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河
(中共福建龙岩市委党校,福建 龙岩 364000)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新闻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一发展机遇,重点在于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精神实质,着力构建新时代具有原创性与主体性的中国特色主义新闻观。这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在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才能构建新传播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格局,是我国相关新闻传播工作者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的是马克思对新闻现象与传播新闻活动的看法。其涉及了新闻本质、新闻本源及新闻传播等方面,也包括新闻文化及新闻宣传等方面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能够在我国发展,并成为主导性新闻观,与我国国家性质要求必须要秉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关之外,其还在于如下几点原因:首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其蕴含的真理性因素是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大生命力的一大原因[2]。其次,我国国情决定我国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播。在中国共产党引导的新闻舆论工作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都发挥了指导作用。再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符合我国在各个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社会需求,这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时代的发展。最后,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尤为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在党领导下的新闻舆论工作得以丰富与发展,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传播格局下得到创新。
新传播格局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诞生于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的浪潮之下,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传统媒体中的报纸、电视和广播技术相比有及时性与开放性、便捷性与融合性、分众性与海量性及成本低与效率高等诸多的显著性特征[3]。从广义上来分析,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技术的变革是引起经济社会生产和变化的重要因素,必然会给传统的媒体理论体系带来一定的挑战,这就需要传统的新闻媒体在原有的体系上作出应对措施和创新。而在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视域中,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第一,真实与虚假信息之间的冲突。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建立在辩证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条件之上的。而所谓的“观念”,无非就是将外界的事物植入人类的头脑中,并对其进行改造的一个过程罢了,这是辩证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个根本性的判断。基于此,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传播的本质就是事实,如果说新闻的传播一旦脱离了事实,新闻就没有了任何价值和意义。2016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中明确指出:真实性是新闻传播的生命。所以,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事实对其进行描述和传播,既要做到准确无误地报道新闻的事实,又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来阐述相关时间的全貌。新传播格局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有容量大、效率高、互动强及超文本等特征,使其在传播和揭示新闻真相的过程中有传统媒体中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些显著性的特征,或多或少会导致互联网中一些谣言的蔓延,在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和新传播格局双重影响下,使互联网中新闻媒体盲目的以追求猎奇的目的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视线,丧失了一定的职业道德和操守。第二,舆论与新传播格局二者之间的冲突。在革命斗争中,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理论成果形成了新闻传播事业的“舌喉观”。新闻传播媒体作为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舆论的主阵地,就必须要使用合理的宣传手段服务于党和广大人民群众,使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处于意识形态的最前沿。所以,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以正确的舆论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促进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任何的新闻传播和报道都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也都有自身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在大众传播时代背景下,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在新闻媒体事业中始终充当“把关人”的角色。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形成以来,就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共享、及时的平台,打破传统媒体垂直的传播模式,进而形成平行的网络化信息的新格局,使人民群众都成为新闻信息接受的主体,其传播的权利正在由权威性向大众性的方面过渡,使整个新闻媒体的传播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三,人民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冲突。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他指出,作为新闻媒体工作者要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及我是谁这样根本性的问题,这也是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体现。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重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秉承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得来的,根据和遵循相信、依靠和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新闻媒体事业是依托在广大人民群众基础之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人民性指的是要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另一方面,是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新闻媒体平台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一种多元化的公共领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但在商业性的驱使和支配下,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使每一个人对新闻信息的获取途径都不尽相同,而拥有巨大新闻资源的媒体可以利用新闻资源的优势和价值垄断迷惑广大人民群众,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坚持党性就是需要秉持正确的政治发展方向,在新闻舆论中坚持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宣传与维护,秉持党绝对领导新闻传播工作。