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成,李福顺
(1.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2.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河北 隆化 068150)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1]也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2]
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3]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4]
在我国,家族的根基在农村,家风的起源地也在农村。农村的家族家风是我们现代生活的起源地。然而,家风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岁月的变迁,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并反映着时代的特点,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当地实际情况,几经调研,筛选出三个家族作为主要案例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总结如下:
隆化县荒地乡东村李氏家族至今已生活200 多年,因19 世纪初山东闹洪灾,李氏两个兄弟逃荒至此,其中一个兄弟搬迁他处,另一个兄弟李万年在此安家落户,至今已经延续13 代,近200 户,1000 多人,分布荒地乡东村和周边村落。李氏家族中每代都有公务人员,最高级别曾任承德军分区政委,还有其他退休人员,其中,李福山从林场主任职位上退休后,在家又从事木耳种植工作,带动村邻一起致富。李氏家族主要是以“勤劳、诚实、任劳任怨”为主要家风。
在这样家风的影响下,在距离荒地乡东村2 公里的四道沟内的45 户李万年的嫡传后人,近200 人,于2003 年在没有任何资金的情况下,无偿出让土地,自发组织100 多名青壮年成立修路队,用驴车、铁锨和镐头将2 公里的泥土沟洼路修成了沙土路,垫沙土约2000 立方米,结束了四道沟人出行颠簸,雨天泥泞的恶劣交通条件。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加深,有一部分人已经走进城市定居,大部分人从事建筑业,有的从事个体经营,有的在家务农,还有的在城市内从事交通运输工作和自由职业。只有重大节日或者假期才会回到老家探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迁移,出现了童年子女和父母异地居住的现象,同时,分散式、异地化发展方式,使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出现了隔代的问题,对于传统家风的继承出现了削弱的迹象。
隆化县偏颇营乡偏坡营村陆氏家族于300 年前自山东迁徙至此,现已沿袭30 多代,现有200 多户,500 多口人,并有100 多户迁徙他处。现已偏坡营村集居为主。1783 年,陆氏家族中陆琮考中癸卯科进士,去世后,后人建“进士门”,并以此为家族的象征,凡举行重大活动均过此门。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族中现有人口中,主要以务农、经商为生,少数人从事教育工作。家族一直以“团结互助,和睦相邻”为家训。由于时代的发展,家族慢慢分散居住,家庭也逐步独立,以往的“进士门”也被新民居取代,家族的“大团结”也变为了家庭的“小团结”,整个家族的凝聚力减弱,家族内部市场化观念增强,家族集体意识淡薄。
隆化县张三营镇张三营村吴氏家族于19 世纪的一次洪灾之后,一个哥哥用挑筐挑着两个弟弟自山东迁徙至台沟村。现已传承9 代人,现有家庭300 余户,1400 多人。吴氏家族祖上曾是古武家庭,在清朝时,还曾出现过一名武探花。后来因时代的变革,吴氏家族祖上要求其后代弃武从商。之后,吴氏家族就成了当地的地主。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吴氏家族大多以务农为生,有少部分人从事着教育、行政、司法等工作,同时,还有一部分人继承祖业,守护青山。这部分人的代表就是即墨营台沟村的吴晓民家庭,吴晓民的爷爷是林场厂长,后来林场收归国有,到吴晓民这一代,他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承包荒山、荒地500 多亩植树造林,同时还成立了园林绿化公司,加入到园林城市建设中来。他曾说:“青山绿水,不是说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干一行就要干好,这是祖上的经验和教训。”因为祖上曾出现过探花的影响,吴氏家族除了“干就干好”的质朴理念,还对下一代进行严格的“仁、义、礼、智、信”教育。
吴晓民曾想寻找过古时本家族的练武场,因为那是家族的凝心之所。但是,随着家族的转型已经看不到任何影子。为此,他看着日益壮大的家族,却没有了凝心之所,他们只能将家谱不断续写,其它便无能为力。
家风作为一个群体的精神信仰,影响着整个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和行动目的,是整个社会思想形成的个体反映,还是整个社会主流风气形成的关键点,对于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风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对整个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对于一个国家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促进个人人格的形成,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家风传承着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人成长中性格、品质的参照物。如案例中所示,李氏家族用“勤劳、诚实、任劳任怨”的家风,改善了2 公里的交通条件。 陆氏家族凭着“进士门”的精神信念,坚守“团结互助,和睦相邻”的家训,过着稳定的乡村生活。让每个家族成员都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积极进取。
