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荣,李 倩,李 傲,申雯嘉,孙 影,孙 红,朱 兰
(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河北 唐山 063210)
病理学是一门注重形态学改变,实验与理论并重的的基础学科。实验课的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们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还要使学生们通过自主观察镜下微观结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综合能力的目的。由于病理组织变化繁多复杂,学生们需要拥有较高的兴趣和足够的耐心才能在镜下找到病变所在,把握病变特点,而病理实验课大多要求绘图作业,很多学生为了确保完成实验报告只顾重点观察要求绘图的切片,而对于其他切片只是匆匆一阅,甚至根本不去观察,导致实验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系开展了“寻找微观世界的美”病理学美图大赛,旨在调动学生们学习病理学的积极性,端正观察切片的态度,从而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大赛的宗旨:要求学生们对病理学实验课堂中所学的病理组织切片进行认真的观察学习,借助电脑、手机、相机等电子设备对镜下所见图像进行采集,后期应用Photoshop、美图秀秀等修图软件,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在原图不动的基础上对图片进行编辑,发掘“微观世界的美”。
大赛作品的要求:(1)选手以个人形式参赛。参赛作品选材必须是出自实验教学课堂中所学的病理组织切片,低倍或高倍视野均可。(2)作品整体可加入作者的艺术构思,描述性的语言或者形象的比拟,并且添加备注,备注中需说明该图像来源(××切片),以及图中所见的病理变化。
大赛的流程:包括宣传、初赛、决赛和颁奖。前期宣传活动由院教学办、校教务处共同协作完成,在各个教学楼的宣传电子屏、校内学科竞赛网均以公示。参赛学生将作品以电子版的形式网上提交,初赛由病理学系专业教师依照采集图像清晰性、病变描述的准确性、作品的创新性、艺术性等方面进行专业评分,筛选出的优秀作品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投票的形式获取大众评分,综合两场评分评选出获奖作品,线上线下同步展示。
本学期首届病理学美图大赛共有101名学生报名,收到作品92幅。经过首轮教师严格的专业筛选共有14幅作品入围,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由学生们进行投票选拔。该投票短短一个星期达到了161771人次的浏览量,总投票数为42458票,其中第1名获得了9341票。最终获得名次的6幅作品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展示(见附图),纸质作品在核心教学楼一层大厅展览。获奖作品得到了病理学届知名的微信公众号“病理之家”“口袋病理”的认可及转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力,对学校名誉及学生的成就感都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大赛”激发了学生们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
对于参赛的学生而言,大赛促使他们在课堂上反复认真观察病理组织切片,熟知每张切片中组织的病理变化,通过联想、形象地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自学中找到了知识的乐趣,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寻找到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微观世界的美”,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大赛作品的宣传对于尚未开始学习病理学的医学生而言,不仅能够增加对病理学的好感,更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
2.“大赛”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为了更好地完成大赛的作品,学生们不仅要发挥自己丰富的想像力,还要确保所观察视野即是病变所在的准确性,因此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会积极地寻求教师的指导,而教师不仅在课堂上集中解惑,甚至在课下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通过审阅学生们提交的作品,教师可以分析出他们对病理切片中镜下病理变化的理解程度,甚至可以给教师提供很好的教学素材,比如,往常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高分化鳞癌的镜下病理变化时,习惯用“洋葱皮样”“同心圆状”来描述癌巢中央的角化珠,学生们感觉不够生动形象。在此次大赛作品中,有学生联想到了“手撕面包”,十分形象有趣地描绘了该病变特点,因此这些作品不仅加深了教师对学生们的欣赏,同时为教师的教学内容带来了新的思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附图 获奖部分作品展示
3.“大赛”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不同于其他形态学学科的竞赛,如解剖学绘图大赛、组织胚胎学绘图大赛,后者是大体标本或组织切片镜下所见的临摹作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同时作品的要求往往注重画的像,画的精,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1]。而我系本学期举办的首届病理学美图大赛,基于作品美观性的基础之上,经过学生们自主的思考与联想,最重要的是要将病理切片中典型的病变特点呈现出来,运用形象记忆法与美学的结合,加深了学生们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同等难度的期末考试中,参赛选手最多的16级麻醉专业学生该学期病理学实验课的平均成绩(87分)与上一年级同专业学生平均成绩(81分)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真正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4.“大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创新思维是医学生创新活动的核心,也是中国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2]。竞赛相比较传统的教学课堂,更容易吸引学生们的目光,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创新活动的内驱力,可以使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为了提交满意的作品,学生需要将逻辑、形象、直觉和灵感等思维形式进行有机的结合,因此培养了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同时,获奖的作品得到了教师、学生乃至社会的一致好评,树立了良好的自信心,使学生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成就感,从而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勇往直前。
通过举办病理学美图大赛,增强了学生们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大赛作品的选材局限于实验教学中的病理组织切片,学生参与度有限,而且是以个人形式参赛,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及沟通能力。因此总结大赛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完善比赛的内容及机制,争取将“赛”与“学”达到完美的统一,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