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包装智能化设计研究述评

2020-01-16 01:28刘文良李毛梁敏怡
湖南包装 2020年1期
关键词:药品智能信息

刘文良 李毛 梁敏怡

Liu Wen-liangLi MaoLiang Min-yi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7)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的药品监督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特别是对制药过程中GMP 标准(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全面贯彻与认真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有了高效有序的分类管理,这对药品包装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药品包装受到国家政府、相关行业、企业单位、社会及消费者的高度重视。

智能包装作为一种新兴的包装形式,其利用功能性材料、功能性结构以及包装通信功能来促进相关企业行业的快速发展,用以提高食品药品的质量与安全。传统意义上的包装,其基本功能主要分为四大类,即保护、容纳、便利和销售。传统包装有利于保护产品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是营销工具与消费者之间的媒介,能为消费者最大限度地提供产品使用的易用性和购买时的便利性,且传统包装还便于包含容纳各类尺寸大小和形状不一的产品。尽管传统包装对各类产品分销系统的早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当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这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现代智能化药品包装的出现,不仅能增强药品包装的创新功能,而且还能够方便患者使用,给消费者的心理及生理带来慰藉,推动药品行业的持续发展。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提出,2016 年12 月6 日中国商务部网站发布了《工信部、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促进中国包装行业快速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传统意义上的包装想要得到高效发展,适应全球化发展潮流,进一步提升中国包装产业核心竞争力,巩固中国世界包装大国的地位,就必须依靠科技力量,推动包装产业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转型。包装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重视新人才,研发核心新技术。文章旨在结合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药品智能化包装设计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成果,系统全面地分析当前药品智能包装取得的突破和存在的问题,为智能化药品包装设计进一步明确方向、提供借鉴。

1 药品智能化包装设计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外关于智能包装的英文名称一般为Intelligent Packaging(IP)和Smart Packaging(SP)。根据美国传统辞典的解释,“智能”这个词被定义为“能够显示恰当的合理判断性”或“具有一定的数据存储处理能力”。Yam 等[1]将智能包装定义为能够执行智能功能(如检测、传感、记录、追踪、通信和应用科学逻辑)的包装系统,可以促进相关行业的快速判断或决策,延长药品保质期,增强其安全性能,提高药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药品信息,并警告可能出现个别问题的智能系统。现如今,对于药品智能化包装设计的研究在国内外均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

1.1 注重新型功能材料的使用

当下关于新型功能材料的使用包括了时间温度敏感指示性材料、气体敏感指示性材料、光伏智能指示性材料和生物微生物传感等智能包装材料,其对环境因素的变化发展具有判断识别功能。再者,新型功能材料的运用不仅能满足药品在包装使用过程中的特定需求,而且还能够改善或增加药品包装生产的附加值。

王瑛伦等[2]将新型功能材料的使用融入到包装开启的密封胶带中,胶带的使用可判断产品包装是否被开启或是被盗用,智能材料的出现能有效地鉴别药品使用的安全性能。任何食品或药品都有一个保鲜期或保质期,一旦患者服用过期药物会对其自身身体状况产生极大的危害。在药品保鲜问题上,李洋等[3]提出医药学领域中药品的生产包装可以采用凝胶型指示剂材料,因为凝胶型指示剂材料主要是由染色液溶剂加入增塑剂加热后添加黏合剂搅拌而成,期间增塑剂会对指示剂产生一定的颜色变化,进而会对溶液pH 值、温度产生较为敏感的特殊反应,经过长时间的化学反应后,即可判断药物是否过期。正是基于这一点,刘文良等[4]认为智能药品包装正需要利用特殊包装材料设计来自动显示过期药品,如利用渗透层材料不断使药物包装发生变化,直至药物临近失效期时即可显示出明显的警示性符号,以此告知消费者。夏征[5]从智能包装功能材料型的角度出发,将新型智能包装材料用于实现包装的特定目的,再通过智能材料来识别、评判和显示包装微空间的温度、湿度、压力、密封速率、程度和时间,以此延长药物的存储时效,无疑这对于药品包装安全性能的提高提供了相应的材料技术功能支持。

