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喆
(安徽省社会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为我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我国税收的50%、GDP的60%、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70%、就业岗位的80%,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民营企业家进入新老交替阶段,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重任在肩,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群体能否健康成长关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关乎社稷稳定、百姓福利。2020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值此关键时刻,更需要发挥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生力军的作用。
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相对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一代非公经济人士而言的。新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成长年代、生存环境迥异于其父辈,所以,新一代非公经济人士主要特点及促进其服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举措也略有不同。
总体上看,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是值得信赖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分析一下可以发现,与他们的父辈比较,时代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爱国敬业。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中的大多数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长于物质越来越丰盈的盛世,沐于中国共产党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春风里。不管是“富二代”的父辈还是“创二代”的长辈,他们都长于红旗下、长期受教于党的政策,爱国是他们的底色。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自身的爱国情感与来自上一代的爱国敬业教育的结合,使得“爱国敬业”成为新一代非公经济人士的一个标签。
2.思维开放。新时代中国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这个群体整体上“思维开放”。缘于较高的学历甚至少部分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的海外学习体验,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意识及法律意识;另一方面新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又十分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这个年轻的群体思维极其清晰,他们深知家国与个体的辩证关系,所以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经济走势、社会动向,多元化价值观的表象下,其绝大多数弘扬的是正能量。
3.参政议政。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的社会知名度、在体制内被认可度近些年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因为一些诸如年纪轻、资历浅、经验少等缘故,其在人大、政协与工商联中的名额还相对较少。尽管如此,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参政议政的意识仍然较强,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依然较高,参政议政的能力较强。不过,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参政议政、政治参与的有序性方面略显不够。必须清楚,越是紧急、越是危难时刻,越要强调党的组织纪律性。所以,新一代民营企业家要加强政治素质提升,要强化自身政治参与效能,要提高政治敏锐度。
1.接受挑战。于“富二代”而言,应放下自己的或多或少兴趣与爱好,以家国为重,自觉不自觉地“子承父业”,继续“举”起父辈“听党话、跟党走”的“旗帜”,经营好企业,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与力量。于“创二代”来说,应冒着失败的风险,担起可能倾家荡产的重任,像对待一场决定生死的“战役”一样认真对待创新创业,浪里淘沙中始显其是“真金”。但是,这种挑战是伴随民营企业家终身的,是动态的。如果将“商业竞争”看作“一场战争”,则确实如古人所言“忘战必危”[1]。所以,成熟的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都应是“挑战赛”的优胜者。
2.服务社会。每一次风险考验面前,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都有“惊艳”表现。2020年元月自武汉“封城”打响“疫情防控”战后,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就即刻响应:广东省立白集团董事长陈泽滨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赠了2亿元物资,驰援全国所有的新型冠状病毒定点收治医院。碧桂园集团副主席杨惠妍在除夕夜就捐赠了1亿元人民币以便设立首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基金,同时还有首批6万只专业医用防护口罩。而作为新希望六和联席董事长的刘畅则设立1500万元的“三农防疫救助及医护关爱专项基金”,并捐赠1500万元现金及物资;其集团旗下兴源环境公司火速参建武汉火神山医院污水处理项目,华融化工无偿向社会提供500吨防疫消毒物资。娃哈哈集团实际控制人、宏胜饮料集团总裁宗馥莉分三批向武汉和杭州捐出近万箱八宝粥、藜麦牛奶粥、纯净水和活性含氧水;同时向杭州市红十字会追加捐赠1000万元设立一线医护人员专项基金[2]。栉风沐雨中成长,风雨之后见彩虹,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就是在服务社会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3.保持信心。“三个没有变”是党的一贯政策。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座谈会并再次重申:“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3]这是在非公企业面临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及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对“发展非公经济究竟还有没有前途”疑问的最好回答。能够于万千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显出了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睿智与魄力,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对未来的自信。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面对危难时,“信心比黄金还珍贵”。
当前,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成长也面临着突出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承认世界是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以及事物的运动,即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对事物价值的根本观点。正确的人生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遵循“我为人人而人人为我”这一符合人类根本利益为原则的、实现个人与社会有机统一的人生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人、事、物的意义及其重要性排序的总评。为人类创造物质、精神财富,服务他人、社会并在此过程中完善自身和为完善自身创造必要条件,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生价值,此即正确的价值观。受多种因素影响,一部分意志不坚定、自控力较差的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动摇了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政治上不够成熟。一方面,政治参与需求强烈但内生动力不足。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希望与党和政府及各部门顺畅沟通,以充分表达自身政治诉求。但是,这种政治参与功利色彩偏浓、理性思考偏少。只是想通过参与政治来提高个人政治地位、提升企业形象,借以拓宽人脉关系、助力企业发展以谋求利益最大化。功利性政治参与的过度发展,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是一种伤害,要引导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肯定共产党的领导但有时摇摆不定。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整体上认同改革开放,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是,他们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不清晰、不坚定。这种不坚定与少数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受多元化的思想如西方资本主义极度拜金、极致享乐、极端颓废等无政府主义及自由主义的影响有关。
