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念胜
(池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彰显。“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1]进入新时代,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推进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强化高校政治建设的题中要义。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十八届中央第十二轮高校巡视反馈中指出,“高校基层党建层层递减、越往下声音越小,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薄弱。”[2]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普遍存在着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高校党的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领导责任缺失问题。在监督方面,高校党委的监督乏力、高校纪委的监督不到位、院系党组织监督和党员监督缺失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导致了高校党内问责缺失、党内监督乏力、全面从严治党宽松软等现象,归根结底在于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和全面从严治党不力或管党治党宽松软。
进入新时代,高校反腐倡廉问题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因此,党的领导在高校不能弱化,党内监督在高校更不能留有空白,这就亟需高校党委积极有效地推进高校改革,协调全面从严治党发展大局,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政治方位。具体而言,就要聚焦各级党组织提升自身的组织力,重点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发动、服务群众的职责上下功夫,紧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依据新形式制定党建考核制度,完善党建工作机制,统筹组织建设和教学业务相得益彰。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高校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光荣使命,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高度重视高校的政治建设,高校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历史和现实表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高校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稳固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高校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充斥于校园内外,这是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而高校各级党组织在自身建设方面呈现出的新问题影响了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的发挥。
因此,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重要保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每一名党员肩负的首要任务。高校各级党组织须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真正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学习,提高政治站位,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看事情、谋思路,破除本位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高校党委只有将政治建设抓牢、抓好,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各级党组织才能凝心聚力,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
高校各级党组织是高校基层组织和部门的政治核心,领导着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基层党组织从管理体制自上而下可分为校党委、院(系)分党委(总支)、党支部三级,从党员身份类型上可分为行政党组织、教师党组织、学生党组织三类。相比较而言,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其他党组织具有自身特点。
一是机构健全性。高校各级党组织机构健全能够优化管理,发挥民主优势,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厘清组织的从属关系,明确自身职责,发挥团体合力。二是思想先进性。高校是教书育人的聚集地,也是各级人才进一步学习的理想地,这样的属性保障了在思想认识上有先天的优势,体现在组织建设上就表现出先进性。三是资源丰富性。高校专门服务教育事业,不管是图书收藏还是科研设备,都具有优越性,这也是高校各级党组织开展活动的独特优势。四是结构稳定性。校党委—院(系)分党委(总支)—党支部呈现出“金字塔型”结构,基础很大且稳固,只要有效提升党委的凝聚力和基层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堡垒牢不可破。五是作用可比性。一般来说,院(系)党委(总支)工作要求相同,下设的支部中,根据教研室设置的教师党支部和根据学生专业设置的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情况、发挥作用情况等具有可比性,好的做法可以凝练、推广,扩大辐射面,增强组织力。
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中国共产党人等经典作家的论述,虽不能从他们的理论中找到更多事关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直接理论支撑,但仍然可以从他们的思想中找到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他们都非常重视党的建设,这些思想均可以为当下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概念界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党的组织层级及其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处于艰难探索之中”[3],故没有明确提出党的基层组织力概念。列宁在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工人阶级组织力,“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4]。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对党组织问题高度重视。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将党组织建设与党员发展高度统一,形成了党组织建设方面成熟经验。毛泽东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首次提出党的战斗力问题。“我党的战斗力组织力虽然弱到如中央所言,但恢复一定很快。”[5]在此后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支部建在连上,即“三湾改编”,这是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的最早实践。邓小平在党和国家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党组织的制度建设,把党的制度建设作为提升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党的建设。1992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的意见》。[6]该意见明确了基层各类党组织建设的设置和建设要求,极大地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此后,中共中央也陆续出台了党和国家机关、农村、国有企业、高校基层工作条例和规范,进一步完善了党组织建设的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抓全面从严治党,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总结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党建发展方向逐步转向党的建设质量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7]可以说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关于党组织的论述为新时代基层组织力提升机制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
“组织力”最初是作为管理学研究的概念和维度,并未涉及党的建设研究这一领域。概括来说当前学界对“组织力”的研究主要围绕“内容论”“主体论”和“关系论”三个维度展开。如“组织力是动员力、发展力、监督力、管理力、执行力、知识力、战斗力、凝聚力形成的合力”[3],“组织结构力和组织文化力的综合体现”[8],“组织在设计和运行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合力”[9]。围绕具体组织类型进行定义;“工会组织力是组织工人阶级有效地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10],“学校组织力是教职工执行学校决策和制度的能力和效果”[11],“农民工组织的组织力就是实现群体效益的能力”[12]。从组织结构与组织力关系进行界定,“组织力是组织结构力+组织传播力+组织科技力+组织知识力+组织执行力+组织学习力+组织文化力构成的多元结构”[13]。
