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枫,施福新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中,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还不太相适应。针对这种情况,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目标是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高度融合。201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一系列具体要求。地方政府如江苏省人大和省政府也都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意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近年来国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的一项重要方针。
产教融合旨在推进价值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要素全方位、全过程的结合,努力打造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组织“四位一体” 的发展体系,其中校企合作是主要的形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为抓好教育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适应社会所需,采取与企业合作的办学方式。对学校而言,产教融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提高思想素质、实干精神和专业技能,有利于其就业和发展。对企业而言,通过校企合作既能利用高校的科研成果、科技资源提高企业的科技实力,也能从中遴选到学校优秀毕业生充实人才队伍。
有关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文献研究内容涵盖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内涵、模式、机制、具体做法、存在问题、困难、对策等方面,其研究视角多种多样。
研究表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诸多现实困难。如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形式主要停留在提供实习机会、共建实习基地等较低层次传统合作形式上,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在某些专业只能惠及部分学生。
研究发现,产教融合的困难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高校自身存在问题,如主动性不够,在科技创新、研究开发和社会服务方面能力有欠缺,对合作单位的有效供给不足。二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足,或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条件。三是政府职能不到位,推力不足,如支持政策和具体的保障制度还不充分,未能进行充分地指导和组织,行会等组织角色缺失,许多行业协会缺少编制、缺少人员和运作经费,参与教育的能力较弱。 针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改革建议。
进一步进行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案例研究,总结经验,探寻规律,发现难点,找出对策,可以为高职院校完善产教融合体系、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教学体系提供参考;为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与政策以及调动企业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提供建议;为促进高职教育适应产业更好地发展提供思路,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产教融合的基础条件是校企合作组织。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创建校企合作组织或合作平台做出了全面努力。
一是大力组建合作办学机构。学校联合大院大所和龙头企业,共建一批产业学院,包括东风日产汽车学院、天峋无人机学院等6个企业学院。学校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共建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行业学院、设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中心(石油和化工),实现学历教育与国民终身教育互通互认。与国家、省市有关机构“政、行、校、企”共建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发起成立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职业教育集团、全国现代焊接职业教育集团。
二是建设高档次合作实训平台。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江苏海润集团等单位合作成立了现代建筑技术馆、光伏发电实训平台等10个实训平台,累计吸引企业投入近6 000万元。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职业教育集团和全国现代焊接职业教育集团及特种设备焊工考试机构,已成为检验检测行业和焊接行业的高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
三是积极组建合作创新机构。学校推进合作创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科研创新基地,获批5个省级创新平台。合作共建的“中检科常州协同创新中心”和“中检邦迪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江苏分中心”,已成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重要基地。学校还与孟河、横林、横山桥等江苏特色小镇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
四是试验现代学徒制项目和订单班项目。学校与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公司、北汽新能源公司、中国百兴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实施19个现代学徒制项目、1个企业新型学徒制项目、30余个订单班项目。与中缅镍业(缅甸)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的订单教育项目入选“留学江苏”优秀人才遴选计划(TSP),实现了校企一体化育人。
有些合作平台是综合性的。以教育厅首批立项的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共建的化学检验与环境检测协同实训平台和检验检测认证学院为例,该平台实现了专业教学、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功能。在机制上,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组建实训平台建设理事会和技术委员会,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实训管理与考核、教师产学研活动、学院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在人才队伍方面,聘任常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领导、技术专家及企业专家为特聘教授,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平台建设。在育人方面,创新多方协同的育人模式,并建立园区世界知名企业的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项目,培养通晓国际经贸规则,能参与对外事务、对经济发展“精准供给”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产教融合要通过一个一个的专业来实施,专业建设的水平制约着产教融合的质量。