1.2 注重信息的优化配置处理

1.2.1 优化药品包装的智能化标注信息 药品包装信息

优化配置处理中,张绿青[6]对药品外包装智能标注终端的基本原理作出了详细的阐述,提出其智能终端是利用二氧化碳激光发射器、振镜扫描模块和通信管理平台的开发,以实现与第三方系统的信息化智能通讯。智能设备标注终端的使用,通过激光束反射原理,采用振镜X、振镜Y,将激光打射到各种不同物质的包装表面上,从而产生永久性标记,刻出痕迹,使标注无法消除。一旦标注刻上印迹,这就使药品无法进行二次贩卖,从而有效地杜绝医保欺诈现象的发生。夏征[5]指出,信息型智能包装技术主要是指以反映包装内容物及其内在品质和运输、销售过程信息为主的新型技术,通过实现药物的存储、运输、销售,检测周围环境对其内在质量的影响,记录其药物内在的重要信息;在生产及销售的环节中,记录药物所涉及的化学、微生物、动力学和电子技术等信息,利用信息收集、管理、控制与处理技术,完成对运输包装系统的优化管理,实现信息型智能包装技术空间的最大化发展。

1.2.2 优化包装信息安全无障碍设计 关于信息无障碍化方面,刘文良等[4]提出,由于老年人视力、听力和理解力的生理功能都在不断衰退,对于药品包装上文字性的东西不一定能够看得清、理解透,这就要求信息无障碍设计要体现文字设计无障碍化和提醒功能设计的无障碍化。刘文良还从安全策略的角度探讨药品智能化包装设计,指出智能元素的参与和渗透,为药品包装尤其是药品安全包装赋予了新的内涵[7]。特别是在儿童安全方面,智能化技术在药品儿童安全包装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依据儿童身心成长的规律,可以从感官、技能、行为等方面进行障碍设计创意构思,研发出结构简单、成本适中、能有效防止儿童独自开启但又不妨碍成年人使用的包装[8]。关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方面,刘文良等[4]认为要从设计无障碍角度考虑问题,要实现基于疗效安全的信息获取无障碍、基于服用安全的使用过程无障碍,以及基于心理安全的情感交流无障碍,需从侧重于弥补生理障碍的“硬安全”和侧重于和谐心理感受的“软安全”两个角度赢取消费者的信任,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刘靓等[9]在关注老年人急救药品包装的使用问题上,从老年人无障碍视角探索了包装造型装潢无障碍设计、包装开启方式无障碍设计、药品获取无障碍设计及药品包装废弃物回收无障碍,特别要求老年人急救药品包装的设计应当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实现人性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设计。

1.2.3 优化RFID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处理 Eldred[10]认为,智能包装作为数字传输信息功能的重要包装,可以运用条形码、磁条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防止药品包装被偷窃。刘飞等[11]根据药品外包装的不同,对超高频RFID 标签的读取性能进行研究试验,发现其标签对液体类药品外包装的影响最小,其次是泡罩药品包装所采用的铝塑密封、铝箔板,当标签越靠近铝箔板时,其对于标签的性能影响最大,一旦接近铝箔板,标签就会无法进行正常工作。RFID 标签在运作的同时,需要对不同材料、不同介质进行读取性能的研究,要尽可能地发挥智能技术的最大水平,还要不断提高RFID 标签监测追踪管理药品信息、控制产品包装的运输效率、服务质量与安全防伪特性的水平。虽说传统条形码与RFID 都能自动生产处理信息、改善生产管理,但相对于传统条形码来说,RFID 比条形码更能减少劳动力、减少人工出错、提高数字信息访问。RFID 标签相比传统条形码的格外优势在于阅读时,不需要光源的照射即可通过纸张、木头、塑料等介质进行读取,不仅可以在高速下获得重新编码,还能不受灰尘、气候和苛刻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正常使用,且能携带更多关于产品有关的信息,在药品智能包装实际运用中具有重要价值,所以随着新兴技术的产生还要不断优化RFID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处理水平。

1.2.4 优化药品电子监管码的信息处理 金旭红[12]肯定了药品电子监管码在实际应用中的全程追踪、储存信息动态预警、消费者查询、全国覆盖、防伪等功能,但对其存在的企业成本增加、宣传力度不完善、药物终端数据上传缺陷、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看法,认为药品电子监管码在未来实施阶段应实现药品仓储管理系统与中国药品监管网的对接,尽可能地减少人员开支、实现仓储信息过程的电子化处理。刘姗姗等[13]根据传统医护人员记录药品信息、复核药品管理信息登记的缺陷问题,特别建立了基于药品电子监管码的医院特殊管理药品追溯系统,这有助于院内的药品管理更加规范化,有利于药监码信息共享,便于提高医护人员生产工作的效率,便于查询、统计和追溯药品的基本信息,更广泛地为患者就医提供便利。