秉持“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在进行新闻舆论中,将引导与服务互相融合,真正将人民利益维护好。在新的传播格局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播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舆论传播越发多样化、途径多样化,这些都是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在进行新闻传播中,秉持党性而丢掉人民性,就会丧失宣传阵地,秉持人民性而忽视党性,却很容易误入歧途。唯有真正将人民性与党性相互统一,才能确保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下打好新闻舆论攻坚战,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并促进新闻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新闻传播效果与传播规律有关,其彰显的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功能属性。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需要秉持新闻传播规律,这是促进新闻行业发展的基础,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大特性,也是适应新传播环境及加强新闻舆论传播效果的一大措施[4]。新传播格局下,秉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一大本质要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中,要秉持新闻传播规律平衡于新闻舆论导向,不但要发挥新闻舆论传播效用,而且还要谨记新闻传播的政治属性,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效性、效用性,提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的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处于日益丰富与发展状态中的新闻观,对于现如今越发复杂化的社会舆论态势,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传统的传播结构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重视宣传效果,所以也被称之为宣传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工作以对党的重大理论成果与方针政策宣传为主。自从十八大召开后,新闻工作理念日益创新,并取得良好发展,再加上随着媒体融合速度越发加快,新型传播形态形式多样,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功能属性逐渐转变为社会舆论传播,在这种传播范式转变的背后,代表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得到新的创新与发展。面对越发复杂化的传播格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我国新闻传播一大指导思想,需要对传播理念深入创新,转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播思路,从我党工作理念与方式入手,从现如今人们传播信息与接收信息习惯入手,大大提高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造性、有效性,大大强化新闻舆论工作整体传播效用。
新传播格局下,使新闻舆论生态环境越发多变化、复杂化,如何将新闻宣传思想中的“时、度、效”特征掌握好显得十分关键。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提出了要从整体上把握好“时、度、效”,要三项同时抓起。在新的传播格局下,新闻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这对传统传媒新闻报道有新的要求。是否能及时捕捉重大的新闻信息,及时合理地、准确地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已经成为评价新闻媒体工作能力的一大标志。在报道新闻中,在对首发新闻报道关注中,还需要对新闻报道分寸掌控好,从而更好报道新闻。对于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新闻报道效果,新闻媒体还要及时进行报道,准确把握事件尺度,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持续创新发展。从多方面上来讲,在报道新闻中想要做到有机统一“时、度、效”,并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发挥大局意识,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及长久的实践经验。唯有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时、度、效”真正掌握好,才能落实好党的舆论引导,才能实现新闻传播工作的预期效果。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为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便利中,也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在传统媒体环境中,想要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效果,重点在于抓好电视媒体、广播媒体,打造可靠的、牢固的新闻舆论阵地。但在新的传播格局中,传播内容、传播形态及传播主体多样化背景下,新闻舆论场中有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在新的传播格局中,为了继续优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稳步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需要在持续创新传播方式中,探索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应用场景与形式,强化新闻舆论传播整体影响力。
随着媒体融合逐渐向纵深推进,新闻单位都需要加入这一浪潮。从整体情况而言,媒体融合有十分显著的成效,融合媒体传播布局已经形成,深入拓展了主体思想舆论阵地,在新的传播技术利用下,融合媒体的新闻传播整体能力得到显著加强。但在这个过程中,在媒体融合度不深、传统媒体思维过于固守等问题,再加上新的传播格局还处于变化中,媒体融合发展正处于深入融合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顺应全球新闻传播变革趋势,继续促进媒体机制变革,创新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优化媒体结构整体布局。
随着传播技术、舆论生态、媒体格局的变化,在新的传播格局下,传统媒体下的传播体系难以满足新时代的传播格局,新闻舆论领域既需要对传播理念与传播思路进行更新,也需要构建与新时代发展相符的现代化传播体系,充分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形成多方面、多功能的新闻舆论传播网络,有效掌控社会舆论主导权。同时,还需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优化国际传播战略根据,在符合现代传播环境与规律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中,向其他国家传递我国新闻观,营造新时代中国形象,时刻谨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义。
总而言之,在新的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得到了很大的进展,理论体系得以深入完善。认清新时代背景下新闻舆论传播格局形势的变化,这改革创新我国新闻事业一大动力。明确现如今马克思新闻观创新发展中的各项任务,不断开创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路径,是保持新传播格局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鲜活性、时代性的一大法宝,也是有效确保新闻舆论工作稳步向前发展的一大基础保障。同时,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要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国各大新闻工作者以创新的眼光来进行新闻宣传工作,真正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与时俱进,做好当代的延展,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稳定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