其次,思想上不够坚定。绝大多数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思想活、观点新、行动快的优点,政治趋向整体健康。但是,少数新一代民营企业家也有理论性弱、稳定性差、判断力缺等缺点。其在现实中的表现之一是忽视理论。有了思想理论上的坚定清醒,才能有思想上的坚定。生活条件好、挫折经历少、艰苦创业体验缺乏的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够,容易受西方民主、自由化倾向影响。非公经济人士思想上不够坚定的另一个表现是忽左忽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一小部分新一代民营企业家“三观”不稳定,在理论与实践中容易自觉不自觉滑向机会主义,对“极左”和西方资本主义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免疫力低。这可能缘于这个群体中的中共党员或民主党派成员数量不多,因而政治不成熟之故。
最后,文化上虚无主义。改革开放引来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中的菁华,但也带来了腐朽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这些,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士农工商”俱来的“轻商文化”及其异化的“红顶商人”被广为追捧等结合在一起,深深地影响了一部分新一代民营企业家,让他们走偏至文化虚无主义之路。其表现之一,是“享乐至死”。在“多样性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中强调“多样性”即个体价值的重要而刻意无视“同一性”的存在,为自己贪恋物质、精神上“享乐”至“醉生梦死”找依据,否认人生和世界存在的意义。其表现之二,是“否定一切”。对中外传统文化一概否定而非扬弃。比如,对待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并非敬天奉地与信仰上帝、赞美上帝,仅仅借机狂欢而已。
与老一代相比较,“年轻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环境相对优越,成长经历比较简单,缺乏艰苦创业的历练和经验,缺乏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处变不惊的定力和打拼精神,在经营决策、识人用人、市场应变、沟通协调等方面尚欠“火候”。但是,他们面临的市场环境却比老一代更为复杂,风险也更大。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业务能力”突显缺失。
首先,战略意识缺乏致方向不明。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有不少人在企业未来规划上颇多失误。“富二代”民营企业家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喜好,因而会在承继父业上与“老一代”民营企业家在所处行业、企业发展规划及其发展前景等方面有分歧与困惑。比之于多少还有父辈经营厂矿企业的经验可请教、有各种社会资源可依托的“富二代”,“创二代”在企业发展方向、发展战略上由于经营管理的经验和能力上的局限而出现失误。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民营企业家没有意识到加强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就是强调战略方向的“选择”的地位。
其次,细节意识欠缺致功败垂成。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其中的“创二代”本就是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强者,他们之“胜”大概率是胜在注重“细节”上面。但是,作为大部分是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的一代人,不管是家境优渥的“富二代”还是各方面条件整体稍差些的“创二代”,都没有经过太多磨砺。一路打拼过来,俨然是“成功人士”的这个群体对细节的重视仍显不够。究其原因有很多,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不太符合辩证思想的“警句”的影响不可小觑。如“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就被不少人奉为座右铭。可在实际生活中,别说“干大事”不能不虑及细微末节,就是小到“创新创业”也要注意“细谨”。新一代民营企业家要谨记的是“细节决定成败”。在这方面,有海外留学特别是有欧美留学背景的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可能会稍好些。
第三,意志不够坚定致功亏一篑。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市场竞争优胜者,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初创业的那一代人亦即“创一代”更是如此。但是,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的少数人“缺乏韧劲”,往往因不能坚持到“最后一分钟”而失败。创立于2015年、门店基本关张于2019年底的安徽菜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及社交电商淘集集、易网购等。正是“风口有多大,倒闭潮就有多猛”,他们都没能坚韧地挺住,自然也无法看到“胜利的曙光”了。
首先,法治意识仍需提高。从总体上看,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法治思维、规则意识较强,在政商关系的处理及企业依法经营上比老一代做得更好一些。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存在着矛盾心态:一方面渴望法律法规健全,能够让自己及其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寻找法律漏洞以谋求自身及其企业利益最大化。有的偷税漏税、制假贩假,随意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有的拉拢、腐蚀公职人员;有的比阔斗富、穷奢极欲,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也损害了这个群体的自身形象;有的在自身及其企业出现经济纠纷、劳资纠纷等问题时,第一个念头仍然选择找领导、托关系来解决。
其次,承责意愿仍显不强。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与中国的市场经济几乎相伴而成长,受市场经济熏染日久,这一代民营企业家有少数人认同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崇尚个人价值的实现却对承担社会责任不甚追捧。一方面,要承认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已经做出的贡献。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功“创新创业”本身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人抱负”与“奉献社会”的统一,创办企业、吸纳就业、实现营利、光荣纳税承担了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新一代民营企业家承责意愿仍待提高。梁启超先生的“少年富则国富”应该是有条件的——“先富带后富”——方可实现,但是,有些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对参与光彩事业、“千企帮千村”等活动了无兴趣、虚与应付,甚至存在为了搏名声去认捐却不按时给付资金的现象。
最后,传统文化相对欠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主要接受现代教育、一部分还有留学国外经历的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成长过程中受国外尤其欧美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我国公民教育曾经一度对传统文化的淡化,国学对青少年的影响有一段时期持续减弱。各阶层尤其是“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很多热衷于过圣诞、情人节类的“洋节”而对除春节以外的其他中华传统节日却意兴不浓。这也与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中国国情知之较少、对本国传统文化知之较少有很大关系。但是,错失中国五千年传统智慧,无疑对新一代民营企业家走向未来、扬帆海外极为不利。
事实上,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存在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正确对待、加以改正,经过人生历练,将有助于成就事业步入辉煌。
