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昊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五金,一般指: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现在多指这五种金属材料的制品,目前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五金产业所在地为——浙江省永康市。自从民营企业在江南沿海兴起并且成为流行趋势,永康人民秉持着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从无到有,在五金科技的经济发展道路上开疆扩土,成就了如今的“五金之都”“中国门都”。永康市发达的五金产业为其主要的经济支柱,是整个浙江省乃至于全国产业集群化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分类为:车业、门业、杯业、电动工具、电器厨具、休闲器具、技术装备、金属材料等。
1.规模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永康市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例为1.4:54.6:44,为全省工业产值占比较高的县级市,其中五金产业的产值则占工业产值的90%左右,全市拥有1万多家五金生产企业,其生产的所有五金相关产品种类超过1万种,从事该行业的总人数也有几十万人之多,是我国最大的电动工具、防盗门等五金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也是中国五金商标品牌基地。
对永康市一些五金产品为例所作的统计:永康市的保温杯年产量达到了8亿多只,出口量近4亿只,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6.07%和62%;钢桶、秤类等产品的总量占国内市场的90%以上;防盗门类产品占国内市场的70%左右;衡器则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工用锯条的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比例超过30%;玩具滑板车的日产量甚至达到十几万台。
永康市区在1992年便设有中国科技五金城,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五金产品生产基地。设有中国·永康五金指数,该指数为针对永康五金产业而设置,主要由五金产品价格指数、五金产品景气指数两大指数构成。目前已形成“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永武缙工业走廊”,即意味着永康的五金产业规模已经扩大到邻县缙云县和武义县。
2.人才培养
对于五金行业的人才培养方面,永康市人民政府在近年已经准备了“永康五金技师学院”的筹建工作,该工程于2018年3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同意筹建,并在2019年末正式破土动工,为一所永康的针对五金产业技术性人才培养的高校,并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联合培养高技能之人才。该学校占地面积581亩,总投资达23.7亿元,预计未来每年将有1000多名毕业生从该校毕业,其建成后将为永康市缓解五金产业人才的需求压力。
1.企业规模与体量上普遍较小,竞争力羸弱
从改革开放以来,在江浙一带兴起的企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永康市也不例外,因当时的民营企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各类企业尤其是五金产业企业最早为从农村发展起来,所以普遍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在早些年的永康市,据不完全统计:在所有五金行业企业中,小型企业占比约97.8%,作坊式的企业占比1.2%左右,而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数量的占比甚至要小于1%,且在十几年前的永康市的出口额较低,基本都为出口额几万至几十万美元的中小型企业。虽然对于身为县级市的永康市来说城市的经济体量如此,出现此类情况并不奇怪,但这始终是一个阻滞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像如此规模的企业很容易造成以下将提及的企业研发资金不足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均衡问题。经过数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永康市内确实出现了一些达到一定规模的,在全国乃至于国际竞争中都强有力的五金龙头企业,比如星月集团、王力集团,还有步阳集团等异军突起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从五金行业开始起家,到如今成为各方面皆有涉足的大型企业,但能达到如此成就的五金企业毕竟在少数,虽说改善了永康五金产业集群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的现象,但目前来看占大多数的五金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小微企业的现象仍然存在,还是有很大的经济发展的改善空间。
2.企业内部人员任用机制及管理问题
永康市的五金企业或者说是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将近80%为家族型企业形式(这与永康市的企业兴起之初的形势有关),较多企业的内部些许重要的领导层、决策层等关键岗位多为企业创办家族成员及其亲缘关系者,对于外来工作人员而言则相对任用率较低,管理决策层无法有效地吸收外来人才和发挥出人才的作用,或者说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不高,对于公司来说造成了一定的人才流失以及潜在的经营风险。
3.企业间竞争激烈
作为五金产业集聚的所在地,五金企业的繁多给永康市带来的经济效益自然可观,但同时所带来的一个问题便是同类型企业在集聚的条件下竞争更为激烈,此类现象尤其易出现在小型五金企业之间,企业生产的产品差异性较小,代替性较大,企业与企业之间也较为缺乏合作思维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且出现商机时常常一拥而上,对资本的浪费较大。近年来永康的许多从事五金行业的企业因激烈的商业竞争,巨大压力之下纷纷倒闭宣告破产。并且原有的老资格五金企业(中大型企业或龙头企业)在市场中已形成固有影响力,市场资源已几乎被占尽,导致年轻的新企业难以在市场中站住脚跟,民间的创业积极性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1.产品定位大部分处于中低端,较少打造高端品牌
