充分展现了苏州人的自信心态,激活了苏州文化的沉睡基因,开启了苏州文化复兴的新纪元,评弹艺术不应该漠视这种文化转型与精神创新。
今天,长三角内部的整合和对外的开放进入了全新阶段,作为江南本土曲艺的苏州评弹,应该用自己的形式生动反映江南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增强一体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归属。
近10年来,科技革命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向纵深掘进。尤其是近几年,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科技创新,通过重组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文化消费模式,带动文化领域的组织系统、商业模式和行业结构发生系统性变革。正在突起的5G技术对AR、VR、AI、物联网、无线家庭娱乐、大视频领域的支持和应用,将带动关联生态圈的裂变式发展,智能化、个性化、快速化、情景化、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将成为主流。
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文化空间将成为新时代曲艺“双创”最重要的生存场景与创新导向,并将在内容生产与流行传播两方面给传统曲艺带来重要创新契机,评弹触“网”应成为创作变革的重要取向。今天的网络文学方兴未艾,网络IP成为流行文化的源头,网络文学成为真正的流行文化。根据比达咨询(BigDate—Research)发布的《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研究报告》,2019 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到 7.4 亿人,其中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 4.6亿人,同比增长8.3%。市场规模达到 204.8亿,同比增长21.0%。网络文学中不乏改编评弹的因子,也不乏成功的先例。2015年,金宇澄长篇小说《繁花》获茅盾文学奖,这原是一部具有海派风味的网络小说,小说连载后引发了上海市民强烈的情感共鸣,改编呼声也此起彼伏。上海大世界为庆祝落成100周年,约请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改编《高博文说繁花》,评弹版《繁花》成为首个改编的舞台作品,体现出上海评弹界对流行文化的敏锐捕捉。几年来,评弹《繁花》演出于剧院,演出于书场,演出于上海大世界舞台,演出于盛夏的户外舞台,成为上海评弹团的“网红”书目,也成为新海派文化的一抹亮色。原作者金宇澄曾说:“写《繁花》,我耳边一直有一位苏州口音的上海老先生,一个人慢慢讲,声音不温不火,不高不低。”很难说这是评弹影响了小说还是小说影响了评弹。将网络小说改编创作为评弹的过程,既可以看作是传统评弹艺术对当代吴地叙事人刻骨铭心的影响,更体现出当代评弹人拥抱网络文学、融入流行文化的可贵探索。
曲艺创作应紧随文化前沿和时代审美,曲艺创作者应借鉴网络文学及其运作机制,这将有助于当代曲艺生产、消费机制乃至审美范式的回归与重构。对曲艺创作而言,与网络文学携手也许会孕育出一个崭新机缘。
科技革命对曲艺传播方式带来的变革与契机更为引人瞩目。移动设备普及,短视频强劲发展,成为新艺术形态生成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成为延展和重塑传统艺术的“云舞台”,成为人们认知、感受、想象艺术的虚拟空间。自2017年起,各大主流直播平台开始扎堆非遗直播,让许多深藏民间的非遗项目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也加入传播非遗的队伍。
在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间,上海评弹界的“云上”活动引人瞩目。上海评弹团将书场搬进空中剧场和直播间。6月12日在上海最大的成片石库门建筑群建业里举办了一场“魔都建业里·评弹夜生活”活动,评弹演员走进石库门洋房,用直播还原百年来上海人听评弹的夜生活,并用评弹的形式讲述非遗文化和海派文化,该活动吸引了抖音、哔哩哔哩、腾讯、优酷、爱奇艺、澎湃、新民晚报、新浪、凤凰网、北方演艺集团十大平台同时直播。直播凸显出沉浸与互动,在演员表演的同时,穿插各种评弹与江南文化知识,吸引了一大波“路人粉”的关注。上海评弹团的抖音直播让更多年轻网民直观地认识了评弹艺术,也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
苏州评弹界近年来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也开展了多方面的探索。苏州广电旗下的“看苏州”移动客户端,开设了“姑苏雅韵”订阅号,包括“口述历史”“艺坛往事”“佳作名段”“流派探趣”“特色专辑”等栏目,直播秀更是突破了4万的点击量。在后疫情时期,“看苏州”客户端还开设了“云上书场”,设立“经典长篇”“绝版赏析”“流派纷呈”等板块,通过部分免费、会员优先、点播、点映等形式进行有偿收费,包括“打赏”在内的线上收入与演员、作者等人员分成结算。