综上所述,现阶段研究者在注重药品包装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同时,还不断地增添和融入了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科技元素与时代元素,更多地关注社会基层民生问题、信息化储存处理问题及用户需求问题。相信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药品智能化包装设计将会实现更为广泛的信息优化配置,使智能包装设计成为药品行业发展的主流。

1.3 注重包装智能化方法研究

国内外学者都非常专注于严格标准的智能化包装技术,但对于药品智能化包装设计相关的研究理论,尤其是设计方法、设计模式的研究探索仍处于稀缺状态。朱和平等[14]从智能化包装设计方法研究出发,从“析”“解”“组”“借”“创”5 方面着手,阐述了药品包装智能化设计过程中包装智能化的可行性步骤分析及设计过程的方式选择。在智能管控药品包装设计研究中,朱和平等[15]根据老人、儿童及特殊人群用药方便的不同而提出智能管控型药品包装形式的核心将由数字管控、结构管控、材料管控3 部分组成。另在设计方法、设计模式上应尽量实现对社会群体需求特征特点的不一进行有效性分析,要根据药品自身形态特征的不同及包装安全问题的产生与结果进行特殊分析,还要基于智能数字管理和数字控制实现药品包装普遍的原理设计,如进行定时提醒设计和定量保证用药安全的设计[15]。

1.3.1 定时设计 定时设计方面,蔡京声等[16]设计的“可穿戴冠心病安全警示智能药品包装”,解决了冠心病患者在忘记吃药、忘记随身携带药品及紧急发病无人照看的情况下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问题。包装设计的主要原理即是通过智能穿戴手表与手机间的对接,实现冠心病患者的心跳数值分析。最后将数值上传至云空间进行患者个别性治疗反馈。穿戴手表主要内置探测感应芯片,患者只需戴手表,设备就能通过手表的感应,将患者的跳动心率信息传送至手机,手机再经过系统化处理就可以感应患者的身体状况。设备一旦感应到患者心率达到危险数值时,包装设置就会产生自动报警,紧接着会将信息传回到手表上,提醒患者开启手表按钮吃药。若患者没有及时吃药,系统将在4~6 min 的黄金治疗时间前进行智能自动呼救,马上将患者信息传送至120 急救中心,及时为冠心病患者抢救治疗。

Santsch 等[17]曾提到,IDAS I (Intelligent Drug Administration System) 作为丹麦Bang and Olufsen Medicom 设计的一款智能药物管理系统,是一种容纳泡罩包装的电子设备。平板电脑插槽上设备设有固定的电热箔,患者每次服用药丸后,电箔就会破裂,从而激活并记录药物在水泡中取出的时间。装置设有两个提醒功能:一个是在视觉指示上自上次剂量和实际时间之后所经过的时间会有提醒;第二个是在选定或固定的时间中会发出1 min 的声音,患者需要打开设备后声音才会停止。同时,声音提醒功能还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及要求停止使用。瑞士Aardex 等设计的MEMS (Medication Event Monitoring System) 6 Smart Cap 药物事件监测系统[17],是由一个普通散装药丸容器组成的器件,容器中装有一个特殊的盖子,盖子中包含了一个微电子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记录瓶子每次打开的日期和时间,LCD 显示屏位于瓶子的顶部。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能够显示药品每天打开的次数和上次药品自开启以来所经过的小时数。

以上研究者对药品包装设计的定时研究更多地体现在包装与手机、包装与系统客户端之间的关联,更多的是通过外在设备包装感应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而实现病患人群的全方位治疗,因此药品包装的定时设计是很有必要的,这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问题。

1.3.2 定量设计 定量设计方面,由朱和平等[18]设计的“安全定量药品包装设计”有效地解决了患者无规律吃药、无定量用药的问题,同时以“云南白药伴侣T98 口服液”为例,解决了传统药品在使用角度上的安全可控问题。由于传统包装对药品安全可控问题的一般做法是优选包装材料或结构设计,未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考虑药品包装安全上的潜在作用,因此该设计的优点在于安全、定量、环保、便捷,通过改变传统瓶盖的包装结构,可实现定量抽取瓶身结构伸缩装置,为患者带来便利。

