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萍 莱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编研中心
会计信息的规范性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同时也可以为相关领导的决策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但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问题,例如会计信息失真、转移收支等情况,最终就会导致会计核算工作面临较大的风险,造成出现较为严重的资金流失情况,因此,就需要结合现状制定出良好的风险防范措施,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开展打下基础保障。
自全国开展治理三乱工作后,乱收费现象曾一度得到了遏制,然而近年来又有所抬头。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利用行政职权之便,巧立各种名目乱收费,主要表现有:超越权限,擅自审批或自立收费项目;以经营服务性收费名义,收取维护费;变相上涨服务价格,违规重复收费;巧立名目收取服务费,强行向企业收取费用等,不断地出现变换花样乱收费、乱涨价抵消减税降费成果的现象。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审计或自查中,可发现往来款挂账时间长、金额大、随意性强等问题。往来款长期挂账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无法真实反映单位资产变动情况,极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造成单位资产流失。往来款项涉及的金额大、往来客户数量多、挂账时间长,主要是未定期对部门经济事项进行账务核算和清理,许多款项已是陈年老账,甚至已成呆死账,均未对其及时核销,有的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挂账多年;专项资金长期挂往来账,因对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对已完成项目的专项资金结余,未按要求交回财政及上级主管部门,自行留在本单位长期闲置,造成专项资金长期挂账。有的将一些不易理清的款项随意归入往来账项,甚至长期挂账。
预算管理意识淡泊,缺乏对预算工作必要性的认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由财务部门主抓,编制时间前后不足2 个月,时间紧、任务重,财务人员无法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参与积极性,对编制预算缺乏必要的调研,编制的预算不符合实际,预算编制的质量难提升。由于未能有效的实行预算执行的奖惩机制,也未与员工的年终绩效考核挂钩,预算执行普遍缺乏其应有的约束力。往往会出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改变资金用途,违背了专款专用的原则,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同时预算执行进度不理想,执行进度年初、年中随意应付,到年末则以冲刺的速度完成。目前卓有成效的预算管理监管机制是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明显缺失的,支持全面预算实施的组织管理体系还有待于加强和完备。支出预算分配模式及管理体制仍停留在粗放型水平,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和完善。
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专业的中高级会计人才匮乏、稀缺,领导对会计人员的重视力度不够,忽视会计人员的选拔和培养。除了财务部门领导和会计外,其余人员则是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输送,这种安排的随意性严重影响了会计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有的财务科室甚至是光杆司令,财务部门领导兼会计,再临时安排个兼职出纳,这种人员设置无形中增加了会计风险,为权力过于集中埋下了隐患。同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学习机会和资源相对短缺,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僵化,工作环境较为安逸,财会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强。
会计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行政事业单位要对会计风险制定长期的防控机制,因此要对风险有所了解,要树立起风险防范的理念。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领导层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领导对一件事重视,底下的员工就会引起重视。因此行政单位的领导层要重视对会计风险的防范,树立领导的带头作用,在单位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约束的风险防范氛围,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使得风险防范成为一种管理文化。
行政事业单位要实行会计风险防范体系,使得会计业务可以有序的开展。首先,要从制度上抓起,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风险防范制度,并将这种制度在会计工作中严格执行,体现监督管理的职能,并在决策中可以统一规划和协调。其次,要合理设置岗位,使得岗位之间可以形成互相约束互相监督的特点,在内部形成多角度、立体的会计风险防范措施。会计在核算过程中要对各项收支进行严格的审核,还要进行预算,从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减少国家资产的浪费。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风险防范过程中,需要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使得单位内部可以设置监督机构,设置监督的岗位来履行监督的职责,使得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可以在监督下不断落实,会计工作人员在监督下可以降低风险的发展,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外部监督机构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实现监督机构与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依靠外部监督机构来对本单位的活动进行评价,防止会计风险的发生。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领导对会计风险的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管理不断完善,使得会计风险会越来越低,推进我国反腐败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