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军锋
(常州市规划设计院)
“长江病了,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沿长江林立的化工园区,各类违法超标排放现象层出不穷。以“长江大保护”为核心要义的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要从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高度,破题化工围江,践行绿色发展。
加快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水环境质量改善、土壤污染防治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提升,高质量建成具有生态环境新格局。
全面禁止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 km 范围内新建化工企业和危化品码头,违法违规危险品码头、化工企业全面整改或依法关停,长江干流及洲岛岸线开发利用率降到50%以下。深入实施入江河流水质提升和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对入江河道实现截污、清淤、活水等综合治理。实现船舶生活污水、垃圾、含油污水、化学品洗舱水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建设和联单制度。严禁非法采砂,重点水域禁捕,全域常态监管。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加快构建水生态廊道,实现长江常州段18km 岸线水生态廊道全覆盖。
按照关停取缔、整合搬迁、升级改造三个类别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加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现网格化全域监管,进一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
深入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修复保护、水环境治理改善“三水并重”,按照“水源达标、备用水源、深度处理、严密监测、预警应急”要求,全面构建区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严格长江水源地保护,全面划定和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确保长江魏村水源地一、二级管控区严格管控管理。实施从水源水到龙头水全过程监管,推动“双源供水”和自来水深度处理两个全覆盖,努力实现从安全供水向优质供水转变[1]。加快区域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全域消除黑臭水体。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推动城镇雨污分流改造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实现城镇地区污水处理全覆盖,村庄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90%以上。
加强生活垃圾污染防治,全面建成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全链条体系,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农村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增强工业固废、危废、医废处理能力,推进废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制度,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全面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厂区土壤、地下水自行监测,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供地管理。坚持短期风险管控与长远修复治理原则,建立污染地块清单与销号机制,制定落实土壤污染治理防控与修复方案。
正确把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以生态保护修复优先的倒逼机制为动力,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重整产业布局,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以“产业高端化、企业环保化、生产安全化、管理智慧化、园区景观化”为标准,全力推动沿江化工产业“量退质进”,在生态工业园区基础上更大力度推动沿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加快升级产业品质,实现全态智慧监管,打造最美化工园区。
把区域内长江、运河、铁路、机场、高速公路等区位交通优势切实转变为转型突破发展优势,在沿江沿河岸线使用强度上做“减法”,在交通联运和保税物流功能上做“加法”,加快推进江海岸线、内河岸线、码头泊位、铁路支线等公共资源要素优化整合和布局调整,以常州长江港为龙头带动,建设“多式联运+综合保税”功能集成的常州综合港务区,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3.2.1 建设“江海河铁公”联运综合枢纽中心
整合优化长江岸线和码头用地空间,结合过江双通道(泰常溧城际、常泰公路)规划,加快录安洲港区集装箱化功能调整提升;建滔、新华储运、双志储运化工码头及储罐区整合转型汽车滚装物流中心;夹江港区、德胜港区码头岸线退让生态化改造等一批沿江港口码头功能整合工程实施,长江常州段生产岸线从4.34km 调减至4km 以下,码头泊位总数在原32 个基础上整合调减10 个以上。推动疏港铁路、疏港高速、德胜河“六改三”及“江海河铁公”多式联运保税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基本实现常州长江港从以煤炭、化工原料、矿砂为主要功能向集装箱、汽车、通用散货件杂货为主要功能的战略转型,从单一沿江港口向生态环保综合保税港区提升[2]。
3.2.2 建设铁路集装箱疏运中心
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更加突出奔牛铁路港定位优势,以疏港铁路为功能纽带,推动实现长江港和京沪铁路无缝对接,开通实施中欧班列和江海铁联运,引进完善期货交割、物流金融、综合商务等新业态、新功能,建设服务“江苏中轴”的区域性铁路集装箱疏运中心。3.2.3 建设航空物流集散中心
提升常州机场客、货融合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国际国内航空快递集散、货物转运、保税仓储、航空冷链物流功能,加快引进国际、国内航空服务、航空物流等龙头企业和旗舰项目,不断提升机场口岸、报关、报检、保税等服务功能,建立完善冷链物流、国际快递分拣中心等业务功能,努力实现物流配送和交易功能叠加。