此外,柯胜海等[19]设计的“重力感应智能报警输液袋”以clean 品牌0.9%生理盐水注射液为例,在输液袋连接挂钩处上方设有重力感应装置,装置同时连接医护站中的WiFi 系统。输液袋还特别设计了可折叠式组合包装,有利于减少医疗包装的耗材使用及节省包装箱体的整体空间,为药品的运输提供了保障。同时,输液袋的使用可按虚线进行裁剪,用一袋剪一袋,为包装绿色环保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防伪技术上,输液袋设计了破坏式防伪扣,可以有效防止医疗用品在运输过程中被人随意打开的状况发生,能给药品起到保护作用。设计中的重力感应器则有效地解决了注射液中的计量功能问题,还解决了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感应装置的设计会随着输液袋中的溶液重量减少而慢慢伸缩,直至输液袋液体消耗完毕触发装置红线,一旦触发红线,医护站中的系统就会显示智能报警。该设计的研发在给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保障的同时,还为医护人员提供管理病患的便利,方便控制用药服务。

上述研究表明,药品智能化方法研究中定时定量的设计不单单局限于提醒患者用药时间、取药过程中要获取药品数量的多少,还要善于发现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要多从患者的角度思考,利用光学、声学、重力学等多门学科的原理,去改造、发明和完善药品包装。

2 国内外药品智能包装研究情况对比

2.1 中国药品包装智能材料更新过慢

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医药产品包装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新剂型药剂发展相比,药品包装材料的发展速度远落后于整个制药行业的发展,且不能满足于新药开发的需求。基于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生物学与遗传学中的新药不断涌现,大部分新兴药品对自然光、水气温度及氧气含量的多少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当前,国外药品包装材料的分类主要分为:①初级包装系统,即包裹产品并使药品受到保护的直接性接触材料。实际上就是与产品接触的包装组件和子组件,抑或是可能对产品保质期有直接影响的材料,如安瓿瓶或小瓶、预装注射器、静脉注射容器等。②二级包装系统,不包含初级包装系统在内并应用于药品初级包装之外的包裹性材料,如纸箱、盒子、集装箱、注射托盘等。③三级包装系统,主要应用于散装处理和便于运输药品材料的包装,如医药桶、容器、边缘保护器等医药材料。

上述药品包装材料的使用一般针对于药品本身而言,由于药品形态不一,有液态的、粉末状的、固态颗粒状的、注射用的医疗药物等,因此在药品保护上药品包装所用的材质会因其形态不一而有所不同。此外,国外药品包装在运输安全及销售保护上格外注意其药品的完整性,这就使药品有了三重保护,即由内及外的过度保护,造成了包装材料的资源浪费;另外,药品包装材料用材不一,给药品包装回收利用上带来了诸多不便。其次,中国药品包装材料(超过半数以上的药品),一般采用泡罩包装(即PTP)、纸包装给予包裹。PTP 材料采用聚氯乙烯(PVC)硬片为基材,聚合其他功能高分子材料或金属箔而制成的系列复合片[20]。中国传统PTP 覆盖材料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未按标准生产、印刷图形文字模糊、易脱墨、胶黏剂黏合层不均匀、针孔度超标等一系列质量问题;纸质包装易受潮、易沾灰尘,这都对消费者的使用要求产生安全隐患。再者,传统药品泡罩包装在生产时要经过薄膜放卷、预热、泡罩成型、填充药品、PTP铝箔放卷、热合、打印批号标识、冲裁、包装等一系列工艺才能制成[21],因此在制作工艺流程中一旦出现某一步骤的差池,就有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发生,智能材料技术的研发迫在眉睫。无论是国外包装还是中国的药品包装,其材料技术的研发应主要体现在药品本身的实用性及产品外包装信息的准确性,切勿造成资源浪费及过度包装。在研发创新时,可以多考虑药品包装给予患者查药信息时提供的用药准确性及醒目性,以及患者打开药物的易用性及便利性,量身定制患者所需的药品包装。

