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杜红娟 邯郸广播电视台
记者编辑的工作需要准确,及时,灵敏的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这也就决定了记者编辑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根据新媒体时代下对信息的需要进行自我完善、学习和发展,在融合过程当中,促进自身复合能力的进步。同时也要在学习过程当中去长补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守本心,保证职业素养和道德底线,以成为一位优秀的媒体人为目标不断奋斗。
往往吸引大众眼球的新闻都具有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冲突性、趣味性,反常性等特点。这就考验记者编辑能否找到吸引大众眼球的新闻。网络发展,社会与网络当中的新闻信息层出不穷,在每天上百上千条的信息当中,记者编辑要找出吸引大众的新闻进行报道,由此就需要记者具有筛选新闻的能力[1]。同时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微博等信息网站不断增加,每个个体都能够成为信息的发现者,发布者甚至是制造者。而记者编辑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比非专业人士更具有捕捉新闻价值,有效新闻的能力。记者编辑应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去发现信息中具有价值的新闻。
新闻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两大原则,在网络和社会生活当中出现的信息繁杂多样,而网络当中的大部分信息都是虚假,无真实根据的内容。同时还有一部分的新闻会出现在报道过程无全面求证出现误判,从而误导受重的情况,例如在2020年11月2号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当中在事件始初报道称是因女司机逆行导致大巴车与轿车相撞,导致大巴车坠江,但在之后的持续调查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调查进度原因,另一方面事实被掩盖,而记者编辑在报道过程当中对女司机罪行的认定,这也提醒记者编辑要深入挖掘,追踪线索,真正找到新闻产生的源头。
新闻媒介能够反映并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引导舆论,误导舆论。由此可见记者编辑在舆论中承担的重大责任和影响。记者编辑能够引导舆论的方向,帮助社会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例如在2016年4月14日发生的“辱母案”当中社会舆论就发挥了一定作用,在此案当中于欢因母亲被人侮辱情急下刺伤四人,其中一人死亡。在一审中被判无期徒刑,但由于社会舆论和社会道德等层面上诉后,最终被判为有期徒刑五年,防卫过当。由此可见,记者编辑对于舆论导向的重要性,而提高记者编辑的复合能力,也可以帮助记者编辑进行正确健康的信息报道,引导健康的舆论方向。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下,记者编辑仅仅只需要做好自身的工作即可,但在融媒体时代对记者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编播为一体的发展方向更考验记者编辑的职业素养。但是在短时间内从传统到新发展形式会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因此提高构建自身的复合能力,能够帮助记者编辑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得到进步,使其能力能够更加适应岗位要求,编辑出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
即使如今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改变和极速的更新换代,但社会的思想内核和核心是不能有所改变的,也是媒体工作者永恒不变的传播主题,无论新闻内容如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媒体的中心思想,同时也是媒体人发展的基础[2]。在坚持为人民服务和党性原则的基础上,发挥记者编辑应当具有的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用真实可信,有思想,有价值标准的新闻引导舆论,引导社会发展。
利益追逐是导致新闻失实的重要原因,因此,作为一名记者编辑,要坚守本心,不为利益所诱,做真实可信的报道。在网络中也不难发现,许多虚假新闻,标题党等,他们通过惊悚猎奇等内容吸引受众,但会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过于虚假,浑水摸鱼的情况。例如2007年的7月8号,在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的《纸做的包子》该新闻报道中,编辑为了完成报道任务,诱导为某等将纸板钻入肉馅,编造虚假新闻隐瞒事实真相,造成恶劣影响。因此,记者编辑在新闻编写和报道过程当中应发掘真实可信的新闻,坚持自我的道德底线,提高文章的质量水平,向读者展示优质的文章内容,与此同时要树立自身的独特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只有内容优质,才能不断吸引受众,做到可持续编辑和发表。
在新时代下,记者编辑不仅要写好报道,同时要根据时代要求发展采编播的扩展技能。记者编辑要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和身边的技术培训,做到对信息技术的精通运用,例如能够设计微信公众号的排版、图案、文字、色彩、音乐、视频等,同时除传统的获取信息方式外能够熟练运用微博、知乎等信息搜索平台了解时事热点,帮助自己了解更多的社会信息,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报道有深度,有内涵,有思想的新闻。
时代的发展必然对新闻行业的形势造成冲击,因此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根据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发展新技术,做符合大众的审美和需要的内容,通过复合能力构建,提高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