在数字经济大潮中,传统文化企业纷纷主动寻求数字化转型,大幅催生了文化直播、电商直销、IP授权转化等新文化营销模式的迭代。数字视听、数字音乐、数字出版、在线阅读、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等数字内容行业发展速率不断加快,其产业边际效应和上下游产业带动能力十分明显。IP井喷及全产业链模式为传统曲艺触“网”新生提供了一片广阔蓝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评弹理论界围绕苏州评弹的艺术特征、苏州评弹的长篇和中短篇形式展开过多次争论,推动了评弹的理论自觉和对评弹艺术规律的把握。但是,在争论中也存在着将艺术体裁或者组织形式与评弹艺术的本质划上等号的倾向。从宋杂剧、南戏到金院本、元杂剧,再到明、清昆腔传奇,直到京剧、地方戏,剧本的题材和形式始终处在流变与衍化中,但是戏曲的本质并没有变化。对于评弹的长篇、中篇、短篇形式,乃至书戏等形式,也应作如是观。对评弹艺术来说,既要坚守传统,又要勇于探索创新,在混搭、交糅、嫁接、链接中产生新的审美意境与想象空间。
在曲艺“双创”中,除了内容创新之外,还包括艺术表演方式的创新与呈现方式的迭代。最近,首演于上海大剧院的评弹剧《医圣》就是一次艺术表演方式与呈现方式的创新。《医圣》以古喻今,演绎了东汉末年,一代名医张仲景临危受命,出任长沙郡太守,带领全郡军民抗击瘟疫,继而功成身退,归隐山林,撰就《伤寒杂病论》传世宏著,终成一代医圣的故事。“评弹剧”不是简单的“评弹+剧”,而是在坚守曲艺本体的基础上,对曲艺表演艺术的延伸与拓展。因此,《医圣》承续了中篇弹词的舞台容量与框架,而说表仍是演出的核心,步入大剧院,观众既能听到评弹流派唱腔,也能欣赏到优质的舞台呈现。评弹演员将在曲艺艺术之外展现演技,完成“表”与“演”的合体,同时安排群演戏份,丰富舞台内容。在舞美表现上,视听效果将从演员身上延至全部舞台。评弹剧《医圣》的上演也在评弹界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肯定者认为,“在艺术创作手法上,该剧的编创演职团队在认真继承评弹本真性的基础上,从动态性与活态性发展的角度,对评弹的艺术样式和表演模式作了全新探索和有益尝试。”④当然也有人认为,“评弹剧”是“两张皮”,违反了苏州评弹说唱艺术的特殊规律。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评弹剧”《医圣》的面世及其所带来的多重效应,对我们探讨和研究新历史条件下的曲艺“双创”都具有重要启迪。
新时代的曲艺“双创”,还应注重观演空间与观演场景的迭代创新。观演场景不仅是舞台空间的变化,场景是由演出主体、接受主体和时间、空间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苏州“江南小剧场”打造的评弹演出项目——“盛世留云:评弹经典流派传唱活动”,由盛小云领衔主演,将演出空间安置于世界遗产古典园林留园内的五峰仙馆。20世纪60年代,评弹也曾走进拙政园、怡园等园林演出,邀请各地评弹名家如杨仁麟的《白蛇传》、吴子安的《隋唐》、严雪亭的《杨乃武》等现场演出,当年称为“乘凉晚会”。留下了一个时代的苏州城市文化记忆,我看过不少苏州老人的回忆录,都谈起过20世纪60年代的夏夜在拙政园听徐云志、王鹰演出《三笑》的情境。
当年的纳凉晚会可谓原生态,仅仅是书场空间的挪移。而在今天的“场景化”理念中,园林不仅是一个演出空间,也成为欣赏的对象,园林所呈现的是“江南的审美生活”。观演场景的更新会带来欣赏体验的更新,还会带来艺术表演的拓展,赋予其新的想象空间和精神意趣。江南诗性文化被誉为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代表,江南审美生活是中国历史上最精致的古典生活方式,重新审视、营建、复现江南审美生活自然具有现代性价值。“盛世留云”在古典园林里演出最经典的评弹片段,在最苏州的诗意空间演出最江南的故事,整场演出可谓典范正宗,传递出“苏州最江南”的经典意蕴。但是,这种“典范正宗”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内涵指涉,而是通过“夜游园林+名家演出+讲述苏州故事”的形式完成了对评弹演出的一次全新探索,营造了全新的评弹表演空间与观演场景,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欣赏体验,不仅为传统观众所接受,更吸引了年轻观众的吸引力。
“锦行花间”——“穿越银河遇见你”七夕评弹音乐剧场,则将观演场景移置于陆家嘴金融城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上演了一场传统与先锋、古典与时尚的对话,创作者陆锦花集编剧、导演、演员3种角色于一身,以女性视角挖掘改编不同历史时期的爱情故事,有《桂英·情探》《白蛇·渡情》《周璇·初恋》《花儿与少年·情梦》等,把4个时代的爱情故事巧妙地联系起来,成全人世间忠贞不渝的爱情。
传播载体和观演空间的迭代带来的将是视听冲击与审美体验的升级,积极探索传统曲艺演剧艺术的新形态与新常态,新时代曲艺将赢得更为广阔且更为自由的存在与发展空间。
注释:
①陈来:《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为什么特别重要》,《新华日报》,2019年10月10日。
②甘陽:《传统、时间性与未来》,《读书》,1986年第2期,第6页。
③汪曾祺:《应该争取有思想的年轻一代 :关于戏曲问题的冥想》,《新剧本》,1985 年第1期。
④孙光圻:《“评弹剧”不是“评弹”+“剧”——从第一部“评弹剧”<医圣>谈起》,《中国艺术报》,2020年8月29日。
(作者: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研究员、处长)
(责任编辑/朱庭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