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惠琼
【摘要】 近几年,笔者所带班与同类班对比,各项成绩优异,如2020年中考上重点线人数居级第一,统计显示:笔者任教的班上线人数35人,而其他同类班级是29人、30、32人等。可见,笔者的“小组学习”管理模式见成效。
【关键词】 小组 多边 深度交流 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33-034-01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组学习模式,如果设计得好,能够满足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的愿望,促师生关系和谐,相信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所以要先从教师角色定位和小组结构转型切入。
一、舞动的小组(课堂内深度交流)
常见小组学习(几人按设计固定围一起讨论)模式,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后进生听”的局面。为了寻找到创造集体智慧的小组学习方法,笔者曾探讨过“小组请专家”,一种通过“深度汇谈”产生组织动态性连结的小组。
(一)操作步骤及原则
1.组建学习小组,选小组长;
2.小组长组织讨论,每人发言,针对教师提供的研讨问题提出主要观点,写在大白纸上;
3.小组长留下,其他成员分散到另外不同的小组中;各成员尽量分散,不要集中在同一小组中;
4.小组长首先介绍本组首轮的内容等;
5.请来的专家介绍自己的观点,原小组长记录、补充、完善上述观点,准备5分钟的汇报内容;
6.小组长留下,其他成员第二次分散到其他不同的小组,同上轮;
7.各组回归原位集合,汇聚本组观点;
8.小组长汇报,主持人(老师)、专家代表点评活动内容与形式。
(二)规则要求
小组请专家的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的各组学生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多次机会去听和看,并且能汇入自己的新见解,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激发学生的思维,但小组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要力求实效性,必须遵守规则:1.紧扣主题;2.排除干扰;3.避免话霸;4.共同参与;5.集思广益;6.小组长负责“记录、整理、汇报”。
依照如上规则、步骤等,相信教师这位导演在组织时,能让更多学生在请专家的多边互动过程中,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培养了兴趣,又能提升学习力。
二、链式反应小组能(课外互动)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人是不能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的,人类的进步证明只有与人进行有效的合作,互相帮助、相互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为更好地帮辅学生,笔者将核能裂变知识迁移应用到学习小组上。以往的辅导方式过于单一,有学生过来问,就一对一辅导解答,然后就结束了师生的交流及大范围传播知识的开展,导致老师很忙很累,收效微乎其微。所以必须寻找更高效的方法:链式反应的小组能。
(一)操作步骤
1.分组。可按照原班级的小组分组,也可以物理成绩分层定位学生,再作选题,选出不同层次学生必须周周清的题目,代表去问老师的学生收集小组内互助都无法解决,需要问的题目;
2.活用链式反应。像核裂变,灵活的小链式反应模式。即老师辅导前来提问的学生A,学生A明白后再回到班里辅导另外两位同学B和C...依此类推。使用这种辅导方法,老师不能只是口头要求,要让另外被学生B和C辅导的B1、B2、C1、C2学生向老师反馈才能收到实效。
注意:宁精勿滥。链式反应的小组模式宁精勿滥,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不要什么时候都用。教师要在备课、课堂及学生作业错题中掌握信息,哪些题哪些学生要重点辅导过关,老师要明明白白,不要随意和强势进攻,如果要求所有学生都在同一时间段内明白通过,可能会带来怨气,造成厌学一大片。所以要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如阶段测前一两周,学生集中的问题较多,效果更好。
三、天道酬勤,任重道远
学校导师制学习小组模式,经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正焕发活力。笔者近几年认真探索,实践证明,成效大,近五年应用的班级成绩优异。如:2016任教805、806、807,期末区统考物理综合对比值分别是-0.5,+7.5,+2.2,包揽级部前三名。2017年任810、811、812班,期末区统考物理综合对比值为+4.3、+2.0、+6.5,包揽级部前三名。2018年任教801、804班的区统考物理综合对比值为+6.7、+3.4。2019年任904班的中考物理成绩,优秀率对比后为+10.8%、综合值对比后为+6.3,遥遥领先。虽见成效,但并不是一帆风顺,最初实施时,面对“优生不想浪费时间去进行小组合作,后进生合作时无话可说”的难题。为了开展,少不了倾听,辅導时由得学生们自由组合小组学习,后来成熟了,开始用心记录链式小组问题时间及内容,还高调表扬每次小测进步的同学等。归纳反思,笔者认为开展过程需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专业成长要进一步加强,观念要改变,不要只从表面形式上挪用,以为小组就是聚一起讨论讨论;要注重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动力,通过学习小组的运行,使其能自主发展。
2.不能固化模式。要因教学进度和时机,创造性地使用,灵活处理,才能把课堂上活,辅导导出师生情感。
笔者实践发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增加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学生的积极性、不懂就问的主动性明显高涨。但这只是刚开始,笔者的小组请专家、链式反应方式如同种子刚发芽,还需春天的雨露滋养,夏天的骄阳洗礼,因此后续学习探索还亟待加强,任重道远,期待同仁的指导。
[ 参 考 文 献 ]
[1]吴惠桦.核心素养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20(34):13-14.
[2]曾春风.小组合作学习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