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作者对于中文期刊出版周期较长颇有微词。以《合成化学》为例,排队出版的稿件出版周期往往接近10个月。即便现在有知网提供的“优先出版”服务,由于大多数稿件的质量(尤其是格式和规范用语)低于标准,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编校才能上传。这对于学术成果的快速传播非常不利。为进一步规范本刊稿件的写作,现结合平时编校发现的问题实例,为广大作者朋友提供写作参考。
(1) 数字
例1:“Actinophyllic acid被鉴定为一种结构独特的单萜吲哚生物碱,具有高度复杂的六环笼状结构……包含5个连续的手性中心,其中两个为季碳中心……”。
表示数量的数字,小于等于2的一律用中文,大于2的一般用阿拉伯数字,专有名词(如六环、五元环、三级胺等)除外。
例2:“3a: 137.8 mg,收率90%;1H NMR(CDCl3, 500 MHz)δ: 1.43(d,J=5.0 Hz, 2H), 1.55~1.60(m, 4H), 2.68~2.70(m, 4H), 3.25(d,J=12.5 Hz, 1H), 3.35(d,J=12.5 Hz, 1H), 6.60(d,J=7.5 Hz, 1H), 6.79~6.81(m, 2H), 6.91~6.94(m, 2H), 6.96~7.00(m, 1H), 7.01~7.04(m, 1H), 7.10~7.14(m, 1H), 7.35(d,J=7.5 Hz, 1H), 8.69(br s, 1H);13C NMR(CDCl3, 125 MHz)δ: 24.6, 26.4, 41.1, 48.2, 72.7, 109.6, 121.9, 125.0, 126.2, 127.4, 128.4, 129.5, 130.2, 134.9, 140.9, 179.6; HR-MS(ESI)m/z: Calcd for C20H22N2ONa{[M+Na]+}329.1630, found 329.1639。”
氢谱的化学位移值统一使用升序(由小到大)或降序(由大到小)书写,并保留相同的有效数字。文中化合物编号属于强调内容,本刊采用加粗的方式进行区分(如3a,1a~1f)。
(2) 计量单位
例3:“将3-苄基氯取代氧化吲哚(1a)128.5 mg(0.5 mmol)溶于哌啶(2 mL)中,加入20 mol%Na2CO310.6 mg,搅拌下于65 ℃(浴温)反应5 h(TLC检测)。冷却至室温,经硅胶柱层析[洗脱剂:V(乙酸乙酯)/V(石油醚)=1/8]纯化得淡黄色油状液体3a137.8 mg,收率90%。”
计量单位均按照国标用英文表示,不再使用ppm等废除单位。应注意的是,%并不是计量单位,因此与数字之间不应该有空格,只能连写。
(3) 西文字符
例4:“Actinophyllicacid被鉴定为一种结构独特的单萜吲哚生物碱……”;“1属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7059(1) Å,b=11.6556(2) Å,c=18.1197(3) Å,α=97.247(1)°,β=94.797(1)°,γ=101.827(1)°。”
英文专有名词,如天然产物、杂化轨道、晶体参数符号(a,b,c,Dc等)、取代基位置(o-,p-,m-,α-,β-等),希腊文字符(IR波数ν,1H NMR化学位移δ, XRD特征峰2θ/°等)均应使用斜体字符加以区别。
(4) 表格
表格均采用三线表,设置参数为:线一和线三1.5磅,线二0.5磅。绘制表格时,请作者先对表格内容进行总体规划,尽量将表格安排得紧凑,合理规划横纵行数。计量单位、符号均放在表头,可简化表格内容。
(5) 常见错误表达
例5:正确表达如Cu2+, Cu(II),二价铜离子;Cu,铜原子
部分作者喜欢中西文夹杂表述,这是不严谨的。如Cu原子,Cu本就表示铜元素、铜原子,在其后加上原子二字属于画蛇添足。再如“将反应液倒入冰水混合物”这样的说法也存在争议。冰和水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定义为混合物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