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设置位置对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分析

2020-01-16 08:43
中国建材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作用力楼层层间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青岛 266033)

当前,建筑物的空间大小及数量、空间分布十分明确,上部多为较小的空间,其竖向荷载不能直接传递给下部楼层。因此,应设置位于上下空间的转换层,形成上下刚度大小不同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本文就对转换层位置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 框支剪力墙结构简介

由于楼层上部和下部使用功能、结构类型不同,需对不同楼层的结构进行转换,其被称为转换层。转换层的主要类型有:一是梁式转换。这一转换方式受力清晰,多使用梁式、桁架式和板式,建筑材料多为混凝土和钢架。其结构为框支柱和框支梁,框支柱和转换梁的截面较大,较为脆弱。二是厚板转换。这一转换方式多用在结构上下部轴网相互交错、剪力墙布置复杂的情况中。在地震中由于厚板刚度比相邻楼板的刚度大,两者产生的薄弱层不利于抗震。三是桁架式转换。这一转换方式具有受力性强、耗材少等优点,但施工较麻烦,而且下弦杆挠度大易裂缝。四是斜柱式转换。桁架转换和梁式转换的结合即为斜柱转换,其空间小、灵活度高,能够实现竖向荷载的传递以及侧力的传递。

2 工程简介

某工程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地上建筑26层,地下2层,总高度87.00m,建筑总面积18827平方米。其中,地下每层高度为4.5m,地上第一二层的高度为3.9m,三四层的高度为3.6m,四层以上的每层高度为3m。建筑顶部有水箱间和电梯间。第一层到第三层为商场,其余为公寓。这一建筑为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在3层,使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上部剪力墙的厚度为250mm,下部剪力墙的厚度为400mm。其构件为转换梁特一级抗震,非加强部位的落地剪力墙为一级。

3 以模型为基础的抗震计算

1)模型的建立。根据有关规范建立PKPM-CAD模型分析构件结构,其主要信息如下:一是按照有关要求设计框支柱以及剪力墙的轴压比,二是严格控制转换层上部、下部楼层的高度比,三是转换层的位置决定了落地剪力墙和框支柱各自的剪力比例,应提高楼板厚度,四是为了减小扭力,主要使用调整构件截面、布置方式等。

2)计算。主要包括:①振型及地震力方向角。取用28个振型,计算结构周期、扭转作用力,地震作用的最大方向角为-0.669°。②扭转周期和平动周期比。两者比为0.83,小于0.85,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③有效质量系数。X向的有效质量系数为98.74%;Y向有效质量系数为98.82%。

3)结构变形分析。受地震影响,在X向上,第27层的位移比最大,位移角为1/2732;在Y向上,第22层的位移比最大,位移角为1/186。当偏心地震发生时,构件的位移比要比1.5小,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还可以提高落地底部剪力墙的墙肢厚度来提高剪力墙刚度,以使转换层的上下刚度比满足技术规程要求,且大于1.0。另外,沿竖向的剪切刚度在Y方向上的突变,结构层位置、楼层位移角的转换层也发生了突变。

4 转换层设置位置对框支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转换层的位置分别设置在第3层、第5层、第7层,标记为M3、M5、M7。转换层下部由落地剪力墙和框架构成,其下部高度为4.5m,上部为3m。

4.1 反应谱分析

使用PKPM-SATWE进行反应谱分析,得出转换层位置下结构的自振周期。当转换层位置升高时,结构自振周期逐步提高。转换层位置较高时,结构的扭转效应突出。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转换层的位置不能设置过高。

4.2 结构的侧移和层间位移角

当转换层的位置升高时,其结构层的突变程度也会变大,下部结构为剪切变形,上部结构为弯曲变形。而且当转换层的位置升高时,结构的顶点位移也会不断变大,层间位移角的突变幅度也会变大。从底部到转换层处,层间位移角的数值逐步变大,而转换层位置上的位移角是随机变化的。在本案例中,转换层从第3层提高到第5层时,结构顶点位移增大了约15.20%,最大层间位移角增大6.69%,从第5层到第7层的转换层结构顶点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角增大了22.42%和46.21%。可见,转换层位置升高时,结构的柔性越大,越不利于抗震。转换层位置越高,最大层间位移角的位置会逐步下降,下部越容易出现薄弱层。

4.3 结构的地震作用力

在转换层,因为其转换梁刚度大,地震作用力也较大。随着转换层位置的提高,结构总刚度变小,其地震作用也逐渐变小。在转换层处,地震作用力的突变增大,应力集中也容易产生,抗震也受到了不利影响。

4.4 转换层的内力

对比发现:①当转换层上部剪力墙的层数减少时,位置轴的轴力会不断减小。当转换层位置升高时,柱子的剪力会逐渐变小。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结构的绝对刚度变小时,地震作用力也减小。②当转换层位置变高时,框支层的数量逐渐增多,导致其结构的总刚度减小,所受到的地震力也变小,抗侧力构件分配的内力也变小。

4.5 时程分析

一是顶点位移的曲线变化。当地震波作用相同时,顶点时程位移曲线相似,Electro波的顶点位移最大,而Taft波的顶点位移最小。即如果地震波作用相同而转换层位置不同时,顶点位移最大值的发生时间也不同。二是基底剪力时程曲线。受不同地震波作用的影响,结构基底时程曲线是不同的,基底剪力最大值的发生时间也不同。

4.6 对结构振型的影响

当提高转换层位置后,这一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框支柱截面变大,根数增多,结构刚度和质量的分布很不规则,进而使结构自振周期逐渐变小,影响了地震系数,进而导致地震对结构产生的作用力变大,基底建立也随之增大。

5 结语

本文使用了PKPM-SATWE软件对转换层位置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框支框架比重、结构的自振周期随着转换层高度的提高变小,基底剪力也逐渐变大。而且在转换层升高后,相邻转换层位移角的突变更加明显,容易形成薄弱层,进而其抗震能力也弱。

猜你喜欢
作用力楼层层间
利用楼层废水势能的发电装置
沥青路面层间剪切性能研究
浅谈自动扶梯和人行道出入口盖板结构强度计算
基于双向精控动态加载系统的路面层间联结性能测试仪开发
基于ISS&SSDR的沥青路面层间疲劳寿命外因素综合影响预估
层间组合隔震结构随机动力可靠度分析
电梯的升与降
高考中微粒间作用力大小与物质性质的考查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考点精析
用比较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