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生产力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长、体育意识的增强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人民生活需求正朝着更高层次方向发展,体育休闲消费需求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1],推动体育产业进一步拓展的原动力,体育休闲消费从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
(一)体育休闲消费的本质内涵。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也是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实际上,消费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实力的象征,消费也是一种资源,它意味着市场规模的大小。消费增长,市场扩大;消费降低,市场缩小。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体育休闲逐渐成为日常消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休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通过参与或体验体育运动,实现身心舒畅、精神焕发、需求被满足的行为方式。而体育休闲消费是消费者以支出货币的形式购买体育休闲产品或服务满足休闲需求而获得休闲效用的消费行为。从本质来看,体育休闲消费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体育休闲消费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影响着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
(二)体育休闲消费的供需关系。马克思对消费和生产(供给)之间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同时,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2]。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创造出可供消费的对象、规定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创造消费需求。但消费作为生产的目的和消费需求对生产发展的影响来看,消费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从生产或服务企业来看,其生产或提供服务的产品,最终能否被消费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企业注重产品差异化,创新产品并使本企业的产品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从而赢得市场份额,实现生产的目的——使消费得以实现。从此意义上讲,消费的规模决定着生产的规模,消费的增长决定着生产的增长,而生产的增长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3]。
体育休闲消费连接着供给侧和需求侧。体育休闲消费的供给侧由社会和市场供给,提供生产和服务。体育休闲消费的需求侧由消费者组成。而政府主要提供政策保障,解决公共服务、公益事业方面的问题。体育休闲消费的供给兼容公益性与商业性,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益;体育休闲消费的需求具有私益性并可以促进公益发展,体育休闲事业就是从众多休闲方式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公益事业。
(三)体育休闲消费的分类方式。1.根据体育休闲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将体育休闲消费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参与性体育休闲消费,主要指人们通过购买参加体育休闲活动,享受相应体育休闲服务的消费行为。二是观赏性体育休闲消费,主要指人们购买各种体育赛事入场券,通过观看感受精神愉悦的体育休闲消费行为。三是实物型体育休闲消费。主要指人们通过购买与体育休闲活动有关的各种设施用品而进行的消费行为。2.根据体育休闲消费的主体不同,可以将体育休闲消费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社会公共体育休闲消费;二是集体体育休闲消费;三是个体体育休闲消费。3.根据体育休闲消费的付费情况,可以将体育休闲消费分为二种类型:一是免费的体育休闲消费;二是付费的体育休闲消费。
近年来,随着新时代一系列的全民健身政策的出台和引导,人民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层次,消费市场不断细分,体育休闲越来越成为居民的内在需求,体育休闲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的重要价值上升到意识层面,花钱买健康成为新的时尚消费新理念,人民体育休闲消费支出有了不断提升,体育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一)体育休闲消费市场活力旺盛。体育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街头运动场所和体育公园不断增多,湿地公园和现代化体育场馆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建成,给人们参与健身休闲提供了更多选择。尤其是目前每年节假日、体育健身日期间,各地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人们参与体育休闲的意识不断增强,参加锻炼人群持续增长,特别是女性体育消费人群增量较大。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参与运动休闲的人数已达4.3亿人,体育人口占比34%,极大促进了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激发了体育休闲消费市场活力。
(二)体育休闲消费结构差异较大。休闲体育场馆、设施、服装、器材等相关实物型体育休闲消费占据较大比例,参与型和观赏型体育休闲消费占据比例次之。山地户外、水上运动、航空运动、汽摩运动、马拉松、自行车、击剑成为消费引领性强的体育休闲消费项目。
(三)体育休闲消费场所选择多样。人们平时对体育休闲活动场所的首选为离家较近的公共性、非正规性体育场所,即主要利用社区公共运动场地作为健身休闲场所。周末人们对体育休闲场所的选择以社区健身站点、广场公园、体育场所居多,明显反映居民周末体育活动休闲化状态。节假日期间人们通常希望参与有特色的度假体育活动,选择体育休闲活动的场所以旅游景点和远郊公园为主,特别是集体育与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运动度假村成为首选。
(四)体育休闲消费存在发展障碍。一是存在体育休闲供给不能满足消费需求的矛盾,体育休闲设施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二是体育休闲产业政策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一些涉及税费的政策缺乏具体依据;三是一些体育休闲项目发展受季节局限较强;四是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带来的破坏和影响等。
