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囡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5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迁。对民族地区高校来说,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新时代人才发展的需求是民族地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高等院校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所建立的工作程序和培养方法,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一种模式。其培养目标是基于所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组合结构,建立优化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方式,最终使得人才培养达到预期标准。对于任何一所高等院校来说,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都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但是,很多普通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往往比较注重学生的共性培养[1],而忽视和缺乏对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在民族地区的高校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2]。例如,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很多都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他们在生活习惯、心理素质、文化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层条件相对艰苦等境况,迫切需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样化、应用型人才的输入给予长期支持。这就要求一些民族地区的高校,应首先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尤其是重视对民族地区应用型人才的输送和培养[3][4]。
民族地区高校的办学定位、生源结构、办学条件等方面与内地高校存在差异,以致于难以直接借鉴内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都比较关注和重视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支持发展振兴民族地区经济,也正因此,才迫切需要构建更加适合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体系[5][6]。鉴于此,笔者从民族地区高校的实际出发,尝试探索新时期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在此,笔者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来呈现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的颁布,很多高校,包括民族地区的高校都相继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但这些政策只是针对培养模式要素的局部进行改变,具有口号化和表面化的局限性,尚未形成系统的变革。民族地区高校同普通高校一样,无论在专业设置上,还是在区域产业发展的整合上,都存在着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尤其是自“十二五”以来,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经济增长逐渐从单纯追求速度的增长向快速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转化。在很多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日渐兴起成为了当地的核心发展产业,有些民族区域的能源工业、农畜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逐渐成为了当地的经济主导产业。因此,随着多元化经济的兴起,民族地区部分高校出现了专业设置与主导产业和突出发展方向的产业衔接不紧密的现象。
民族地区高校不仅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同时还存在教育资源匮乏以及制度的束缚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效果。很多高校包括民族地区高校,都存在着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这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课程体系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关键环节,也是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理念。
目前,学生的课程学习主要以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辅的课堂教学形式。例如,在疫情期间,线上授课就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网络教学模式与线下课程体系的共建,并没有使得实际课程体系的设置产生本质突破,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还是比较薄弱。各种实训资源相对短缺,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依然严峻,实验实践类课程所占整体课时的比例仍然偏少。因此,专业学习与实训实践环节不能有效的结合,导致了学生应用能力不足,缺乏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课程体系的合理优化。树立改革意识,积极开展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全面梳理专业建设思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和高校规模的迅速膨胀,教育经费出现了严重不足,导致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得不到相应的经费来保障和支持,高校所能获取的资源也无法得到相应的改善,即使获得了一些贷款,也主要用来购置校园设施和修建教学场馆。
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估是不易评价的,它不像科研成果容易测量,可以立竿见影看到成果和效果。同时,教书育人的周期也相对较长,短期内无法预见人才真正到社会上发挥的作用,而且还会受到很多动态因素的影响。这导致很多高校包括民族地区高校的专任教师,缺乏从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外动力和内驱力。从外向看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重视显性教科研成果的硬指标,而忽视纯教学的软指标。从内部看教师对教学缺乏足够的热情,教学往往成为了例行公事。教师投入教学,潜心教学改革,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的占比不多,从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发展的也很少。长此以往形成了以“群体—接受”为主要形式的灌输性课堂模式,因此,我们应该将教师从课堂上的演员转变为课堂的导演,将学生从被动的观众状态转变成主动的演员状态,将课堂从教师一言堂转化为师生学习共同体。
民族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只是简单的照搬内地的方式。我国传统的民族人才教育不仅有特色、有潜力,同时有待开发和超越常规的独特路径的探索空间也很大。民族人才教育长期发展的过程,证明了这些独特教育和培养框架在民族人才的培养上是有效的。
因此,本着注重区域民族教育特色的优势,突出民族文化传承的原则,着重抓好校园文化特色建设,重视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和校本课程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双语、民族语言的多语种授课的专业教学能力,有效提高民族高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
针对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学校的教学院系要对所有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定期的更新或重新修订,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学校设置的专业、通识、基础和实践教学平台的大框架下,紧密结合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将专业选修课平台划分为几个方向。根据课程的应用方向,来设置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侧重于应用性,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课程体系建设要随着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而变化,最终实现地方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直接衔接。因此,必须要对应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不断加强对基础公共实验平台、实践教学中心以及专业实验室设备的建设和资金支持,加大对校内实习基地实践训练条件的投入,为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构建实践训练体系提供必要的客观设备基础条件。
社会对人才培养途径和方式的多样化远远超越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多层次的。所以,高校在注重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培养大量的实用技术型人才,以此作为助推社会发展的动力。
重视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有序合理地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保证合理充足的培养数量,才能实现少数民族人才质量的提升。
同时在推进民族教育和培养民族人才的探索实践中,要保证各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据可查和有法可依,制定相应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也是缺一不可的。不能让所谓的口号化、形式化的笼统、粗放和脱离实际的标准制约各类人才和各种产业的发展。
在教育水平上虽然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提升,但在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格局、规模和质量上仍不理想,尤其在培养数量上还十分有限。近年来,教育部门虽然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硬件和资金支持投入很大,但双语或多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仍然有限,尤其在区域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相应的学习资源仍然匮乏。
院校可以通过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及时转化;科研内容积极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学问题与科研问题的双向延伸等策略,促进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柔性和多元化发展。院校可以积极引进民族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以保障师资总体数量,同时提升师资素质,从而有效解决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数量的保障和质量的提升,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更需要明确的政策法律支持。同时,制定合理的少数民族及其所在地区和特有行业的人才评价标准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参照全球通用的人才评价标准,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指南。
按照民族区域经济应用发展的方向,突出民族地区的区域特色,重点关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具备民族区域特色的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动力支持[7]。高等教育应与民族区域优势特色有效衔接,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高校应围绕新兴学科和产业,实现专业的改造和升级,在对接区域经济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积极培育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高校应立足于区域特色并致力于培养满足区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基于新时期理念,打造兼具产教融合、办学特色鲜明的专业。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直接反映了培养目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课程体系的创新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深入加强与教学内容的综合化。课程设置上要打破文理工互补相通的局面,使文理相互渗透。通过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知识的适度引入,拓宽专业口径,将单一的适用于培养专才的知识教育转变为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通才教育。
因校因地制宜地设置一些综合性的新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课程的综合化。根据学生的不同志趣、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合理增加选修课在全部课程中的比例,开设自由研究课程,发展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注重课程体系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增加实践与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针对理论性和学术性的学科重视与实际的联系。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围绕民族地区主导产业、特色发展产业及产业链,调整课程资源和相关专业设置,大力培养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高校应坚持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结合。例如,2016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召开的第十次党代会上就曾提出[8,9],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绿色农牧产品基地、新型化工产业基地、国家重要新能源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有色金属化工基地以及知名旅游目的地。构建特色专业群,优化线上线下课程资源的配置,构建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对接的平台,增强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相容性[10]。
因此,高校要经常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取样,充分了解社会的现状以及将来工作岗位对民族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同时,高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不断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操作技能的不足,全力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有特殊才能和天赋的学生搭建发挥才能的平台,最大限度的开放实验室和创新基地,从而让学生将创新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所从事的相关领域,成为具备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等工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在激烈的高校就业竞争中,高校的持续发展要依靠自身的特色,学生的特点以及民族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要重视开设并设置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专业,不断更新民族教育观念,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平台,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让民族特色应用人才的培养,成为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发展,助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