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新规对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影响的分析

2020-01-18 12:24:37陈刘钧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
环球市场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中间业务非标实体

陈刘钧 中国人民银行南通市中心支行

一、“资产新规”对银行监管政策的影响剖析

(一)监督管理标准日趋严格化

现阶段伴随经济的快速化发展,金融行业产业规模和数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此同时由于受某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监督管理工作的形式化问题也愈发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原有国家稳定性发展格局被打破,国家整体发展也势必受到了一定影响。“资产新规”政策实施后,银行监管政策最大的变化就在于监管标准日趋严格化,具体而言就是现阶段金融市场行业的不断发展,普惠金融在大力推广过程中,也对银行经营范畴进行了一系列限制性规定,具体而言就是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格受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尤其对于高风险衍生品交易更是要在严格的监管标准下实施。除此之外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针对现阶段商业银行的“四不当”专项治理,监管工作的开展也愈发理性化和规范化。

(二)监督管理范围日趋全面化

就目前来看,在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为确保预期监管工作目标的实现,对金融机构在进行监管时必须建立在清晰的监管边界以及明确的监管范围内,但由于近年来金融市场行业的规模化发展,监管范畴在不断模糊化,因此在后期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时,监管的范畴近年来也呈现一种全面化的发展趋势。从某方面来讲,按照监管目的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主要分为两方面,即——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防范投机和过度杠杆化造成的金融危机。在现阶段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产业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承担的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为确保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性发展以及切实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商业银行就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作出了调整,以此在规避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同时,切实有效地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规避金融风险的发生。

二、“资产新规”对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影响剖析

(一)信贷业务问题概述

会计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管理工作质量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再加之“资产新规”其实主要强调的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会计管理工作在开展时会承受信贷业务问题的影响。作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一种直接和主要手段,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直以来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银保监督管理会也出台了一系列政去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就目前来看“资产新规”政策的实施对于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信贷业务发展而言,起到了正向引导作用,但由于在管理过程中受某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形式化也十分严重,长此以往信贷业务乱收费现象得不到遏制,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阻碍。

(二)中间业务问题概述

在经济快速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现阶段商业银行的规模和数量的持续增加,会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资产新规”政策实施后,会计管理的中间业务也由此受到了一定影响。据调查银行理财产品是国内通道业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但由于现阶段银行理财产品往往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假象”,伴随各项新规政策的实施,新规下商业银行不再实行刚性兑付,净值化管理的常态化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从某方面来讲,在现阶段金融脱媒步伐不断加快的新产业时代背景下,外部因素是影响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中间业务的主要因素,自一三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在不断规范和持续收紧的时代下,据调查商业银行会计管理中间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新规严格了银行理财准入门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理财投资的非标通道仅限于信托,理财投资非标成本在不断提高;监管工作量的加剧,托管成本也在不断提高;“资产新规”政策明确了多项限制性投资,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工作愈演愈烈的同时,行业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化;市场由“资产荒”转变成“资金荒”。

三、“资产新规”下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剖析

(一)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能力

在现阶段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受互联网金融的袭击,当下传统金融市场的稳定格局被打破的同时,各项工作的开展形式化也十分严重,实体经济不强是导致商业银行发展缓慢,会计管理工作难以取得预期管理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就目前来看,在“资产新规”政策实施过程中,为确保实施效益的最大化发挥,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能力现已迫在眉睫,具体来讲就是一方面商业银行需从根本上明确实体经济对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工作的影响力,了解实体经济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对推动商业银行稳定性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前商业银行需回归本源,依据实体经济需要开发金融产品,由此在确保金融资源精准投入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需加快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具体来讲就是监管部门需根据当下国家提出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对银行业如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给出了较为明确的方向、较为具体的工作措施,以此在规避后期管理过程中各误差问题出现的同时,达到预期的服务目的。除此之外,在现阶段商业银行会计管理过程中,为确保预期管理目标的实现,商业银行还需就行业转型和升级做出积极的应对策略,即通过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原有的管理模式,实现银行由传统信贷服务向综合服务的现代化金融企业转变,并在会计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由此在完善各项政策法规的同时,能正确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二)对中间业务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

作为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质量从某方面来讲,对会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管理现状,对中间业务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是目前商业银行会计管理工作取得预期作业目标的重要战略基础。从某方面来讲,对中间业务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商业银行需加快新兴中间业务的扶持力度,具体来讲就是通过打造“融资+融智+融信”为一体的投资银行服务体系,在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的同时,把握产业升级和重组机会来有效改善现阶段会计管理的作业现状;另一方面在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还需加快布局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通过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借助“线上+线下”辅助管理模式,由此在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层次的基础上,规避各种风险问题的发生,进而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打下坚实基础。

(三)对非标业务发展模式进行不断调整

“资产新规”政策实施过程中,从某方面来讲“业务定位”调整是银行资管非标业务转型的核心立足点,但由于新规政策的限制,非标业务是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为确保预期管理目标的实现,对非标业务发展模式进行不断调整,是当下商业银行取得预期发展成效的重要战略基础。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以往银行资管对非标业务项下的底层资产的投资策略基本均为持有到期,但是自新规政策实施后,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商业银行会计管理机构和部门工作者需提高对底层资产的考量,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公开市场退出、流转交易平台退出、提前确定资产受让方退出等多种路径。

(四)加快智能化网点的构建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其中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会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智能化网点的构建从某方面而言,在全面提供会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有助于全面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最终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资产新规”政策实施后风险管理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依靠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成效,为改善当前管理现状,一方面商业银行需在会计管理过程中,践行数字化员工绩效管理模式,通过将网点业绩与个人成长相关联,由此通过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来全面提高会计管理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和发展的过渡期,商业银行需从战略角度做好统筹和规划多渠道服务,由此在确保服务一致性的基础上全面提高风险管理质量和效率。

四、结语

概而言之,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行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再加之利率的持续下滑,银行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金融市场通道业务各类隐患问题层出不穷,在打破原有社会和国家稳定性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紊乱问题愈发严重化,为此确保金融机构资产会计的合理化管理现已迫在眉睫。

猜你喜欢
中间业务非标实体
非标设备制造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4
基于BP与GA对非标部件结构对比研究
非标压力容器报价快速估算方法探讨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哲学评论(2017年1期)2017-07-31 18:04:00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非标项目外协采购加权综合打分法实践研究
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