(一)体育休闲理念得到较大认同。伴随着对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人们对休闲体育认同度和参与度大幅提升,更加关注体育、理解体育,增强了体育休闲的消费意识。休闲文化传统较淡的城市,人们参与体育休闲的意愿相对较弱;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交通比较便捷、私家车拥有比例高,参与户外体育休闲相对较多。
(二)体育休闲项目呈多样化选择。当今体育休闲消费市场相当活跃,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足球、篮球等主流热门体育项目,体育休闲需求呈现多样化,如体育健身、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休闲等,体育保健、体育舞蹈、民间体育项目发展越来越好,市场越来越大。新增热点开始向沙滩球类、游泳潜水等小众运动延伸,但户外山地运动、健身运动、跑步运动仍是目前的主流运动,高尔夫、网球、露营、游泳、游艇、潜水、帆船、马术、冰雪等优质体育休闲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三)体育休闲消费呈个性化差异。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运动健身不再是单纯的增进健康途径,更是一种新兴生活方式的体现。面对丰富多彩的体育休闲项目,形式多样的运动体验,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队列之中。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体育休闲用品制造企业根据市场特定人群个性化需求的运动项目,优化运动体验,特别是可穿戴式设备、智能化体育用品给消费者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满足特定人群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目前,登山、远足、滑雪等户外消费处在风口,体育休闲消费潜力更大程度获得释放。
(四)健身场地设施质量受到重视。体育休闲基础设施是人们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基础和条件。由于不同年龄阶层参加休闲体育锻炼的热情度、投入的时间和金额都不相同,人们对游泳馆、健身中心、攀岩、拓展中心、羽毛球馆、高尔夫球场、网球场、溜冰场、乒乓球馆等体育休闲场地设施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普遍有增加并修缮体育场所设施的诉求,希望社区、广场、学校、以及公共体育场馆等要科学规划体育休闲项目的空间布局,完善体育休闲基础设施网络,提高休闲体育活动场所的场地设施质量,建设特色健身休闲设施,提升参与体育休闲体验的幸福感。
根据世界休闲经济的发展经验,随着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体育消费正呈现出多样化、消费升级等特征,未来几年内体育休闲消费将会成为消费领域一大亮点,对于推动体育休闲产业乃至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想促进市场强力释放消费需求,六条路径可以解决体育休闲消费需求增长与体育休闲消费供给短缺的矛盾,促进体育休闲消费升级。
(一)以品牌理念指导体育休闲品牌培育。品牌引导价值,理念创造未来。品牌理念是人们对品牌科学的、系统的理论认识体系。体育休闲品牌培育要以品质为基础、以文化为活力、以诚信为形象的整体发展设计,塑造高价值品牌,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进而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应有的忠诚。
(二)以制度规范优化体育休闲消费市场。所有市场主体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制度建设是良好竞争环境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要重视优化体育休闲消费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体育休闲产业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引导人才、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有序进入,保障不同所有制的体育休闲企业之间拥有公平,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政令畅通,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体育休闲消费市场发展环境。
(三)以特色文化打造体育休闲消费热点。文化兴则中国兴,文化强则中国强。功夫文化、禅文化、龙文化、民俗文化等世界闻名的特色文化,厚重而独特,其内涵可培育为体育休闲项目的特色与灵魂,打造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体育休闲消费热点项目,促进文化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四)以质量建设提升体育休闲服务水平。质量是产品或服务的生命,是实现中国体育休闲消费升级的关键。体育休闲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重大服务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依法承担服务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加强安全监管,营造良好的环境秩序,提振消费信心,增强消费欲望,扩大消费需求[4]。
(五)以技术创新促进体育休闲装备升级。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强大动力,而消费者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评价标准。体育休闲企业要依靠科技创新,研究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运动器材等多样化运动休闲设施,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个性化设计水平,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激发体育休闲消费潜力。
(六)以规划先行完善体育休闲基础设施。体育休闲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有赖于体育设施的不断更新与完善。要坚持规划先行,不断更新、完善体育休闲基础设施,提升体育休闲项目的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消费者的体育休闲需求。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体育休闲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体育休闲需求旺盛;体育休闲消费站在了时代风口,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应抓准消费群体的体育休闲消费需求,多措并举促进体育休闲消费升级,收割时代红利,加快推进体育强国战略,进一步提升国民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