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研究

2020-01-16 13:46闽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年5期
关键词:苏州建筑设计人文

郑 宵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

现在是一个自由多样、互相包容的建筑时代。市场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逐渐兴起,建筑整个市场顿时鱼龙混杂。因此,如何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设计出既富有特色又有文化内涵的建筑,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 地域性建筑的内涵

一个地区的人文、地貌、历史、周围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都会对建筑的地域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建筑风格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例如,现代正在兴起的仿古风,将古代的亭台楼阁与现代的高楼大厦、玻璃瓷砖相结合,亦或是使用现在的材料制造古代的东西,如拱桥、坊子,这些关于古代的设计,都是仿古。但仿古的前提是,必须对古代的东西了如指掌,否则二者无法契合,反而显得不伦不类。如果想要表达出对于传统的向往与热爱,就要精通古代的建筑及精神,进而通过一定的布局产生质的变化,使自身的生活环境即拥有古代的古风古韵,又拥有现代的车水马龙[1]。

2 我国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与创新方向

2.1 通过空间营造来表达

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的时候就十分注重对空间的营造,他设计了苏州博物馆的立体几何天窗,这种设计思路突破了中国传统设计理念,也被称之为“大屋顶”。“大屋顶”的产生不仅突破了中国古代建筑单一的屋顶设计思路,还解决了采光不足这个致命的缺点。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中而新,苏而新”这个切合实地的设计理念,这也是对于建筑思路的一种突破。“苏”这个字的意思就是结合苏州历史传统文化、人文历史及地形地貌进行设计,而“新”这个字则是对于选料及原材料方面的创新。贝聿铭先生一向把人生最具有挑战的目标设定为设计博物馆,在地址选择上,选择了他认为是“圣地”的太平天国的忠王府附近;在用料和设计上,通过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了苏州博物馆屋顶的框架线,同时借助数学的几何方面知识,让苏州博物院更加贴合江南建筑特色,并且促使其与附近的建筑互相融合、形为一体[2]。贝聿铭在设计的时候还考虑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融进苏州博物馆内,让其既具有东方设计的古韵,又不会在一一片古建筑里显得突兀。

2.2 通过对本土材料的应用来表达

自古以来,建筑风格和地域特质都在互相影响。人们在自身所属的地域生活久了,就对当地的气候、地势、环境及材料产生适应,导致建筑风格因地而异、有所不同。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建筑特色成为不同地域的标识。制造建筑的材料影响着建筑本身的风格,而建筑本身的风格又影响着地域本身[3]。比如,中国东方的竹子、荷兰的石砖、北欧的木,不仅仅代表着建筑的特色风格,而是成为一种精神依赖、文化传承。时代在不断发展与进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混凝土这种既方便又实惠的新材料代替了原本的竹子、砖和木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材料,各地的特色建筑都开始统一。长城下面的竹屋就是其中的代表。长城的竹屋随着地势的变化高低起伏,一方面拥有长城蜿蜒不绝、高低起伏的特色,另一方面与长城及地势融为一体,这是证明这种设计思路最好的案例。

2.3 通过细节来表达

中国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在中国的古代建筑学里,不同的空间形态决定着不同的时代和地域特色,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精髓,它就是空间艺术。在中国的建筑设计思路中,空间艺术与中国传统的空间意识是无法分离的,在中国各地的建筑设计中都可以体现这一点。目前,我国利用更高的技术设计出了更贴合这一点的建筑,处处都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色,使中国传统在当代重新充满活力,这也是对中国传统的延续[4]。

3 结语

在21 世纪,关于建筑方面的设计理应围绕地域文化这一点展开。地域文化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人们的精神文化、各地的人文历史。各地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鲜明的地域特色,地域上的材料、气候、环境及人文特色都影响着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又促进地域特色的发展,二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与此同时,地域文化对民族风格和人文历史发展有着互相扶持、互相促进的作用。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只有理解地域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才能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建筑设计。而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材料选择方面也应考虑地域文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地域文化必将成为今后设计的亮点。

猜你喜欢
苏州建筑设计人文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