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真 任传栋
(1.山东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3;2.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 济南 250013)
土地作为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载体,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支撑条件。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加快推进,用地供求矛盾更加突出,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任务更加艰巨。新形势下,土地整治已成为破解“双保”难题的重要抓手,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构建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科学进行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对于优化土地资源、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平邑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项目区位于公家庄水库灌区和大夫宁水库灌区,涉及保太镇公家庄、大夫宁村等20个村庄。项目区总人口3.22万人,自然土地总面积3.28万亩,规划整治耕地面积2.56万亩。
目前,平邑县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型灌区,但区内渠系及建筑物部分老化、退化,导致渠道跑漏水现象较为严重,灌区输水能力明显下降,有限的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实灌面积呈逐年萎缩态势;县内零星的灌溉点片,由于缺乏供水设施,大部分成为“望天田”。由此可见,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平邑县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工程,集中连片推进土地平整和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林网等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农民生产效率不高,面对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市场要求,适应能力较差,是平邑县农民增收的障碍性因素。只有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产品结构调整才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只有不断改善物资技术设备,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和转化能力,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多形式、多层次转移,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农作物给农民带来收入的同时,农田垃圾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不少污染。所以,要及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必须加快土地整治工作,合理发展“绿色经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选育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推广清洁能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平邑县农业的健康绿色发展。
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主要目标,通过田、水、路、林的统一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综合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平原区基本实现“田成方、路通畅、沟配套、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耕作模式,丘陵山区实现“川地平原化,坡地梯田化,有雨蓄得住,无雨灌得上,雨洪排泄有通道”的建设目标。
4.1.1 工程等别
本项目末级渠系设计流量小于1m3/s,灌区配套设施及生产道路均为小型工程,工程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为Ⅴ等,沟渠设计等级为5级,相应建筑物级别为5级。
4.1.2 设计标准
a.水利设施标准。本项目水利设施包括水源工程、灌排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
灌溉系统规划科学,灌溉用水有保证,水质符合灌溉水标准,灌溉制度科学合理,灌溉保证率75%,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8;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一日暴雨一日排出;生产桥荷载标准均采用公路-Ⅱ级,荷载乘以0.7的折减系数。
b.农业措施标准。为便于耕作和灌溉,平原区以末级沟渠(农渠)或道路林带为边界形成方田,以田块为基本单元进行土地平整。丘陵山区按照有利于水土保持的原则,建成等高水平梯田,地面平整,并构成反坡;梯田坎应稳定牢固,采用石块砌筑或建设生物梯坎,并修建好排水沟、泄洪沟,达到防洪排水标准,防止水土流失。
通过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配方平衡施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
c.田间道路标准。田间路网密度、路面结构尺寸应以节约土地为原则科学规划。道路设计与项目区水利工程、乡村道路相配套,道路顺直,宽窄适宜,路面平整,骨干道路与乡村公路连接,做到硬化,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通行。建设标准符合水利、交通、农业等部门有关规范。
各级道路配套建设桥、涵,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
d.林业措施标准。林网设计做到沟、路、林相配套,林相整齐,田间无杂树。按照林业部门相关规定,项目区栽植速生经济林,防护林网格面积与格田面积一致,造林时预留农机作业通道。
4.2.1 坚持促进“三农”发展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有利生产、生活方便、改善环境的要求,以农田整治为重点,立足提高基本农田比重,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整体设计,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4.2.2 坚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始终把维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按照以人为本、依法推进的原则,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切实做到整治前农民自愿、整治中农民参与、整治后农民满意。
4.2.3 坚持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相统一
按照巩固、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加快农村土地整治。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禁止毁坏森林开垦耕地,禁止在25°以上陡坡开垦耕地。在积极补充耕地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土地整治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4.2.4 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期待,统筹安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合理调整村镇建设、产业发展、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用地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3.1 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建设与改造
