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副司长 倪文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都江堰是一个大型生态水利工程,这是对都江堰灌区的充分肯定和最高美誉,也为灌区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都江堰灌区的快速发展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85年灌溉面积已经发展到862万亩(1亩=1/15hm2,下同),比1949年增加了580万亩,体现了新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但受当时的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输配水效率不高。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工程设施老化严重、运行安全隐患多。1996年以来,实施了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区的供水保证率、灌溉用水效率、信息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灌区管理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大幅度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江堰的服务对象涵盖了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总量大增,服务质量要求更高,灌区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也逐步显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十六字治水思路,我国也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些都对直接服务“三农”的灌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古老的都江堰灌区有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比如工程设施不够完善、信息化水平偏低、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效益仍不高、灌溉退水产生面源污染等问题,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引,进一步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加快补齐设施短板,强化行业监管和指导,全面提升灌区服务能力。
第一,要坚持节水优先。岷江是都江堰灌区的主要水源,全灌区人均地表水水资源量为1203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亩均水资源量2308m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灌溉水利用系数基本达到全国大型灌区平均水平。因此,灌区要积极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采用先进灌水方式和灌溉制度,坚决杜绝大水漫灌现象。在提高灌溉保证率和种植效益的同时,实现农业节水。工业和居民生活也要大力节水。
第二,要优化水资源配置和调度。都江堰的供水结构中,农业、生活、工业和生态用水分别占63.7%、13.66%、3.3%、19.3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农业用水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还要适当增加生活、工业和生态用水,灌区的供水压力不断增大。据了解,四川省正在加快推进的“五横六纵”引水补水水网工程布局建设中,考虑了解决都江堰水源的“引大济岷”工程。立足当下,建议四川省水利厅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进一步完善紫坪铺水库调度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对都江堰水源的调节作用。同时,充分利用灌区内水库、池塘和渠段等调蓄设施对水资源进行调控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三,要加快补齐工程短板。都江堰灌区以占四川省4.8%的土地面积、20.7%的灌溉面积,生产了占全省27.1%的粮食和26.4%的农业产值,充分说明都江堰对四川“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为都江堰灌区编制的现代化改造规划,对水资源、工程设施和管理改革进行了全面梳理,有望为灌区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很好的指导。希望都江堰进一步完善前期工作,抓住新一轮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机会,把先进的生态理念和适用的技术应用在改造之中,抓好灌排设施提档升级,配齐计量设施,大力推进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要保护好水生态。无论是生活用水还是工农业生产用水,对水质都有较高要求。都江堰引水进入灌区,沿途穿过城市与乡村,容易造成水污染;灌溉退水带有残余化肥、农药,容易造成面源污染。因此,建议灌区内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协调生态环境等部门加强执法,教育沿线居民增强环保意识。管理单位要加强渠道的监管,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加强灌区内水库消落带、湿地、堤岸等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指导农民做好灌溉和施肥、施药的配合和衔接,提高肥效、药效,减轻面源污染。
第五,要弘扬灌溉文化。都江堰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水文化,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要坚持传承千年的岁修制度,进一步抓好灌区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要适应灌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新形势,创新岁修方式,开展全年度岁修、不断流岁修等,特别是要针对渠首水沙变化新情况,制定合理的渠首岁修方案。都江堰有悠久的用水户参与管理的传统,历史上实行“官堰”与“民堰”相结合的分层管理。要继续推进用水户参与式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配合相关部门,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工程所有权,转让使用权,落实管理权,搞活经营权,为工程良性运行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