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走向实质的教育公平

2020-01-17 12:33范根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公平发展教育

范根平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5)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公平作为民生工程,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教育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10 年,由国务院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2014 年开始,在历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平”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但现实中的一些教育不公平现象,如高招腐败、等级教育、权贵教育等往往最容易引发人民关注,因为谁都不希望自己的教育“奶酪”被他人拿走。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9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3.4%,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94%,初中、高中毛入学率分别为102.6%、89.5%。这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的入学率总体较高,人民在受教育机会、受教育权利方面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近年来,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期待,推动教育朝更高质量更公平的方向发展。回顾过去,我们在促进教育公平的道路上可谓“用尽招数”,但最终的结果:一方面是政策层面上对教育公平的持续重视,另一方面是实践中教育公平问题有增无减,俨然成为教育公平的“悖论”。事实上,学界关于“教育公平”的争论由来已久,学者们基本都是见仁见智,畅所欲言,始终未能达成共识。上世纪70 年代,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提出了公平三原则,即平等性、差异性和补偿性,不少学者认为这同样适用于教育公平,进而指出教育公平的内涵应包括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平等以及教育效果均等[1]。有的认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其实现取决于政治公平、经济公平的实现[2]。有学者指出,教育公平就是全体成员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并且这种公平主要是一种理论上的公平,现实中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不可能完全均等[3]。有的认为,公平问题归根结底是在探讨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那么教育公平就是国家在配置教育资源时所遵循的合理性规范或原则,具有历史性与继承性、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4]。有的认为,教育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仅仅是一种“现实状态”,不能等同于“教育平等”,唯有如此,才能准确把握教育公平的内涵[5]。与之相反,一些学者认为教育公平实际上是一个“假命题”,即一种符号化的价值想像。人们只是基于自身的立场,期待教育政策制定者用平等、平均、免费等内容填补教育公平的缺口,这才赋予了教育公平的“实质”存在[6]。正是人们在教育公平认识上的模糊性、片面性,导致实践中的教育公平政策“有苦难言”,教育公平深陷“乌托邦式情结”。因此,必须揭开教育公平的神秘面纱,形成一种对教育公平的理性认识,不断实现人们对美好教育的愿景。

一、作为实质性的教育公平

实质性的教育公平不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表面上的教育公平,而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回归“人性”的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使每个人都充分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教育公平:理想抑或现实?

人们对教育公平持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就会采取什么样的教育决策、教育实践。公平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古希腊时期,公平作为城邦政治制度的重要品质,是一种连接个人与城邦的“基本善”,对于维持城邦正常的社会秩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艺复兴时期,为了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当时的思想家倡导人性的复归,提出人与神在自然法则上是平等的,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高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口号,力图祛除封建顽疾,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道路。在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后,公平成为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政治宣言。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公平是关于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合理化的反映和评价,这种反映和评价往往充斥着个人的主观臆断。那么,怎样分配利益和权利才称得上是公平的呢?有的认为平均分配就是公平;有的认为在不影响其他社会成员利益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的境遇就是公平;还有的认为根据每个人的天赋高低、能力大小、出身贵贱等尺度分配就是公平。由此看来,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社会成员对公平的认识不一样,有时甚至截然相反。

教育是促进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流动的重要途径。唯物史观认为,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其产生、发展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息息相关,教育公平亦不例外,它必须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绝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现实去空谈“公平”。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存在教育不公平,人们就会诉诸于相应的教育公平理念,这就是教育公平的“现实性”。然而,作为一种对未来社会教育的向往,教育公平必然高于现实,是对社会现实的超越,具有一定的“理想性”。因此,教育公平既是一种现实,又是一种理想,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并非单向度的社会存在。