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颇多正能量,结合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点和成长规律,通过完善亲清政商关系政策体系、加强非公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新一代民营企业家辩证思维,以引导他们继承老一代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听党话、跟党走传统,实现富民强国的使命。
在中国,政商关系的“商”特指“民营企业”或“民营企业家”。2016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时说:“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4]3月30日,国家发改委就出台了《关于推进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经过5年左右时间,通过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改革方面的锐意创新,初步形成具有东北地区区域特色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模式,以“亲”“清”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政商关系基本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其他相关部委群团也出台了相应的意见。最早在省级层面出台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政策的是广东省。2016年4月22日,广东省纪委、省监察厅出台了《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若干意见(试行)》。其后,贵州、浙江、山东、江苏、安徽、河北、河南、湖南、陕西、甘肃等省(区)分别下发了关于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文件。
要让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一个和谐的政商关系必不可少。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之后,亲清政商关系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十九大提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发展”[5];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不能成为挂在嘴边的口号。”[3]2019年10月31日,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到了“政策体系”的层面[6]。
非公有制党建是伴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而逐渐强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非公经济由此萌芽。此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不断完善,非公经济迎来春天。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明确提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结论,非公有制党建步入快车道。进入新时代,优秀民营企业家典型代表成批涌现,中共十九大代表里,就有27位民营企业负责人当选。
随着民营企业党员人数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党建覆盖面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加强党务培训、加强企业党组织尤其基层党组织建设,被提到统战部、工商联及非公企业负责人的议事日程上。加强企业党建并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是保持企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促使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前提。新一代民营企业家也不负众望:在帮助汶川地震受灾区群众重振家园活动中,红豆集团党委书记周海江个人缴纳100万“特殊党费”,并向聚源、映秀、北川三所中学各捐100万元,设立“七一奖学金”;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早在1月21日,广州市非公上市企业香雪制药就发出《紧急动员令》,号召员工春节假期返厂赶产,广大党员和员工积极响应并自愿赶产,在疫情面前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7]。加强党建促生产,已经成为广大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共识。当然,实际的降成本、优环境以给中小企业减负等惠企政策必须到位,仅2019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2%[8]。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加强,让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政治核心、政治引领作用得以发挥,企业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确保了非公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并在创新创业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了作用,促进了非公经济“两个健康”。
大多数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也有极少数处于摇摆状态:有的一方面渴望得到政府政策的关心关怀、经济上的支持帮助,另一方面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又不够积极;有的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党和政府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策体系的努力极为赞同,但是在处理政商关系的实践上有时又有背离“亲”“清”的行为,等等。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这些做法,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以上几种观点都不客观,正确的方法是辩证地看待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辩证思维,是新一代非公经济人士需要培养的。思维“辩证”,就能正确看待家国与自身的关系,就能树立远大理想,就能正确认识与理解党的非公经济政策。比如对待党正在做的“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策体系”问题时,就能够将自身摆进去,而不是置身度外。
因此,我们急需对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进行培养、教育和引导。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哲学是方法论、世界观。通过学哲学特别是其中关于辩证思维的论述,有助于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辩证地看待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比如这次始于武汉的“疫情防控战”,既要重视其对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的干扰,但也不能放大其负面影响。其实,对任何困难与问题都要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党员身份的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更要增强党性,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要理论联系实际。当前,要将重点放在鼓励支持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将“知”和“行”统一起来,将现实与未来辩证地看,有机地结合。不过于感情用事,而应增强辩证思维,在困难中看到机遇,在顺利时看到风险。只有这样,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才能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才能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抢抓机遇、引领潮流,才能促进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助力中国经济的腾飞。
总之,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经迅速成长起来。这次发于武汉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新一代民营企业家只是初试身手、小经“砥砺”,但也是一次将付大任的“预演”。这个群体正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朝气与活力,党和政府亦正采取有效措施以调动广大新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相信未来年轻一代非公经济人士必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