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爱萍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07)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有机衔接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这为新形势下高校依托产教融合拓宽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指明了发展方向[1]。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不仅是创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灌输,它更需要紧跟时代发展需求,将创业知识和专业理论融入产业实践平台。产教融合区别于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政策层面解决“高校热、企业行业冷”的局面,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在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在提升教育质量和优化产业服务供给上下功夫,破解人才供需“两张皮”的现实问题。
虽然当前多数高校已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授课对象和授课内容将创新创业类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但因课程资源、师资队伍等原因,双创课程讲授多以课堂理论说教为主,在专业课程中开发创新创业教育模块较少;通识教育方面就业创业流程政策宣讲较多,对创新创业精神培育探索较少;课程考核方面理论考核标准答案考核形式多,注重对双创知识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非标准答案考核形式少;教学方法上纸上谈兵多,实践操作少。产教融合推进产教协同育人,从理念上要求高校打破传统教育舒适区,主动与产业对接、与企业联盟、和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明确实践性教学课时数,调整课程考核方式,全方位、多层次丰富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素材[2]。
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实践路径很重要,虽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明确要求高校要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要在实验教学平台共享、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打造、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创新创业大赛成果转换等方面下功夫,但由于高校与企业、行业、产业的价值追求与利益诉求不同,因此在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路径时,往往会出现“曲高和寡”的困境。深化产教融合从国家战略高度,促进行业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各环节,全面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统筹融合,其最直接作用就是促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曲高和众”,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关系由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转换。
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高校搭建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正是这一个“试错”空间。但受运行场所、创新创业孵化项目数量和定位、资金与服务保障等影响,这样一个孵化平台建设不可能完全按社会企业“孵化器”的要求和形态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就是要打通“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壁垒,让高校与行业、企业、产业在专业群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产业孵化等全领域全面深度融合,形成新的职教新生态链。这种新的产教融合生态链可以让高校合理使用政府、行业、企业提供的资源,根据学院专业建设特色,从专业实验室、校内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基地、创客空间、创业园等方面逐级构建孵化体系。
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已成为时代的行动指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更加突显。随着国家关于推进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深化产教融合方面政策的出台,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高校对学生双创教育模式也已经从最初的尝试探索阶段发展到现在的根据产业行业需求、多元发展的新阶段,但在具体提升路径上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3]。
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培养具有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最具开创性的人[4]。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专业学习,它的教育载体除了课堂外,更需要创业项目、专业技能大赛、行业、企业真实情境体验等平台,其知识标准也和学科不同,它从知识到能力都不受传统知识标准框架束缚,它具有更强的跨学科融合属性,其对师资队伍也具有更高的要求。虽然根据要求,高校都设有创新创业类课程,且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但这支队伍主要以辅导员、素质教学部教师、专业课程教师等校内教师为主,他们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有不可避免的欠缺。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目前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主要包括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创新创业精神体验平台、以就业指导课为载体的创新创业通识学习平台、以创业项目孵化园为载体的创新创业实战平台、以专业技能大赛为载体的专业技能展示平台、以教师工作室为载体的成果转化平台等。这些实践平台更多的是以高校教育为主,缺少了与行业、产业的融合,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更多地是以个人兴趣爱好为主,缺少对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的研判,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育链与产业链和人才需链之间的断裂。
“融入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让学生在双创能力教育过程中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双创教育模块,通过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双创精神的渗透,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中,受师资队伍结构和能力的影响,在课程开发方面创新创业教育通识类课程开发较多,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设计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少;在实践课程导向上对“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强调多,对“创新实践训练”“创业能力提升”落实少;在专业课程学习中专业理论技能讲授多,对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挖掘少。
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师资队伍很重要。深化产教融合就是要通过支持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到学校任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形式,优化双创教师队伍结构。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高校可探索在校内推行科教融合,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制,通过在校内选拔专业科研骨干担任学生专业竞赛指导老师,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通过成立企业教师工作站,组织教师到企业实岗锻炼,积累实践教学素材,丰富创新创业教学案例,同时依托企业教师工作站,鼓励教师将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作为科研选题,实现教师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通过教师工作室与学生创新工坊、创业实训室的项目对接,鼓励学生参与专业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训练,帮助学生提升创新创业实战成效。在校外深化产教融合,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产业专家制,通过聘请校外专业、产业教授、工匠大师、一线师傅等参与校内授课、学生创业项目指导等[5]。
产教融合联盟主要是政府根据区域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确定联盟产业链,由产业链中的领航企业、专业院校、科研机构组成,联盟通过“平台+组织”的形式实现产教多元对接,打通学科链—专业链—产业链,将高校与行业企业由原先的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转换。组建产教融合联盟能够充分发挥产业类骨干企业引领作用,聚集中小企业力量,同时通过联盟实体化运作,实现学校、企业、行业在联盟内共享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依托产教融合联盟搭建高校双创实践平台,如探索校企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参与横向项目,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可以通过企业实践课堂,鼓励大学生参与企业实训实习,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活力;可以发挥众创空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辐射、聚集作用,科学规划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积极将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市场化,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内生动力,并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创新创业经验反哺于学校人才培养,有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和质量。
深化产教融合丰富了创新创业培训服务形式,高校在夯实创新创业理论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应放眼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的发展格局,充分围绕企业、行业需求,重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中设置创新创业模块,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创新创业实践模块。课程体系从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课程平台开发、创业竞赛打造、教学方法和方式、企业课堂等方面展开。在创新创业精神培育方面,主要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围绕“国家创新战略、社会创新层次、个人创新能力”进行。如高校可通过挖掘学生身边的创业者成长素材,通过企业家进课堂、工匠大师访谈等形式,引导学生近距离感受创新创业精神,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形式,引导学生完成自我认知和成长曲线规划。在课程平台开发方面,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发挥融媒体时代优势,注重积累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和教师授课、学生学习、讲授成效评估全流程的闭环数据,尝试建立数据模型,进行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前后数据对比,并对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进行画像。在创业竞赛打造一方面通过优化课程考核评价形式,在课程内开展创业项目路演,进行激励性考核。另一方面依托“创青春”“挑战杯”“互联网+”等双创竞赛平台,指导学生积极实战。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积极引入翻转课堂模式,通过慕课、线上课堂等平台,让“面对面”的课堂拓展到“键对键”,延伸课堂时空,探索项目式、主题式教学模式。在企业课堂方面,积极融合校企资源,开发产业技术类课程,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跟岗学习,探索学校和行业企业课程学分转换互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