首先,理想的教育公平必然要求拥有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可以满足每一个人的教育选择。理想的教育公平是以自我需求、自我发展、自我选择为导向,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的基础上,旨在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优质化、差异化、人性化的教育服务,并且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才能实现,“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7]422。在教育公平的理想状态下,教育不再表现为人的自然需要,而是表现为一种“历史形成的需要”。自然教育需要的满足是通过把教育作为提升个人身份、地位、名誉等手段来实现,而“历史形成的需要”则是在人的自由自主的教育活动中得以实现。客观来讲,理想的教育公平很美好,也很遥远,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树立一座灯塔,引领教育实践走向深入,为每一个人保留教育“最初的梦”。

其次,现实的教育公平意味着教育在起点、过程和结果上的公平,要求政府必须果断地采取行动、有效减少教育不公平现象。从古代社会的“学而优则仕”到近代社会的“发现和改造世界”,再到现代社会的“人才强国战略”,在此过程中,教育不断改造着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对于绝大部分人,特别是社会底层民众而言,寄希望于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命运,这也是他们长期为之奋斗的精神动力。在这种形势下,教育公平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谁都不希望自己即将到来的胜利果实被他人摘取,因而教育公平问题很容易被人们所关注。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和行使者,要主动承担起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投入、设施和师资。改革开放40 余年来,政府基本解决了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有学上”的问题,现阶段广大人民对“上好学”的要求日益强烈,对教育公平的诉求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这些有赖于政府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革除体制弊端,持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从整体上提升社会全员的教育素养。

再次,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不断推动实现教育公平。有些教育工作者,要么对教育公平持悲观态度,认为教育公平不可能实现;要么认为自己追求的教育就是公平的教育,而对实际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置若罔闻。客观来说,教育公平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这要求我们心怀理想,正视现实,以理想为导向,持之以恒地推进教育改革,努力改变现实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教育公平为每个人提供了自由自在的教育成长空间,使之成为自为的人,确保人人享有更美好、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应该将教育公平看作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才能实现的价值目标,以此为导向,不断增强人民的教育获得感和教育公平感。

(二)教育公平必须回归“人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流动的重要途径。通过前面对公平概念的界定,我们不妨将教育公平定义为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人与人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的判断,是人们对自身处于教育生活中的存在感的体认。从根本上来说,教育意在释放人的天性,只有个人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才能为整个社会进步发挥积极的功效。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曾在面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的受教育权利被剥夺的现实时,严厉地抨击了资产阶级实行的教育垄断造成了劳动人民的愚昧无知和畸形片面发展,明确提出要“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教育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7]305,并强调这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回顾过去,我们在追逐教育公平的道路上可谓绞尽脑汁,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公平作为一种政策理念以及有关政策安排和政策工具,应该指向“好的教育”或“真正的教育”,并由此而指向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教育的任何一种社会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受教育者个体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若不研究教育与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关系,不按这种关系中存在的客观规律组织与开展教育活动,那么,再美好的教育理想也不能变为现实。”[8]人的全面的发展是“人性”的极大丰富,人的素质的极大发展。人的任一方面发展的被非法强制、贬抑都是不公平的。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向人的自身,还包括人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互动、和谐共处,有助于克服传统教育公平范式下对人的生存的忽视,实现人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逻辑起点的“复归”,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但是现实的教育往往并非如此。长久以来,中国传统伦理是建立在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家长专制基础上的。在以家长专制为中介形式的家国一体的伦理构架中,教育沦为家长满足私心的工具,学生的个性发展被忽视、漠视。这就引发了家长之间权力和金钱的竞争,有钱有势的家长可以通过特殊渠道使其子女进入更好的学校,大批优秀的贫困学子却被阻隔于好学校的高墙外,教育公平现状着实堪忧。此外,原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科技,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一种工具或手段。相比创新价值和经济价值,科技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常常处于被遮蔽的状态,这其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秉持的实现全体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相冲突。在注重科技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教育容易陷入工具理性的泥潭,从而失去教育原本的价值理性。

