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金融模式的几点探讨

2020-01-18 10:49:56高建欣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13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养老

高建欣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更为凸显,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人口红利不断消失,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年轻人的负担更重,影响到了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为国家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养老金融则是解决老年人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养老金融的实施,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充足的保障,带动国家各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做好这方面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 当前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现状

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养老金融模式较为单一,行业发展面临着很多困境,亟待进行完善。总体来看,我国养老金融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即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同时也包括公民退休保障或者投资理财等有关的金融投资服务。

从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现有的养老金融产品是较少的,这些产品大都是金融机构依据社会老年人的发展需求所推出来的,存在周期短、收益小、投资组合简单的特点,这虽然也能够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是无法满足多数老年人的需求,产品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同时,我国大部分公民对养老金投资都不是十分理解,公民往往认为养老金投资是一项支出,只看见眼前的“牺牲”,而看不到其长远利益,眼界较为狭窄,在这种思想认识下,很多公民不愿意缴纳养老金,对自身后期的养老带来了阻碍。并且还有一些公民对养老金融产品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专业化金融知识和技能,无法对各种金融产品进行组合,也导致资金被浪费,不能得到更好的养老效果,久而久之对养老金融产生负面心理,对其较为抵触。另外,还有很多公民存在较强的传统思维,认为养儿能够防老,只要有儿子就够了,不用发愁养老的事情,这样将所有的养老责任都加在儿子身上,导致年轻人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养老压力等,难以取得高质量的生活。并且就物价上涨的情况来说,一些公民认为只要购置不动产、囤积货物就行了,却并没有认识到养老金融的重要性,也不利于养老金融的持续发展,最终导致养老缺位,难以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

二、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养老金融的必要性

在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有效发展养老金融是解决我国人民养老问题,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其必要性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

(一) 传统养老模式面临很多问题,亟待对养老模式进行转型

在当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空巢老人不断增多,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无法维系养老需求,亟待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并且当前我国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问题,城乡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导致很多农村年轻人为了挣到高工资开始涌入城市,家中只有老人和孩子独守,这不仅对于孩子成长不利,而且难以为老人提供应有的帮助,导致老年人养老面临着诸多问题。还有一些子女因为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失去积极性,存在严重啃老现象,且这种现象越陷越深,过度对父母进行“剥削”,导致父母的资金不断减少,无法为养老留足够的资金,也影响了晚年生活。另外,当前我国家庭组成逐渐开始向小型化趋势蔓延,孩子与父母分离居住的现象更为普遍,这也导致父母没有较大的依靠,传统养老模式面临冲击。加之当前在互联网的发展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我国,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很多年轻人受到影响认为养儿防老不是理所当然,传统的家庭伦理纲常已经开始对孩子们失去作用,也使得传统养老模式面临较大的不利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都说明加强养老金融模式创新具有较大的必要性。

(二)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人口抚养比出现了明显的上升现象

在我国经济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医疗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人民的寿命开始得到延长,这导致我国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根据人口普查有关的信息了解到,在我国有百分之十五以上的人员都是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且同时人口抚养比例也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导致年轻人压力较大,从而导致社会面临失衡的状态,所以对老龄化问题进行解决,不断提升养老金融的发展力度十分重要。通过有效发展养老金融,能够适当对老年人赡养问题进行解决,使年轻人的压力得到减小,这就能够为国家发展带来更大的动力支持。

(三) 当前现有的养老金制度缺乏支撑

养老金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了养老工作的开展,当前我国养老金制度并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支撑,这为养老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利作用。要想更好地开展养老工作,需要企业、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三方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国这方面的问题表现如下:首先,我国现有的养老金制度采用的是个人账户和社会账户全面融合的方式,然而因为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较晚,缺乏资金储备,且没有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所以经常会面临亏空的现象,很多养老资金都被放在支出范围中,导致很多人员不愿意缴纳养老金,影响了该项工作的开展。同时我国养老金投资范围较小,养老金投资涨幅难以跟上物价涨幅,也不能满足居民需求,亟待进行改善。其次,在养老管理中企业是重要的一方,但是我国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却存在不严格、不全面的现象,导致企业年金管理效果十分不理想,一些企业年金不仅不长反而会下降,这导致其难以支撑国家养老制度。最后,我国公民普遍没有对养老制度提升重视度,没 有认识到养老金的重要性,对其缴纳不积极,也影响了养老事业的发展。

三、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金融模式的发展措施

(一) 政府做好引导和扶持

要想对我国养老难题进行解决,就必须要进行养老金融的发展,而这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只有得到政府的科学引导和有效扶持,才能够更好地对养老金融政策进行落实。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在扶持和引导的过程中要科学定位自身的角色,要与企业合理划分边界,且政府要采取间接性的措施来参与,比如从税收和财政等方面进行引导,而不能直接参与,因为政府的直接参与往往会导致市场产生不公平形象,无法为民间养老金融的平衡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还会导致资源被浪费。与此同时,政府还要结合当前我国养老金融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有关法律规范的出台,尽量提升参与的科学性,对养老金融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规范,确保该事业能够顺利开展,避免不正规信息或者不正当人员阻挠行业发展,为养老金融的更有效发展营造较好的环境。

(二) 促进养老金对接金融市场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还不是十分完善,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法律规范不健全、有较多的市场投机者、缺乏专业性、政府过度干预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将难以促进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管理,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决,并提升监管力度,促进资源的科学分配。同时,政府还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养老金与金融市场对接,为养老金赋予更强的增值功能,以此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人们更为积极地对养老金进行投资,为养老金融的深化发展奠定基础,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时,实现国家发展与进步。

(三) 积极开展混业经营,促进金融创新发展

我国金融行业当前所采用的发展方式是分区监管、自我运营的形式,政府会对各个机构具体的营业范围进行把控,相关区域自主发展,互不干预,虽然这对于金融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有诸多坏处,无法为养老金融的持续发展带来更为有力的作用,而通过实施混业经营,则能够促进金融机构沟通与协调,提升信息和技术的流通速度,从而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为养老金融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且如果能够将商业银行和保险行业融合起来,也能够为我国保险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对于养老金融的持续发展也具有较大作用。这一点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实施,比如一些发达国家所实施的个人房屋反抵押贷款模式,其指的是老人能够以自身的房子进行抵押,金融机构依据房子价值进行估值,并给予老人资金用于养老,房屋使用权依然由老人所有,但是在其过世之后,金融机构则依法取得其房屋。该模式就是典型的混业模式,我国可以对此进行借鉴。

四、 结束语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必要性更大,通过养老金融的发展,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为年轻人降压,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当前我国养老金融模式还不是十分科学,本文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够对该行业发展带来有利作用。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养老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英语文摘(2019年11期)2019-05-21 03:03:28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智富时代(2019年3期)2019-04-30 11:11:14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养老之要在于“安”
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 03:41:44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44
基于确定缴费型养老金最优投资的随机微分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