一是通过校企合作确定专业建设内容。学校与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或职工培训方案,根据产业需求合作设置专业、研发专业标准,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
二是把产教融合机构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硬件。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建成产教融合方面的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实训基地、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省部级产教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级创新服务平台,先后获批省大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基地、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三是把校企合作产业学院作为专业建设的最好载体。中德诺浩校企合作项目汽车学院就是一个范例[1]。该学院由学校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共同设立,合作培养高技能汽车人才,中德诺浩公司提供了价值600万元的汽车教育产品及服务,学校在汽车实训中心的基础上配套投入600多万元。中德诺浩汽车专业具有以下特色:(1)办学模式创新,引入德国先进的汽车专业课程体系,开设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课程。(2)培养模式创新,实行小班授课,以实际操作为主,实训采取三段式模式,即大一见习实习,大二轮岗实习,大三顶岗实习。(3)教学模式创新,结合使用项目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 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4)教学环境创新,按照欧洲标准,配备德系教学整车轿车和故障诊断仪。(5)评价体系创新,利用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由学校、中德诺浩和德方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教考分离,学生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也获得国际通用的技能证书,作为毕业生进入知名德系汽车4S店的准入证。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产教融合的核心也是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产教融合活动中,紧紧抓住教育教学质量,构建“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双高三型”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把育人效果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对于多种形式合作办学,无论是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员工培训基地、生产性实践融合基地,还是创建行业产业学院、教师企业工作站、现代学徒制班、订单班等,建什么,怎样建,工作内容怎么安排,怎么管理,怎样监测诊断,都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试行了1+X证书制度,并成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包括6个专业,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证书,而且要求学生通过刻苦努力拿到这些证书。
二是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高度重视思想素质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是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激发企业的育人积极性。学校2018 年《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课题,探索了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2]。该模式通过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培养成本分摊、双向考评等措施,对企业合作方起到一定的激励约束作用。在协作中,由校、店、生三方订立就学与就业协议,使三方利益都得到保障,实现了校、企、生共赢。学校还采取多种措施激发酒店对教学工作的参与热情,如学校和酒店可进行职教人员岗位互换,为酒店管理人员的晋升培训提供了平台,提升了酒店培训师的教学技能,间接提高了酒店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从而激发酒店的育人热情。在合作育人中,酒店充当实践性教学的参与方,对学生进行双师教学培训,使学生尽量接触实际,提升工作能力。
学校2016年制定了《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2009年进行了修订[3]。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明确了校企合作的管理机构及其主要职责,以及管理体制,考核、奖惩制度。
学校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的产学研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工作,决定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领导小组下设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原为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开展政策与理论研究,制订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完善运行与管理体系;对二级学院(教学部)校企共建项目进行管理、协调、督查;对重大合作项目牵头与管理;开展与政府、行业协会的联系,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等。
二级学院(部)是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主体,全面承担合作共建工作。
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责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作,做到齐抓共管。如人事处负责校企人员师资互培互聘,教学工作部负责校企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实习实训基地、课程资源共建、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等工作的监控管理,招生就业处负责企业职工、退伍军人、农民工的学历教育和就业基地建设,继续教育管理处负责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科技发展部负责职教联盟、产学研合作企业对接,创新研发平台共建,校企纵横向科研合作等。
