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玉冰
2020年,从总体上看,眼镜行业市场格局基本维稳。疫情在加速了行业变革的同时,亦为行业谋求转型、化被动为主动提供了一个契机。在这场识变、应变、求变,主动化危为机的较量中,行业正在发生哪些变化呢?
疫情期间,社会大众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等学生群体用眼负担较重、视力问题尤为突出,因此,防蓝光及其他视力保护产品越发受到市场青睐,不少镜架企业如派丽蒙、米顿光学等纷纷调整产品结构,适时推出了防蓝光青少年及儿童护目眼镜,抓住市场机遇,进一步满足消费群体的需求。以防蓝光眼镜为例,还有创业者以此作为市场切入点推出了自有品牌,在生产防蓝光眼镜的基础上研发出专利夹片,可以更大范围地适合戴眼镜的人士佩戴。
此外,护目镜、防雾类产品和眼保健产品的需求增长趋势明显,大有可能持续下去,成为眼镜店常备货品。
观点: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加,对于眼镜产品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眼镜产品范围不断扩大,从眼“镜”到眼“睛”,一字之差,个中内涵颇多,期待行业涌发更大、更多的能量。
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改变不了市场就适应市场。当记者询问外销企业对于当前“海外订单骤然下滑”如何看待时,不少企业表示,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同样面临着海外退单、发货暂缓、生产线停摆等困境。在遭遇外需“空档期”时,大家都在积极想对策,在产业链、产品研发上进行调整,“外场损失内场补”:一方面抢搭“国际列车”,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疏通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循环,内外贸协同复工,努力寻找新商机。如温州市瓯海眼镜产业抱团谋发展,目前有10余家眼镜制造企业投产护目镜,并且陆续拿到国外认证证书,通过互帮互助,以“共享订单”的模式带动生产。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内需市场,3月,瓯海眼镜协会与瓯海区委、区政府密切配合,搭建“瓯嗨GO”平台,抱团入驻后的企业日交易额突破300万元。4月,又推出“瓯海眼镜网红直播节”,在小镇街头设置直播台,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观点: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充分释放经济张力。但需要看到的是,外贸产品转内销并非易事,无论是生产线与产品规格标准不同,还是产品营销、品牌市场要求有别等因素,内外销市场存在差异。眼镜企业在“外”转“内”的这一步过程中,尚且需要政策机制的完善、新型平台的搭建以及企业坚定信心、持续努力。
对于今天的眼镜零售店来说,已经不再是考虑要不要做线上的问题,而是需要思索该怎么做,才能比别人做得更好。为消费者提供及时和个性化的服务,成为了眼镜零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疫情期间,宝岛眼镜率先将运营逻辑切换到线上,并全面进行私域流量运营,使得其线上商品咨询需求量激增,各平台直播观看人数屡创新高,不仅促进了与顾客的良好互动,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Coterie则利用官方微信店铺和淘宝店铺,借助线上移动橱窗概念,通过不同的主题更新,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线上渠道成交数据亮眼。
观点:当顾客受疫情影响未能踏足实体店时,线上消费渠道反而成为一种主流。种种数据显示,当前线上运营作为市场的一种生态,已经成型。线上营销的主要核心就是流量,有了流量才有下一步的转化。对于眼镜零售商而言,在追逐线上运营之前,需要对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之间的区别作一定的了解,进而选择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路。
库存压力大但周转比例小,一直是眼镜行业的痛点之一。受疫情影响,线下销售一度几乎归零,令不少眼镜企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去库存化、回笼资金的重要性。
对此,广州雷视公司在销售策略上取消了代理商制,以薄利多销的方式,在产品研发和销售方面整体走“保守”路线,减少库存,盘活现金流;厦门某眼镜企业老板向记者透露,与往年相比,今年减少了太阳镜的生产数量,以减轻库存压力;还有一些企业表示,为了更好地回笼资金,企业采用“全员营销”等办法支持公司的业务发展,动员全体员工的所有资源,让员工变成网络销售高手。
值得注意的是,寄希望于消费者在疫情后的“反弹性消费”消化库存的想法可谓不切实际。今天的消费者不会因为你缺货而改变消费喜好,行业的一时萧条已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眼镜工厂的停工、减产必然导致行业供给关系失衡,但眼镜行业的海量库存现状使得存量市场的格局并没有被撼动,上市新品仍然是消费者心头所好。
观点:疫情把现金流的重要性放大了数倍,眼镜企业想尽办法开源节流,确保把健康现金流和最低现金储备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值得肯定的是,有些企业在争取尽量不裁员、减薪,而是采取多种方式与员工谈及回报,如股权、红利等;但也有企业为了回笼资金,借头部流量上直播卖货,价格极低,损及经销商的利益,引发“抗议”,反而得不偿失。后疫情时代,企业需要在做好现金流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做好长期规划。
在与众多眼镜企业的交流中,记者发现,各地的眼镜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包括地处武汉市的眼镜企业在内,都没有对此次疫情带来的危机怨天尤人。多年的商海打拼让他们懂得,做生意的时机有好有坏,沉静应对当下、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大部分的眼镜企业纷纷想办法实现自救,不管是开展线上运营、注重私域流量,结合线下优化服务,增强与会员的互动,提升存量粉丝的黏性,还是通过多种形式带来大量新粉丝(甚至不少连锁店或单店不约而同地开始直播带货、朋友圈推广、全员营销等),这些都成为他们当前求生的有效办法。
观点:不止眼镜行业,2020年要 “活下去”或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题。挺过这一难关后,眼镜业或许会探索出一条真正基于用户、服务、线上+线下结合的融合经营之路。此次疫情,反倒有可能成为品牌升级、团队升级的契机,实现真正的“变局”成功。
尽管此次疫情对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从整体来看,大多数眼镜企业并没有在因循守旧的惰性中颓废,而是懂得了积极应变。“以冬天态度过四季,则四季存”,无论是迅速调整心态,还是着力控制成本、开源节流,广大眼镜同仁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从产品升级、服务优化到营销的渠道的多元化,眼镜行业正在发生的种种变化,着实令人惊叹。
“万物皆有裂缝,那就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们有理由相信,面临非常时期的特殊挑战,能够经受住磨难和考验活下来的企业,也必然会获得商业上的更大回报和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