高度重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发展与高校党的建设密不可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必须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具体实际,结合高校基层组织的任务和职责,形成一个层次分明、不同力合成的立体化的力量体系。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在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在贯彻落实高校党委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带领和发动广大教职工所焕发出来的政治引领力、组织覆盖力、社会号召力、群众凝聚力、发展推动力和自我革新力形成的合力。这些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形成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依赖于长效机制的建设,长效机制建设的关键在实做、做实。因此,在实践中必须立足于组织力的核心内容,即政治引领力、组织覆盖力、社会号召力、群众凝聚力、发展推动力和自我革新力,通过一系列机制来保障组织力的提升。
1.以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夯实政治引领力
学习教育长效机制主要是指高校各级党组织采取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体,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的政治建设落实落细落小,深入基层,触及每一个党员,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从而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学习长效机制是有效提高党性修养、完善党内民主、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和效果的关键措施。
政治引领力是党组织组织力的核心内容,决定着党组织的政治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与关键,高校各级党组织应该积极响应,在如何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如何增强党委统一领导的有效性,如何确保高校办学方向上的主动作为等方面严肃高校党内政治生活,这一切都需通过学习长效机制形成政治引领力。2019 年,教育部开展了“支部建设年”活动,其目的是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校要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标尺,完善和创新党内学习,充分运用好党委中心学习组,定期开展集体学习,强化高校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努力营造高校良好政治生态。
2.以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促进组织覆盖力
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部立足质量建党、制度治党这个根本将2018 年、2019 年分别定为“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和“支部建设年”,聚焦提升高校各级党组织组织力攻坚。先后印发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为高校党组织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组织覆盖力是基层党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健全互帮互助机制是对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就是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全面实行组织设置、阵地建设、电子党务、党建考核、党内关怀、党员培训、党员服务、党员精确管理等“八个全覆盖”。高校基层组织要以“八个全覆盖”为建设方向,努力探索新形式,优化传统模式,从纵向控制转向互帮互助,切实做到党的基层组织深入到高校的各方面、各角落,保证基层党组织的辐射力和引领力无死角,确保每一个党员都不掉队。通过互帮互助机制的“八个全覆盖”可进一步激发党组织的内在活力,切实把思想建设、监督管理、教育学习、党群工作落到支部,真正让支部成为党员学习的基地、自我监督的场所、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3.以党员干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完善社会号召力
党员干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就是坚持以教职工、学生为重点,创设校级层面服务群众、院级层面服务群众、支部层面服务群众“三大平台”,开展联动式服务,构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社会号召力,就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力量和功能,做好宣传、引领、服务师生员工等工作,积极主动调动一切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师生员工组织起来。
校级层面服务群众平台就是每位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相关学院和直属支部党组织,利用党建搭建工作平台;院级层面干部服务群众平台就是各学院班子成员分别联系下辖教职工、学生支部,协调抓好组织建设;支部层面服务群众就是支部委员分别联系普通教师和学生,由专人负责接待联系群众。通过“三级联动”的“三大平台”运作体系与基层结起对子,最大限度地把师生员工动员起来,有力有效引领师生员工,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部门相关建设,使其成为党组织发动群众的有力助手,更广泛、更有效地把人民群众凝聚起来,真正构建服务基层工作的桥梁。
4.以保障党员权利机制增强群众凝聚力
党组织的凝聚力是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组织力的发挥,必须通过保障党员在组织活动中的各项权利增强凝聚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7]基层党组织应以教师、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为中心,保障党员的各项权利落实。基层党组织在日常开展的组织生活和集中开展的民主和组织生活会中要注重通过民主表达途径充分行使广大教职工的权利,确保党员主体地位落地生根。具体来说即通过普通群众评议党组织党员、党组织党员评议所在党组织负责人、党组织负责人评议所在院党委、院党委评议校党委等四个方面健全党员民主意愿表达机制和途径,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通过机制的保障真正让“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耕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全过程,从而增强党组织的群众凝聚力。
5.以“双带头人”培育机制形成发展推动力
2018年5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结合当前高校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双带头人”的培育机制,明确了教师党支部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发展措施。这是教育部首次通过规范性文件形式将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和业务有机融合的实践安排,旨在形成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推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建设,干部培养管理工作关系学校改革事业能否沿着正确的道路继续前进,关系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高校要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和方式,采取主体培训与专题讲座、“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帮助支部书记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念,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综合各方面力量,才能做到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资源转化为推动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推动发展活力。“双带头人”培育机制的完善有利于夯实高校党建和业务的中坚骨干力量,发挥“头雁”效应,在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及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师生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6.以监督机制保证自我革新力
当前,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不同程度的存在,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基层党组织自我革新力的提升。自我革新力是党组织解决矛盾和风险挑战问题的重要力量,力量的发挥需要不断强化对党组织的监察和督促。对党组织的监督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组织部门对党组织负责人进行教育和培训,审计部门对支部建设经费进行审核,党组织负责人面向组织内外进行述职等。具体来说,监督机制即上级党组织在规范基层党组织权力运行上严密设置防范关卡,通过建立教育思廉、岗前炼廉、承诺倡廉、审计察廉、监察促廉、公开述廉、述职述廉等监督机制,有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的落实,保证基层党组织的自我革新力。新时代,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对照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正视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自我革新的勇气,以永葆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四自”能力,提升基层党组织自我革新力。
总之,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学习教育长效机制为基础,以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为手段,以党员干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为举措,以保障党员权利机制为载体,以“双带头人”培育机制为关键,以监督机制为保障,形成合力,共同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从而提升组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