从永康市最早开始发展的日用五金譬如锅、碗、瓢、盆、菜刀、缝衣针等等再到现如今衍生出来的建筑五金、装潢五金、工具五金譬如防盗门之类,五金产品市场的定位也偏向于平民大众,从此基础上衍生出高档的奢侈品也有一定难度。并且产品知名度较低,在产品的品牌宣传一方面,没有极力打造永康市五金产品的品牌效应,对外宣传力度也较为有限,以往几年的永康市保温杯行业出产的保温杯,在款式等方面基本以模仿其他品牌的保温杯为主,永康市内较少有自己知名度较高的保温杯品牌,像保温杯行业的前三名有德国THERM OS膳魔师,还有日本的ZOJIRUSHI象印和Tiger虎牌,虽然永康现已有高质量品牌如哈尔斯保温杯等近几年打造起来的后起之秀,对于该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但还是没有能进入全国驰名商标或者国际知名品牌行列的佼佼者,同样的,在其他的五金行业分支上,高端品牌的打造仍然需要永康市五金行业的人才努一把力。
2.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偏低
仍然拿具有永康特色的保温杯行业来说,据2019年统计永康市保温杯年产量达到8亿多只,达到了全国保温杯年产量的60%以上。大部分的中小型保温杯生产企业一味地只追求产量或是在保温杯的生产速度上下功夫,压低产品价格,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但较少注重投入科研经费研发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一些小微保温杯企业的经济体量与规模也一定程度限制了产品技术层面上的增值。并且这仅仅只是一个缩影,在永康市的五金产业这种现象较为多见。
3.产品质量问题
永康市五金企业为中小型企业居多,由此其中小部分小微企业鉴于自身经济规模的劣势,为达到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追求高收益的过程中会在原材料上降低成本,采用廉价的原材料,形成潜在的质量问题。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产品使用寿命较短,例如服装配饰、儿童玩具等,其采取的销售渠道也通常为夜市、市井摊贩等来规避政府质监部门检测。如此既违背市场经济的公平,同时也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消费者进行消费时,表面上获得了更高的消费者剩余,但实则不然。
外来人才的发展空间受限和本地培养的人才不足。由永康市的五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现象来看,将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五金产业的人才短缺问题,永康市的五金产业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除企业内部人才匹配机制带来的部分人才流失以外,还存在一些其他造成人才流失的因素,并且永康五金技师学院筹建之前,对于五金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不是很大,虽然永康五金技师学院的筹建已提上日程,但从破土动工到开始运作仍需一段时日,未来人才短缺的现象还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在政策上,增大政府扶持力度,对于起步阶段的五金企业或小微五金企业应加大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等鼓励政策,鼓励扩大其规模。对于一些形成既有规模与品牌且遭遇经济形势冲击濒临破产的企业,个人建议学习并效仿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间规避风险的经验和方法(汉莎航空公司在疫情冲击之下向德国政府申请援助,通过政府收购其20%的股份来缓解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政府通过入股或将其收购为国有企业,通过国有化方式延续产业生命,给予喘息机会,规避风险。
企业间应相互合作,以永康市的五金产业集聚为平台,将恶性竞争的局面转变为合作共赢,五金产业各分支行业的龙头企业应发挥其带领作用,构建更多集团式的企业合作体系,带动互利合作的企业间氛围,尽可能地将永康市同类型五金企业针锋相对的局面,改善为有序分工,形成企业间的配套产业链,共同打造永康五金产业集聚的利益共同体。政府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引导作用,减少行业中的恶性竞争。
大型五金企业应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注重创新,并且要带动产业结构转型,避免由单纯地模仿和生产造成的行业周期短和行业萎缩等问题,尽量在产品上开拓更多的分支,并注重打造品牌效应,加大中国科技五金城的作用,通过举办五金博览会,如“门博会”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外销,不仅要让永康的五金品牌“走出去”,更要“走得远”“爬得高”。
为维护永康来之不易的品牌名誉,五金企业更要对产品质量提高要求,也应做好相应的售后服务工作,在永康市已形成的品牌基础上,打造永康市的高质量品牌,要让永康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对于一些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销售点或厂家须由政府的质监部门加大排查的力度,尽可能减少市场上出现的质量不合格产品。
永康的五金产业人才,大多是引进为主,自身缺乏造血机制,很多人才由于在永康的发展空间的限制而流失。并且永康本地的五金企业自身培养人才的能力有限,这便需要在推动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增强自身人才培养的能力。让人欣慰的是,五金技师学院正在建设,该校对于未来五金产业的发展、五金产业技术和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要重视对未来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发展,打造良好的用人环境,积极宣传永康的人才政策,要让人才安心留住,为永康五金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