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还规定了评价与奖惩制度。校企合作项目坚持年度评价,以每年初各归口职能部门下达的校企合作指标为标准,对二级学院进行绩校考核。对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如果在校企合作工作中推诿应付,不负责任,不按章办事的,给予相应的纪律或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经济及法律责任。近年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跨界协同办学,融合创新,形成了由一个中心(培养“双高三型”技术技能人才),“五通”理念(技术相通、装备联通、标准贯通、人才互通、文化融通),四大主体(地方政府、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学校),三类平台(产学学院、实训平台、科技创新平台),五种机制(股份制、理事会制、集团化办学、学徒制、动态调整制)构成的“15435”产教融合模式。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产教融合需要学校、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行业组织乃至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在学校中,又分为校方、教师和学生。要提升产教融合的水平,必须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积极性,完善动力机制。在这一过程中,核心打造“家-校-企”命运共同体。其中,校方和政府是责任主体、组织者和激励者,企业、教师和学生是实践主体和被激励者。
1.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企业积极参与。一般而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效果与企业效益关系不大,企业对校企合作投入精力与财力可能没有相应的补偿,培养的毕业生也不一定到本企业就业,有时学生在企业实习还有安全风险。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必须让企业及其参与者获益,成本得到补偿。一定的税收优惠、财政支持、信贷优惠、用地优惠等往往难以把握或补偿不足,给“产教融合型企业”一定的荣誉和表彰可能作用不大,只有在有风险的企业为学生购买人身保险会有一定的作用。
国家对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主要应制定以下政策。(1)建立清晰、准确的成本补偿制度。学校参与产教融合的性质主要是帮助国家完成教育事业这一公共服务,政府对企业提供的这一服务需要购买。目前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建立与校企合作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还不十分明确。《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提出建立健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补偿机制,是最科学有效的办法,但也只限于“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这一制度。实际上,我们有条件规定“必须”建立这一制度,并且使这一制度细化、规范起来。例如对带实习学生和实践老师的企业人员、授课人员和校企合作管理人员要给予工作量补贴。(2)将校企合作规定为规模以上企业的法定义务。成本补偿也不一定能保证企业都愿意接受校企合作任务。为此,国家应该将规模以上企业接受学校实践教学任务作为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按照不低于政府规定的比例安排实习岗位或学徒。企业拒绝这一任务将影响政府优惠政策的享受和特殊支持。国有企业业绩考核可将校企合作工作纳入。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建立的激励机制是实行“五个优先”,即优先为合作企业实行人才“订单培养”,优先向合作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优先向合作企业转让科研成果,优先为合作企业进行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优先向合作企业提供教学、科研与人才资源。
2.健全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积极、有效参与。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离不开教师与实践的结合。很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很多时间深入企业,加上企业不一定热情接待,经费也有限,限制了他们深入企业的积极性。这需要学校和政府通过建设好的校企合作平台,方便教师挂职, 培养教练式指导教师。可由政府协调推进“一人一企”工程,让每位专业教师对接1个单位,对接具体的业务工作,对接技术管理人员,参与生产、研发和经营管理等活动。学校可加强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工作考核,对深入企业学习、检查指导实习、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的教师给予工作量补贴,对校企合作中的教育教学成果予以奖励。专业教师评职称把产教结合工作作为考核要素。
3.健全学生管理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见习实习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实习无报酬或劳动报酬低,有时会增加生活费和房租支出;学生自己联系的单位业务水平不高,没有明确的人员指导,实习效果差;部分学生开具假的见习实习证明,没有真正到岗,学校难以核实。对此,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见习实习和学生管理制度,让学生有压力有收获。(1)学校尽量对各个专业全面建立产业学院、固定的实习基地、学徒制基地,统一见习实习。(2)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要定期到实习见习单位检查巡视,监督指导学生实践;要求企业对学生像对员工一样考勤,学校定期查看。(3)监督企业按政府规定的标准及时给学生发放顶岗实习工资;不能顶岗的由学校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4)对基本不参加实习的学生,要按成绩不及格处理。
目前政府提出县级以上政府可以整合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这里的“可以”至少要提高到“应当”。校企合作资金也可以在学校经费拨款和预算中单列一项“产教融合”项目。产教融合可用于产业学院、实习基地、学徒培养、师生实习实践、合作研发、专业建设等。
有效形成知行合一的学习机制才能真正发挥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优势。
1.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机融合。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理论教学中要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中要联系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的好途径是课堂教学的项目情景化和现场的项目化教学,例如建筑专业将建筑节点作为教学对象,把学科相关知识统一到一个或几个项目里, 让学生充分接触到多种知识的有机构成,并形成项目操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要实行个性化实训与小组实训结合起来,通过小组的形式实现学生从图纸至实物的实践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参与完成实践项目的开发,对每一子项目从易到难完成项目操作任务。
