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华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天津 300170)
早产儿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婴儿,因为其发育长不成熟,诸多功能器官出现功能性缺陷,体重过轻,多数不足2 500 g,因此相比正常婴儿,早产儿的病死率相对较高,故需对早产儿实施特殊的产后护理,以增高其存活率[1]。早产儿培养箱是针对早产儿研发的一种护理仪器,可以改善其内部环境(温度与湿度等),为早产儿提供较好的护理,帮助早产儿度过危险期,减少父母的精神压力[2]。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早产儿培养箱温湿度护理对早产儿体重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早产儿11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胎龄32~37周,平均(34.65±2.54)周;体重1 150~1 763 g,平均(1 453.85±43.41)g;Apgar评分6~8分,平均(7.66±1.29)分;伴有6例吸入性肺炎,4例肺透明膜病。观察组男27例,女28例;胎龄30~36周,平均(34.18±2.37)周;体重1 050~1 796 g,平均(1 459.26±45.89)g;Apgar评分5.5~9分,平均(7.92±1.36)分;伴有4例吸入性肺炎,5例肺透明膜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早产儿出生后,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具体包括:定时翻身、必要营养支持,对早产儿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预防突发病情;出生第1天,给予10%葡萄糖营养液静脉注射;出生第2天,在葡萄糖营养液中加入小儿氨基酸,1 g/kg,往后酌情增加0.5 g/kg,最高3 g/kg;出生第3天在葡萄糖营养液中加入脂肪酸,1 g/kg,往后酌情增加0.5 g/kg,最高3 g/kg;早产儿肠道功能发育正常后,给予肠道喂养。
对照组采用早产儿培养箱(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规格型号:YP-90AC)进行常规护理,按照常规温湿度设置培养箱,不加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培养箱的温湿度进行人工干预,温度设定在通过向培养箱内的水槽内加水来改变湿度;定时检测培养箱内的温湿度,使其维持在一定水平;整个操作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避免带入细菌而诱发早产儿感染。
(1)培养箱基本情况:对比两组早产儿培养箱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培养箱内部温度、湿度、外部温度、湿度;利用便携式温湿度检测仪(天津津南区工艺美术陶瓷厂,GJWAS-A5温湿度表)检测两组培养箱的箱外温度、湿度。(2)体重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每日体重增加情况、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参照《早产儿管理指南》[3],本研究将早产儿体重恢复至2 000 g界定为正常水平。
两组早产儿培养箱箱外温度、箱内温度及箱外湿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培养箱的箱内湿度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培养箱基本情况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体重增加量低于观察组,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体重变化、体重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临床实践表明,早产儿与意外刺激、羊水早破、传染病、严重贫血、胎儿畸形及慢性心肝肾疾病等相关,早产儿临床多表现出皮肤薄嫩、皮下脂肪少、色红、体温调节困难、抵抗力弱、呼吸困难、体重过轻、恢复时间长等不良症状[4]。早产儿需要进行专业的护理,由于其对温湿度要求比较高,临床将早产儿放入培养箱进行产后护理,可促进早产儿发育,确保其安全度过危险期[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早产儿培养箱箱外温度、箱内温度及箱外湿度水平比较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早产儿培养箱的箱内湿度、体重增加量低于观察组,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表明提高早产儿培养箱内的湿度,对早产儿体重增加具有积极作用,又能缩短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早产儿培养箱主要由婴儿舱、温度控制器、蓝色辐照灯等部分组成,具有为早产儿提供类似母亲子宫环境的功能,旦能够调节箱内温湿度,在早产儿护理中运用较多。早产儿由于自身体温调节功能的缺失或发育不完善,在调节自身体温时需要更多的能量,阻碍早产儿体重的增加,同时由于早产儿皮肤薄嫩,脂肪层薄,产后大小便排泄等情况,当外部环境湿度较低或处于正常湿度范围时,早产儿机体便会出现失水现象,导致早产儿体重较出生时出现严重下降,且体内大量水分流失,而失水也导致早产儿身体发育滞缓。早产儿培养箱能够将早产儿外部温度调节较高,降低早产儿能力消耗,本研究中加入早产儿培养箱水槽内的水提高了早产儿周边环境的湿度,减少早产儿机体水分的流失,加快早产儿身体发育[6-7]。
综上所述,提高早产儿培养箱内部的温湿度对早产儿体重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可缩短早产儿的住院时间,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