a.公家庄水库中型灌区。公家庄水库中型灌区改造灌溉面积1.3万亩,涉及公家庄村等16个村庄。区内骨干渠系为公家庄水库下游干渠,规划衬砌渠道56条,其中干渠1条,衬砌5.6m;支渠5条,衬砌6.8km;斗渠45条,衬砌15.5km;农渠5条,衬砌1.1km,共计29km。配套建筑物360座,包括进水闸63座、平板桥15座、过路涵51座、进地涵167座、渡槽5座、泄水闸4座、节制闸54座、检修井1座。
b.大夫宁水库中型灌区。大夫宁水库中型灌区改造灌溉面积0.5万亩,涉及大夫宁村等5个村庄。区内骨干渠系为大夫宁水库下游干渠,规划衬砌干渠4.8km、支斗渠1.8km,总计6.6km。配套建筑物47座,其中进水闸27座、平板桥9座、涵管桥3座、泄水闸4座、节制闸4座。
4.3.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控制面积7600亩,节水灌溉型式为低压管道灌溉,铺设管道总长58.3km;采取IC射频卡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灌溉水源为新建机井。
4.3.3 小型水源工程
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结合项目区水文地质调查情况,以浅机井为主,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提供水源。项目区新建配套80眼浅机井,井深约15m,单井出水量20~40m3/h。单井控制灌溉面积60~130亩,总控制面积7600亩,总配套功率427.5kW。
4.3.4 小型排涝工程建设与改造
排涝工程结合灌区末级渠系和高效节水项目区设计,共整治排水沟36条,治理长度32km,其中,支沟1.3km、斗沟15.8km、农沟14.9km。配套涵管桥222座。
4.3.5 道路工程
规划修建道路34.8km,其中公家庄水库灌区规划修建混凝土路1.1km,路面宽5m,修建砂石路13.8km,路面宽4m;高效节水项目区规划修建砂石路16.9km,路面宽6m;大夫宁水库灌区规划修建砂石路3.0km,路面宽4m。
4.3.6 林网工程
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适时、适地、适树进行造林,共栽植3.65万株,其中木槿花1.65万株、柿子树2.0万株,折合面积497亩。
4.3.7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为探求墒情变化规律,同时向有关部门提供抗旱减灾依据,规划建设土壤墒情监测系统1处,其功能主要是土壤墒情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发送。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10cm、20cm、40cm三层土壤的含水率。同时站点所监测的指标可扩展,RTU为雨量、空气温湿度、辐射等指标预留端口,可待后续需要时进行追加。
高标准农田示范县工程建成运行后,可大大提高农田的产出能力,实现水资源节约利用、农业生产优质高效,达到增产、增收、节水、节地、节能、省工的预期目标。
5.1.1 增产效益
项目工程建成后,灌排条件得到改善、土壤得以改良,灌水及时、施肥科学,灌溉保证率和肥料利用率将显著提高,促进粮食增产。
5.1.2 增收效益
项目实施后,农民可充分利用完善的农业生产设施,发展多种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增加收入。
5.1.3 节水效益
采取渠道衬砌防渗措施后,较土渠输水可减少渗漏损失60%以上;与地面灌溉相比,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可节水30%以上。
5.1.4 节地效益
通过渠道衬砌、沟道清理、道路整修、土地平整等措施,可大大提高节地水平、提升用地效益。
5.1.5 节能效益
项目实施后,由于灌溉条件改善,灌溉用水量减少,耗油量、用电量相应降低;随着田间道路及田面整治,交通便利,田块平整,可为大型机械作业提供良好条件,提高机械作业效率,相应降低能耗。
5.1.6 省工效益
项目建成后,灌溉用水量、灌水时间明显减少,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劳动强度及灌溉、耕作用工量普遍降低,进而节约大量劳动力。
根据工程费用和效益,计算国民经济各项评价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1.45%,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2649.0万元,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1.38,大于1。因此,从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来看,工程在经济上合理可行。
5.2.1 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项目实施运行后,提高了灌溉水保证率、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为全县农业用水提供了保证;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有利于优化作物种植结构,进而促进了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5.2.2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高标准农田示范县项目的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机械化生产率的提高,不仅推动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而且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
5.3.1 水环境的变化
a.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项目实施运行后,提高了灌溉保证率,扩大了灌溉面积,缓解了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为井渠结合灌区的补源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可适当将部分水资源转移到工业及生活中去,提高了当地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b.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项目实施运行后,灌排条件得到改善,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也将随之减少,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地下水位得到回升,有助于维持地下水的采补平衡,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同时,由于渠道衬砌减少了灌溉水渗漏,减轻了化肥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从而改善了水环境。
5.3.2 气候环境的变化
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植树造林,不仅涵养了水源,有效抵抗了自然侵蚀、水力侵蚀,控制了水土流失,而且营造了良好的田间小气候,增强了农作物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3.3 土地环境的变化
通过土地平整、田块规划、精耕细作、平衡施肥等措施,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
5.3.4 生物环境的变化
通过渠系改造,减轻了过去渠道淤塞造成的垃圾堆积、蚊虫肆虐现象,对减少面源污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编制项目土地整治设计方案,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整治各项活动,使得项目区内土地利用形态得以改善、耕地质量得以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随之明显改善,提高了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了土地整治“稳量、提质、增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