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2020-01-18 10:49:56刘子凤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环球市场 2020年13期
关键词:会计科目财务预算会计制度

刘子凤 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新会计制度正在逐渐贯彻落实到事业单位的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但与此同时也为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问题。伴随着新会计制度的不断推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无论是工作方式还是管理理念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革,从而在适应新会计制度改革基础上,切实推动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

一、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意义

财务管理是有效控制单位成本,最大限度令单位所持有的资源合理化运用的工作。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科学合理的优化单位收支结构,严控资金的走向和使用数量,合理规划资金使用位置,对各个环节合理安排,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现象,从而降低单位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相比于原制度,新会计制度主要有以下四个不同:第一,对会计制度进行统一,使各个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账目可以进行比较,有利于合并报表。第二,启用“平行记账法”,促使双重平行核算模式成为了现实。第三,采用了更加规范明确的“3+5”会计要素的核算模式。第四,采用了由财务会计核算和预算会计核算形成的政府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双报告体系,更好的揭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间的关系。新会计制度的改革,必然会促进整个财务管理结构的不断改革、创新和完善,使财务管理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其最大效用。

二、新会计制度改革下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模式

科学与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新会计制度改革能够得到贯彻与落实的基础,尤其是对于现代化的事业单位来说,更应该充分提高对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程度。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首先需要建立更加科学与专业的工作模式。在实际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不同单位以及不同工作部门的属性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并且以法律制度推动财务预算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完善。尤其是对于财务预算编制的方法来说,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的建设,从而有效提升与之相对应的财务预算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细化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且对于当前阶段的事业单位相关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更是需要建立与其工作范围、工作领域相关的法律意识。从而切实确保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工作的专业型与规范性,避免在实际的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操作。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事业单位管理层要针对于单位内部的财务状态、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更加明确化与精细化的财务预算管理方法或者管理流程,从而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也为财务管理人员提供能够更加专业的工作氛围与工作环境。

(二)扎实财务分析工作

目前,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工作的时候,工作越来越烦琐,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工作制度和环境,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应该不断提升管理的能力,对预知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进一步提升。为了保障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账务管理水平,财务分析工作必须要科学开展。特别是目前新会计制度大环境下,事业单位必须不断地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才能有能力适应新情况。事业单位应不断健全和完善控制体系,在新的环境下借助财务分析工作得出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以此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把新会计制度的作用充分的发挥,最终确保会计改革工作得到坚决的贯彻。

(三)严格落实新会计制度相关要求

一是要求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所编制的财务报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并严格以财务管理软件系统生成的财务数据为基准;二是要求单位同时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两套报表,从而使整个体系更加完善。但由于新会计制度做出的新要求,报表中所列项目也更加细化,整体工作量将有所增加,需要财会人员在完成工作时更加细致谨慎。各部门之间需要紧密配合,严格按照新会计制度各方面要求执行,从而将新制度内容更快更好的落到实处。

(四)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新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实施后,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新增了3 各预算要素,5 个财务要求,同时增加了一级会计科目103 个,要求单位在报表编制过程中除了要编制预算会计报表之外,还要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这将会大大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为了适应新时期财务管理高效率、高质量要求,单位应重视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应对单位原有核算系统进行更新,主要包括账套系统、会计科目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结合单位会计科目应用范围和标准,在账套系统中及时补充新会计制度中增加的会计科目;同时对于资产要素中的变化部分也应及时更新。更新核算系统,与新会计制度保持同步,可以推进单位会计核算智能化、凭证自动生成、报表键化生成,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操作不当风险,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反映单位财务情况。

(五)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质量

事业单位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是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而在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下,事业单位需要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精细度,从而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深入到单位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全面性。保证财务精细化管理能够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提供更加精确、准确、及时、全面的数据支持,以及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深入到单位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升单位财务管理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应正视本来存在的问题,优化财务管理系统,不断对自身进行完善和发展,提高财务人员素养,严格控制内部风险,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采用精细化管理质量,从而保证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猜你喜欢
会计科目财务预算会计制度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16
用友U8软件预置会计科目的维护
电子测试(2018年22期)2018-12-19 05:12:56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4
基于会计科目演变的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与风险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4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7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中国市场(2016年44期)2016-05-17 05:15:07
浅谈会计科目扑克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