诚然,每个人的生活道路和职业选择或许不同,但教育俨然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最普遍的生存方式。在这里,我们把教育视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就是回归教育的“人性”,从而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公平的教育。纵观教育的发展历程,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认识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从关注人的认知走向关注人的自由发展,从人的片面发展走向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各种素质正在被发现、激活,这是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的历史进程,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谋划教育事业的改革,合理统筹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培养一批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扎实本领和过硬技术,能够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9]在教育领域,人民不仅要求“有学上”,还要求“上好学”,对优质教育满怀期待。为更好地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诉求,习近平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9]2018 年,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上,李克强总理特别指出,“要坚持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10]2019 年,在全国人大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必须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着手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促进教育公平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拥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教育公平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私有制的存在,劳动产品有了剩余,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阶级更多地占有了劳动产品,而作为生产劳动产品的劳动人民却被剥夺了分享劳动产品的权利,造成统治阶级“获而不劳”、人民群众“劳而不获”的事实。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大力推动生产发展,“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7]308现阶段,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因而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教育需求。这些都需紧紧依靠提升物质生产力来实现。

其次,树立正确的教育公平观,引领教育发展未来。教育公平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获取的教育资源和身心发展水平通过比较得出的主观价值判断。“教育不公与教育公平相辅相成,教育不公总是客观存在着的。”[11]只要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就会产生相关的教育实践,推动其更好地接近教育公平的本质。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绝对的教育公平,纯粹的教育公平只能是一种理想或空想。因而教育公平是相对的。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将教育公平视为永远不可能抵达的“彼岸”。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的教育发展历史,实质就是一部教育公平发展史。从最初我国开始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到最终基本实现这个目标,这个时期教育公平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均等,即起点上的公平。此后,人民从追求起点公平上升到更高层次的追求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新时代,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人民向往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于是催生了新的教育公平观,它更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12]。基于教育公平观念不断变迁的事实,我们绝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制度和现实教育水平去谈教育公平,而应把它与社会结构和经济现状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相应的制度调整和制度安排。

再次,合理调整公共教育资源,关注弱势群体教育问题。当前,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显著,造成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上个世纪末,国家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培养一批急需的高质量人才,将全国的教育资源集中起来,设置了一批重点学校。重点学校在资金、师资、设备等方面享有优先配给权。经过多年发展,重点学校与普遍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错误政绩“指挥棒”的引导下,将政府手头有限的资源投入在少数几个重点学校,人为制造了新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此外,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为维持生计和方便照顾子女,他们往往带着子女涌入各个城市。由于受传统的城乡二元分治的影响,城市普遍实施的是按户籍“就近入学”政策,随迁子女因不是本地户籍,在择校、上学等方面面临许多困难,有时候他们只能选择偏远城郊地区的学校,这些学校往往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致使“寒门难出贵子”,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社会分层,恶化了教育生态环境。因此,必须调整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使其向农村地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难题,不断缩小教育差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最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和巩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兴则教育兴,基础教育衰则教育衰。基础教育作为强基固本工程,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及文化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们开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大批政治觉悟高、文化素养好、专业能力强的人才,这就离不开基础教育阶段的细心培育。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在一些农村、边远山区,适龄儿童没有及时入学、学生辍学退学现象时有发生、教师队伍流动过于频繁,基础教育流于形式,竟成为教育发展的“遮羞布”,没有发挥“教育成就未来”的作用。为此,要全面推进教育改革,筑牢基础教育的根基,以改革谋发展促公平。具体来说,要设立国家教育专项基金,不断扩大财政经费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投入比例,加强对经济困难家庭的教育援助,解决学生无法按时上学的问题,确保所有人的受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平等,使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

总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其对社会公平的贡献是广泛而持久的。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环境和身心素质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而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现实,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是现实向理想无限靠近的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以教育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不断解决教育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办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猜你喜欢
公平发展教育
公平对抗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怎样才公平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笨柴兄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