3.2.4 建设综合保税功能服务中心
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机制优势、功能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快向长江港、空港、奔牛港拓展辐射公共保税功能,为综合港务区建设提供保税仓储、海关监管、保税物流、检疫检验等高效功能支撑。
正确把握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关系,充分融入长江大保护总体生态格局,合理布局城镇功能分区,加快形成重点突出、定位清晰、功能完善的城镇功能形态,提升完善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加快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产城功能新格局。
1)提升生态系统,打造特色沿江生态长廊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系统推进实施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和湿地涵养、沿江腾退化工企业生态复绿、入江排污口整治提升等专项工程,整体打造集生态保育、湿地涵养、科普教育、田园观光为一体的江南特色沿江生态长廊。
2)引江入城,彰显江南水乡特色
加快新孟河、剩银河、德胜河、省庄河、桃花港、澡港河、肖龙港河七大主要入江河生态化、湿地化、景观化、城市化综合治理提升,严控入江廊道蓝线和两侧生态功能区宽度,使城市南北重要水系脉络景观得以渗透,与城市南北大运河、长江共同构成城市生态水道,将沿江景观融入到城市总体蓝绿生态格局。
3)绿道绕城,体现滨江绿城品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沿江生态长廊、入江生态水道、公园小品、道路绿化等“江、河、湖、园、林、路”资源,融合生态风光和滨江特色历史人文一体规划,建设区域慢行绿道网,串珠成链,构建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放大近江自然禀赋优势,展示常州滨江亲水特色,提升城市功能品质[3]。
4.2.1 打造都市森林,推动三生融合
以绿色、民生、生态为主题,按照“自然再造自然”理念建设万亩新龙生态林。重点体现以林为心,营造都市野趣自然景观,呈现原生态森林气势,构建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把新龙生态林建设成为沿江地区一流城市植物园和城市后花园,大力提升居民生活休闲品质水平。
4.2.2 示范田园农村,推动乡村振兴
充分发挥沿江小黄山这一常州城区唯一山林资源优势,充分融合孟河医派国医健康养生文化特色,深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小黄山片区为主体,突出乡土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引导生活空间尺度适度、布局协调、功能有序。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和新农村示范标准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山林养生休闲、骑行慢行运动和民俗民宿康养,精心打造以农、文、旅、居一体化的特色田园乡村。
4.2.3 构建幸福新城,推动协调发展
通过生态大提升、产业大转型更好推动城市大发展。按照绿色化、低碳化、智慧化、系统化加快形成滨江新城核心区框架,高品质集聚城镇功能。完善提升教育、医疗、养老、体育、文化、商业等设施功能,布局完善高端商务酒店、商务中心、养老服务、文化中心等服务设施,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享受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优质成果。
充分体现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通过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形成决议的形式进行法定化,并下发成为常州“长江大保护”工作的规划总纲,成立相应的指挥部及领导小组,先后印发《化工企业关闭搬迁政策》、《化工企业安全关闭实施细则》、《化工企业关闭搬迁补偿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针对性的创新政策,指导“长江大保护”工作有序推进。
长江大保护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在国家严控政府债务背景下,既要不新增政府债务,又要很好的完成相关保护工作,存在着资金制约问题。规划对因“长江大保护”实施形成的政府债务或隐性债务制定专项资金落实和化解方案,通过财政留成体制调整、财政转移支付、“长江大保护”专项基金、发行“长江大保护”专项政府债券(绿色债券)、PPP 项目申报入库绿色通道等方式,确保“长江大保护”资金落实到位。同时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长江大保护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全方位支持沿江片区绿色转型发展,增强自我造血、换血功能。
以“创新低效存量用地高效盘活增值利用机制”作为机制政策创新的突破点,实现常州长江大保护一系列工作的资金平衡。在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平衡的前提下,将沿江低效化工企业腾退后的土地指标用于城区其他区域的建设。通过土地资源盘活的市场化增值平衡生态、产业、城乡建设资金需求,具体方式为工矿废弃用地复垦—土地置换—出让利用。
1)现状地类变更
现有土地利用管理政策难以直接实现建制镇的废弃复垦,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需将化工企业的土地现状地类从建制镇或其他非工矿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
2)建设用地流量供应
在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稳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步减少的前提下,建议适当增加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流量指标,保障沿江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实施。
3)流量指标入圈
在全市、全区统筹安排,从土地利用经济综合效益、资金保障、产城融合等发展角度出发,将工矿废弃地复垦建新区布局在中心城区。
共护长江,时不我待,不信东风唤不回。以常州滨开区绿色转型为案例,以生态提升、产业转型、城乡融合为抓手,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示范标杆,为江苏省乃至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再现一江浩荡春水,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