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被裁员了,卡里多出了好多辞退补偿款。”
小萧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的银行卡账单。但是面对高出收入很多倍的补偿款,他始终高兴不起来。因为下一份工作在哪里始终是个未知数。他担心自己会再次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牺牲品”。
在社交平台上,裁员话题每年都有,但是2019年特别多。资本寒冬下,裁员成为聘用方和受聘方共同关心的主题。
根据智联招聘和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第三季度CIER(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从2018年的1.97到2019年的1.92,呈现下降趋势。
与此同时,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0%,增速创历史新低,一级市场的投融资交易额较前两年出现断崖式下降,种种迹象表明,外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和职场人又该如迎接挑战?“活下去”真的成为大家的首要目标吗?
答案是否定。智联招聘CEO郭盛在“2019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上指出,虽然有企业的最高目标是活下去,但更多企业不仅仅希望活下去,还希望活得更好。
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参加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的企业数量史无前例地突破了5万家,报名增长率达到62%。在郭盛看來,企业并未因为眼前的挑战而变得短视。
企业不仅仅要活下去,还需要拥有“诗和远方”。
《2019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显示,多数企业把眼光聚焦在长期的价值投入,在获奖企业中,2019年培训方面的投入增长了58%;近六成的获奖企业每年投入到研发上的成本在40%以上。
这也就意味着,优秀的企业正在通过提升技术实力和人才投入来修炼内功,原来用于销售和营销的成本,开始向研发投入。
郭盛认为,负面情绪的传播导致人们对经济环境存在一些错觉,实际调研数据却告诉我们,最佳雇主得以在“新常态”中获得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他们善于通过激发个体的创造力,优化组织效能成为好企业、好雇主,同时,聚焦研发、人才等长期价值投资,赢在未来。
“千万别辞职,你不知道现在外面找工作多么艰难。”
“降薪拿到offer,我该不该去?”
社交平台上,这种话语比比皆是。一个较为明显的迹象是,这些话语多数出自互联网企业职员,无论是裁员、降薪亦或是跳槽,在近两年的互联网企业中尤其频发。更多企业,将这种人员调整称之为“优化”。
事实上,不只是互联网企业,很多其他行业都在裁员中,但是因为互联网行业前期发展过快,飞得过高,以至于在大家面临同样环境时,互联网企业的变化更为明显。
多个受访者表示,考虑过换工作,但是期望薪金目前多数企业很难给到,所以跳槽也成为一种奢侈。“不被裁员就不错了。”
郭盛认为,冬天来的时候大家更注重效能,但效能不是简单的裁员,效能是组织效能的整体提高,是个人效能的激发。
根据智联招聘的统计,“效能”“共生”成为2019年最佳雇主中的关键词。
郭盛认为,效能主要包括提升组织效能和提高个人效能,提升组织效能并非是简单裁员。“真正让一个企业人工成本提升的并不是你雇佣了很多人,而在于你的组织力弱,所以很多组织不是靠裁员,而是通过改变组织形态提高效能。”郭盛说道。
好的组织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效能。比如企业的扁平化,平台型组织、项目制组织等等。郭盛强调,平台型组织最大的特点是授权机制,而最佳雇主的授权机制一定是往下沉。
下沉,也就意味着贴近员工,也就是提高个人效能。
个人效能其实就是让每个组织里面的个体得到最大地发挥,对于员工的尊重以及成就个人。根据智联招聘的观察,在个人效能的提升中,除了物质奖励之外,最佳雇主在非物质奖励方面也做得非常好。
新生代一个显著特点是,已经不会等到年终奖才离职。在郭盛看来,90后更需要的是希望能够得到及时鼓励,希望自己的目标和公司的目标一致,希望工作不仅仅是挣钱,而是能够成就自我。
郭盛认为,90后是自我的一代,他们重视的不仅仅是组织,一辈子为这个企业打工,而是希望这个组织能够成就自己的梦想。所以个人效能的提高,尤其是非物质的激励对于90后是最大的激励。“激发个人能力、活力往往是更有效的道路。”
激发个人能力,需要员工与企业有共同的目标,也就是共生。郭盛强调,第一个共同在于共同的信仰,能够具有统一的价值观;另外一个共同,就是共同成长。
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85.9%的员工都会选择和自己价值观相同的雇主。在其最佳雇主的获奖企业中,很多员工和企业都有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价值观。
所谓共同成长,就是员工对企业的需求,他希望自己“越长越快”。数据显示,在最佳雇主的获奖企业中,人员培训率高达36%,而一般企业则只有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培训,且培训率大概只有10%。
郭盛介绍,这种培训不仅仅是职业上的专业技能,更多的是趋向于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培训,培训内容不仅是工作所具备的能力,而是做人所具备的能力。
《2019雇佣关系趋势调研报告》显示,虽然职场人普遍拥有职业发展焦虑,但74.3%的受访白领认为,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可以抵御当前的危机感。
记者在采访中,还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新生代在不断跳槽时,80后开始追求更加稳定的工作环境。一个受访者向记者展示了其工作变迁轨迹,在经历BAT之后,最终稳定在体制内。
但是进入体制,也并非轻而易举。事实上,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内功最重要。有人说,哪有什么寒冬,只不过是因为你穿得少。
面对2020年,郭盛表示:在不确定的今天,我们能确定的是,修炼内在“确定性”才是扫除焦虑的定力。向最佳雇主取经,用平台化的组织体系让员工高效协作;用同盟化的文化体系保持双方目标的一致性;将组织中的个体变成盟友,并营造具有“成长力”的学习型组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长,在一起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