第二,带动社会风气的改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家风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风向标”。歪风邪气不是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一个群体的精神传承和行为效果造成的,严重阻碍精神文明的发展。然而,一个人的良好风格却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风气的展现,一个家族的风气会影响一个区域内群体成员,甚至会影响当地的民风,良好的家风为“风向标”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正能量的发挥指明了方向。以李氏家族和陆氏家族为代表的家风传承,直接影响到了地方的精神风貌,带动了地方的发展。
第三,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筑牢雄厚的民族精神。家庭是小家,国家是大家,一个家族文化产生和发展不断丰富着这个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文化不断继承和发扬,形成了民族的精神。家风的形成和发展既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体现,又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不仅是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又是在为民族精神奠基。
以上三个案例从自身家族的发展中,为民族的发展积淀了很多和民族文化相统一的家风建设典型,同时,也将民族的核心精神传承到家族之中,不断传承和弘扬。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家风对个人、社会、国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却出现了不利于家风建设和传承的问题,具体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人口迁移,家教缺位,家风传承断代。案例调查显示,每个家族中均超出50%的人口外出从业、务工、创业。人员分布在不同地区,孩子80%留在家中,仅有20%随父母移居工作地。仅有隔代老人陪伴和教育。隔代老人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没有了青壮年的亲身示范作用,给予的只是宠溺,淡化了良好的家风,导致了家风传承断代。
另一方面,载体缺失,组织涣散,家风传承断层。调查发现,所有家族的活动形式,只靠本族老人的威信开展,缺乏统一的载体,如宗族祠堂、家族会议、图腾标识等,就连原有的“进士门”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消失殆尽,使得家风传承出现了多元化。偶尔开展一些传统性的集体活动,还带有封建迷信的特点,仅有的一些文娱活动也只依靠个别具有活动能力的人组织开展,形式单一、意义不大,对于青少年的一代影响较小,使优良的家风传承出现了断层。
家风传承是对整个家族或家庭老一代人展现精神的发扬。传承的介质是人,尤其是青壮年,而青壮年又是干事创业的主力军。他们的对新生代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要真正地解决家风传承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青壮年群体的工作、生活问题。
第一,进一步制定和落实就业、教育政策,稳定邻代关系。青壮年的就业位置和环境直接关系到家风的展现和传承。政府部门要在落实原有就业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就业政策,减少人口流动和迁移,让青壮年就近安居乐业。同时,针对外流人口,要对其子女有相应的教育政策,鼓励子女随父母一同生活,帮助其子女就近入学,接受教育,让子女有父母陪伴,让父母继承的优良家风时刻影响子女,传承给子女,让邻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这样才能使家风的传承不断代。
第二,鼓励和支持家族标志性场所建设,搭建家族交流平台。家族标志性场所是一个家族精神的向往和依靠的实体平台,也是家族人员经常聚集的场所,更是家风传承的实在载体。场所建设中要有家族历史、家训、家族重大事件等,以便于对新生代形成直观地教育。同时,也为家族成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让大家为家族的建设和家风的传承献计献策。
第三,定期组织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宣传和弘扬优良家风。内容的展现需要形式来表达,家风的内容也需要各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活动来表达。由于每个家族成员都在不同的地方从事不同的职业,很难聚集起来开展集体活动。因此,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节假日、探亲日、返乡日等人员齐聚的时间组织较大家族开展家风传承活动,进一步扩大家族成员之间、本区域人员之间的交流,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树立典型家风,带动当地民风,让优良家风深入人心。
总之,家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群众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方式之一,更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够指引群众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现实路径。为此,我们要从稳定群众内部关系着手,解决主要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教育等问题;还要从满足群众内心需求出发,搭建群众凝聚力集中体现的精神载体,和展现群众精神风貌的交流平台。只有这样,家风建设才能引导社会思想和风气,才能真正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