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刚,任荣春
(双辽市林业和草原局,吉林 双辽 136400)
营林工作的有效开展能进一步推进优化林业资源,利于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有效开展营林工作过程中,要重视结合林业工作实际,科学调整林产品结构,这样才能进一步细化营林类别,以实现更加科学的生产,进一步提升林业资源建设效率。
种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其后期生长的顽强程度及对病虫的抵御能力,因此种植者需要严格把关择取培植对象的种子。尽量选择能较好适应地域条件的种植品种,以便在种植的初始环节提高植物的生长力。还需进一步深化林业开发力度,积极研究挖掘林业的其他价值,开发相应的新型产品,规模化生产后,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科学调整种植品种的结构和分类途径,提升林区的游览性,研究开发地方林区的旅游线路,改善林区的观赏性,适当增加更具艺术气息的花卉植物,从而发挥林区的附加效应。林区的管理与维护人员需以林区实际生长条件为基础,结合科学的管理策略制定规划方案,细致规划林区的培育品种、数量、种植密度等,合理利用地域气候和自然资源特征,发挥不同土壤质地优势,在适合的土壤中培育相应的植物种类,逐步改善与提升地区林业生长现状,实现增效创收[1]。
科学的营林策略均以地方实际条件为基础,针对不同的地域特征制定营林分类措施,统一配置人员与资金等资源,使资源投入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林业发展。管理者通过优化区域划分、改善营林结构等方式增强林业的经济价值,在合理的范围内选择种植优质且具有更大创收价值的品种,并按照行业规范的营林程序实施后期维护,有序落实整体营林措施。此外,管理者还要随时观察记录林区各品种的生长状况,注意平衡各种树木的数量和生长期,以免形成火灾隐患。
在林区管理与维护过程中,应将林木种植于土壤质量较好、肥力充沛的地域,并辅助增加修剪等维护手段,从而提高林区整体生长水平,为地方创造更多的收入。由于林区种植品种存在多样化特征,因此维护措施应以针叶与阔叶混交为原则,提升林区树木对病虫的抵御能力。针对种植密度不大的区域,可选择整体性的封育措施,按照既定的营林计划逐步开展管理工作,逐渐提高整体营林工作的成效。在树种生长的特殊环节,还需进行必要的修剪,去除多余的枝干,为树木主体提供更多的生长养分。同时合理控制砍伐的频率与数量,根据树木生长不同阶段的量化指标确定砍伐目标,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林区合理的循环生长。对针叶林区域的管理,也可以按照林区的密度、种植数量等指标进行合理开采,科学计划砍伐时间,保证林区整体各品种树木生长的协调性[2]。
在现代林业生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保证营林质量,同时也要全面提高营林经济效益。应重视营林生产管理的地位,明确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必要性。还要落实管理责任人,制定更加标准规范的生产管理责任制度,实施更加全面的奖惩措施,以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
林业产业的管理和发展策略要紧随市场需求而定,既定的市场需求或潜在的需求方向可为林业管理提供思路和方向性指南,管理者应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采取具体的管理措施,引进市场需求的树种,实施大范围种植,同时保持种植的品质,通过产生经济价值来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体现林区管理工作的成果[3]。
营林工作的基础应着眼于苗圃区域的建设,科学规划与管理苗圃,可为种植于其中的树种提供充分的营养资源,从而提升其种植效果。首先,要选择质量较好的种子进行种植,并结合地区自然资源及气候特征制定合理的种植策略。其次,侧重提升阔叶树的种植数量,在母树替换工作中,尽量选择成熟时间不长的林区实施替换,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和效果。在树种的选择方面,还需侧重选择对各种极端气候适应能力较强的树种,以提升种植基地的综合培育效果。
通过一线管理工作成效可见,优质、高效的营林工作可为具体的造林范围、种植数量等发挥决策作用,因此林区管理者应时刻把握市场的发展风向,总结发展规律特征来选择适合的技术手段参与营林工作,在提升林区管理质效的同时,实现林区市场化开发,为林业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创造途径。林区的维护与管理对象主要分为幼林和成林。对于幼林的管理,应主要追求营造最佳的生长环境,促进幼林顺利生长。在树种不同的生长阶段,还需管理者采取端正树木、改善土壤质地、追肥除草等一系列的辅助措施,促使幼林能够在最为适宜的条件下完成各阶段的成长。成林的维护工作主要目标在于优化树木的外形,追加必要的养分来再度提升树种的健康生长率。对于枝叶过于繁茂的树木或种植密度较高的区域,可实施必要的修剪和间伐,从而为成林创造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优化其长势。但需注意的是,要合理把握修剪和间伐的时机及强度,否则会由于强度不合理而造成林区受损的情况[4]。
有效的营林工作可促进提升林区的管理效果,在科学的种植和维护手段下,可大幅提高树种的健康成活概率,优化整体林区资源,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逐渐出现一些问题。营林工作效果明显,增加了林区树木的数量,无形中加重了管理人员的维护负担。因此,管理人员需进一步改善管理策略,将行业先进的营林理念融入到实际管理工作中,结合地方特点实施特色化的管理措施,同时注重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奖惩制度,并以市场需求为管理工作的实施方向,制定具体的营林方案,从而使林区能够最大限度地跟上市场的发展,以市场经济促进林业的持续、有效发展。
此外,在有效进行林业资源生产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开发能力,要遵循“立体开发先行,策略符合战略”的各项原则,重视全面开展营林管理工作,充分体现其生态效益。在此过程中,限伐区域应该进行抚育,砍伐区域进行更新。对商品林的生产管理,应坚持“宜抚则抚,宜造则造”的方针政策,在保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全面进行立体式开发,并科学进行生产管理规划,以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想有效开展东北林业营林工作,应结合东北区域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营林模式,从而实现营林生产的规范化管理,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