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模式下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

2020-01-18 02:25:45孙筱琳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4期
关键词:用电调控调度

孙筱琳

(黑龙江特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28)

1 电网调控一体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硬件设施缺陷

电网调控及安全运行要有齐全、先进的设备设施支持,这些设备是构成电网系统的重要部分,其运行状态和质量会对电网调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相关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设备功效不充分、不健全发展的异常现象,造成电网运行故障频发,不仅给电网调控带来很多安全隐患,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影响。

1.2 电网应急处理能力不足

电网运行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突发的自然灾害对电网运行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电网运维人员要加强对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管,要具备预判问题及快速处理问题的应急能力。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一些电网调度运维人员存在工作松懈、技能欠缺、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有待加强的问题,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对电网事故的处理效率不高。

1.3 电网调控监管不严

我国电力系统存在技术人员分配不均、技术能力不强、调控专业技能不强、运维安排不合理等问题。电网调度的风险性依然较大,电力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1.4 电网调控系统存在风险和隐患

电网调控系统是电网调控的关键,它是电网调控的中心枢纽,如果调控系统出现死机或崩溃情况,就会给整个电网调控工作带来致命性打击。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电网调控系统安全性较低,关键软件不先进,系统承载量过大,调控系统存在缺陷,具有较大的运行风险。

2 应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用电需求的不断提升,对电力系统也提出很高的要求。要实现稳定持续的电力供应,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电网调度模式,采用先进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通过精确分析相应数据,对电网进行实时控制,确保电力调度的准确性。在智能电网的支持下,电力企业可以获得准确的数据,这些数据有助于电力企业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精确分析,保证电力调度更加合理,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

3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组成

智能电网是将高压电网作为骨干电网,有效协调每个电压的等级,有效发挥电网的作用。智能电网调度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可以提供全面的电网运行数据,保证整个电网调度系统正常运行。第二部分是指挥协调层。指挥协调层包括两部分:①指挥系统;②通信系统。这两大系统不仅承担着指挥电网和通信的重要功能,还负责连接数据资源层与网络分析层。第三部分是网络分析层。网络分析层主要负责对数据的分析,并对电网运行调度进行实时监控。

4 电网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的建设

4.1 优化配网架构

在智能电网模式下,要完成调控一体化的建设,必须完善现有的配网系统架构,进一步提高配网结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实现对配网的分区分层管理。对此,设计人员要优化配网调控系统的接线模式,提高用户的用电质量,避免中分段出现问题。通过对配网架构的调整,全面提高配网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配网运行的效益。

4.2 规范电网控制流程

构建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必须加强对电网生产和管理相关流程的控制。制订电网调控中心基本标准,进一步强调控制中心的职能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调控中心的服务及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整个电网的调控质量。提升电网调控的安全管理效益,调控中心的技术人员要随时注意调控步骤的合理性,要依据作业标准规范调控,及时制止和处理违规操作者。

加强对调控系统设备的检验核查。相关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调控设备运行状况的监管,要定期检验设备的运行状态。要指派专人进行调控设备维护和检修,对存在的重大风险问题要及时处理,严禁拖拉和隐藏。同时,要及时纠正违规操作等不规范调控行为。调度技术员要全面记录调度工作环节,可采用比对核查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4.3 做好过渡工作,确保调控一体化有序推进

调控过渡工作是促使旧系统向新系统过渡,旧技术向新技术转化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既要确保现有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又要保证调控系统及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要不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体系,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提高电网调控的安全性。建立电网调控一体化过渡平台,对引入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功能、运行效率、运行质量进行检验,以保证新的技术和设备能满足调控一体化的需要。

要做好集控站的移交工作。加强集控站的移交工作有利于对电网调控进行集中化监管。在实际工作中,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验收细则,要确保电网设备在交接过程中运行稳定和数据传输的完整。在工作之初必须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核对,查明存在问题的信息原因,并进行及时处理。工作要有针对性对策,分析和预判各类设备及系统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提前防范电能耗损过大、电网调控不及时、设备运行故障等问题,避免发生严重的电网事故。

4.4 做好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应急事故演练

电网运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为保障电网调控一体化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电力部门必须加强对事故风险的防范和应急能力的培训,为构建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奠定基础。首先,电力公司要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理方案,并加强事故预防演练工作,使工作人员都能够掌握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次,分析用电高峰期电网的实际发电情况,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清晰划分用电高峰时段,掌握高峰变化值,并对高峰期可能存在的用电风险进行事故预防演练,加强对高峰用电事故风险的防控,使电网调控一体化更有保障。

4.5 加强业务交流合作,保障调控体系的安全

电网调控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它涉及诸多层面,需要电力系统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在推进电网调控一体化后,电网系统各层面可能会出现工作内容、工作重心、工作方法的改变,可能会造成各部门在业务配合上不及时、不熟练,使电网调控一体化工作的落实出现问题。为此,电网公司必须加强系统内各部门的业务合作,要从大局着手规划各项工作。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重点,并在具体业务的实施上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建设好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安全体系,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

5 结语

智能电网出现后,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水平大幅度提升。电力企业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采用大数据技术,完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为智能电网的有序运行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采用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可以保障电网的稳定安全,保证人们获得持续供电。要不断完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功能,及时改进智能电网系统的不足,不断扩大电网的功能,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用电调控调度
用电安全
经营者(2023年10期)2023-11-02 13:24:48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安全用电知识多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中国外汇(2019年15期)2019-10-14 01:00:34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用电安全要注意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