2.教学内容对科技发展的及时跟进。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企业生产技术革新加快,很多教材内容已经与企业的生产技术、岗位能力需求脱节,学生参加工作后还要重新学习。产教融合能让教学与最新的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先进生产元素。例如近期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引致的技术升级。为此,教师除了可通过期刊媒体及时把握本学科最新成果外,还要深入实际,调查了解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情况;有些专业课程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共同进行课程与教材的开发,使教学内容的选择更为合理。
3.课程标准与技术标准的无缝对接。促进产业与专业、岗位要求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一个重要要求应是推动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的融合与衔接,以此保证理论能够联系实际。 为此,在专业与企业、课堂教学与生产对接过程中,要推进企业当前的真实产品、真实案例、现实业务融进课程项目,融进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保证职业技能培养教学内容的标准化,保证学生技能评价对接行业标准、国家分级技能评价体系。
建立知行合一的学习机制,可以与各项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例如与现代学徒制的结合。现代学徒制可以在企业现实情景下工作学习,让学习更有针对性,能够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构建符合现代学徒制特点的考核体系与评价标准,把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素养结合起来考核。考核标准既要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又要反映产业发展的最新变化与要求。
建立知行合一的学习机制,学校和政府可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充实教师队伍。从企业聘用的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一定能达到学校的教学要求,仅仅招聘合作企业的人员担任专职教师有很大的局限性。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可以考虑从企事业单位和其他专业机构中招聘具有5年以上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招聘时放宽年龄、学历限制,这些新教师在评聘教师职称时工龄可以算作教龄,在转评教师职称时降低成果要求。
“三上三下”(三次上学,三次下厂下企)多元学制,即学生大一上学期在学校学习文化素质课和专业基础常识,下学期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让学生对专业产生感性认识;大二上学期在校学习专业核心知识,下学期由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与到企业实践学习相结合,争取让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半顶岗;大三上学期在校学习其他应掌握的专业拓展知识,下学期进企业顶岗实践。在“三上三下”过程中将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生下企业时,安排专门的企业导师带教,岗位考核、工作业绩由企业导师及领导给予评价;课程考核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评定。“三上三下”学习模式遵循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人类认识规律和专业素质提高的规律。
在 “三上三下”见习实习过程中,可以按照实习单位业务进度开展理论 + 实践的教学活动, 依据业务内容先学理论知识,学完后参观、参与现场业务实践,再重复理论 + 实践,直到一个业务流程或课程单元完成。
“三上三下”过程包括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由于学生就业在专业上的不确定性,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推广“1+X”证书制度。构建以获取学历证书为基础,多种技能证书为拓展的教学课程体系。为了保证质量,引入第三方——专门的培训机构,学校将学生输送给培训机构,学生取得培训机构的相关证书后,再到企业实习。
目前,政策上要求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对这一要求,应正确地理解与实施。一是关于实践性教学的含义,实践性教学包括教学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以及毕业作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目前学校有很多很好的实验室,部分实践性教学包括实训可以在校内进行。二是这一要求是“原则上”,不同的专业在实践性教学时间的长短上可以有所不同。有些专业如软件、财务管理、医学、艺术等,只有具备较丰厚的书本知识或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并便于发展,所以需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数量。也有一些专业和课程,应强调实用、够用,实行“少而精、掌握牢”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际锻炼机会,将学科理论与工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素质决定发展、发展决定贡献。培养高素质的高职毕业生必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良好的素质必须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知识、一般能力和特殊技能等方面表现优秀。 好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坚韧不拔、善于创新等优良品质。学生是否具备社会主义的和爱国主义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也关系到学生能否具备优秀人才的应有素质,能否成为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拥护者。
高水平的产教融合需要使学生在获得直接就业技能的同时,也能使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例如有效地增长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职业道德感、艰苦奋斗精神、职业通用技能等。为此,要选择优秀的企业员工为学生担任指导老师,要求指导老师关注学生的言行、思想和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守时负责的工作态度,引导学生将优质职业品德内化为自己的职业素养,实现职业道德观念与职业道德行为“知行合 一”。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营造良好的“工匠”文化是培育全面发展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综合体现,适合以之进行素质教育。首先,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应体现“工匠精神”的内涵,在教学内容中渗入追求完美、精雕细琢的工匠品质与精神。其次,在实训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优秀的工匠品质融入到工作中,并在工作实践中体会优秀工匠的精神境界,将职业素质升华为“工匠精神”。最后, 评价学生,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职业素质时,要联系“工匠精神”的标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