国外针对上述问题现已有了一些无菌吹塑填充密封(BFS)技术加以解决[22]。吹塑填充密封技术是塑料容器制成,填充无菌过滤产品能让单个机器在无菌受控环境中以不间断的操作顺序来进行密封,是一种强大的先进无菌加工技术,被全球监管机构所认可。此外,它比传统的无菌生产更具有操作优势。吹塑填充密封系统在包装设计上具有独特的灵活性,运营成本低,有高度的无菌保证。同时,机器对空间的需求相对较小,且只需少数人员即可实现操作。该技术还可以使用各种聚合物,最普遍的是低密度的聚乙烯和高密度的聚丙烯。在特有能力情况允许及实际无菌包装过程中形成的容器或封闭装置下,容器能在定制过程中设计出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应用,最显著的是运用在呼吸治疗领域上。这种应用的灵活性不仅提高了容器的易用性,且为当今许多新兴药物的输送提供技术支持。此外,郑明亮[23]通过对某款老年人视觉特征的智能包装便捷药盒进行包装失效和损坏事故排障分析,利用专家知识判断和模糊数学理论,对药品智能包装顶事件和底事件发生故障的模糊概率及底事件的模糊重要度进行数值分析,最终获取到药品智能包装的顶事件失效率要比底事件的失效率要大,同时也得出包装材料的最终影响要大于其他部件对其包装的影响,其次是冲击和震动、包装尺寸和野蛮装卸等外在因素,药品智能包装灰色关联度与模糊重要度可为药品智能包装故障树相互验证和补充。由此可见,药品智能包装的模糊灰色故障树分析、BFS 技术的出现不仅能为当今药品智能化包装材料的发展提供具体理论指导,减少流动人员的干预,大大地节省占地空间,通过故障分析、修改代码编号和可变数据,量身定制患者所需的应用需求。在未来药品包装行业发展道路上,其若能参考借鉴国内外先进案例分析,并加以改进和完善,相信中国药品智能包装设计研究将会有更高、更快、更广的提升,新型智能材料也即将出现,患者也将获得更好的药用摄取与治疗。

2.2 中国药品包装防伪技术有待升级

药物造假是一种高收益、高利润、有意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伪造者以营利为目的,以侵犯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为代价,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对社会及个人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假冒与盗版的相同之处都是对真药包装进行复制、模仿、使用,最常见的假冒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的药物获取方式是个人或售卖群体通过互联网或无牌药房等渠道以低价方式购买假药。假药的使用导致患者的发病率、死亡率提高,其次,假药的流通将严重危害社会管理秩序,使患者对医疗保障体系失去信心。在印度,假冒者会肆意妄为地对药物产品包装进行再利用和再修改;重新包装是欧美国家假药制造的重要来源。中国大部分药品包装结构形式简单,有的包装产品只是在包装盒的外包装上贴有防伪标签或二维码,工艺印刷及制造上相当简陋,这些客观条件为假冒者提供了造假的便利。造假者通过复制标签、复制包装产品说明和使用信息,用类似于原件的劣质包装产品替代原件,将假冒产品放置于真实或重复使用的包装中,通过更改防伪标签,篡改真实产品信息,用以欺诈。因中国造假技术有限,造假成本不宜过高,假冒伪劣者通常仿冒真品外包装上的图案、文字、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添加或修改药品名信息,使消费者不易识别,这些造假现象的出现都对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和使用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解决假冒伪劣产品问题,国外现已提出了一些具体实施的方案。如通过设计防篡改包装系统可避免未经授权的信息进行转移[22]。防篡改信息应用于密封锡罐、无菌包装的多层纸箱或真空蒸煮袋中,包裹于产品或产品容器周围,防篡改技术还要通过切割或撕开内置薄膜才能打开容器及取出产品,进而获取药品信息。薄膜基材的使用包括超破坏性薄膜、可移除薄膜(移除时需提供图像信息验证)、溶剂敏感纸等,是具有独特设计的透明薄膜。收缩密封技术及独特的条带设计还一并被应用于加热和干燥收缩后的密封盖容器接头中,这项技术的使用也需要切断或撕开密封件才能取出产品。美国和意大利有研发的智能电子墨水药品包装、澳大利亚Blackmores 公司有研制的示踪颗粒防伪包装、美国圣荷西有研制的RFID 防伪及供应链监控瓶盖、加拿大印刷电子工业协会有开发的NFC 识别防伪药品包装、清华大学科学家有开发的QR 码识别包装及天津商业大学提出的可智能识别发声药品防伪包装等[24]。上述防伪包装智能技术的出现有效地防止了产品包装信息的被更改和被使用,所隐藏的信息功能也使品牌持有者能够清楚地识别伪造产品。在市场流通中,公众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也没有办法来验证它。如果没有相关专业的技术和水平,所隐藏的防篡改功能是不可能轻易地被检测或复制,必须在了解知道的基础上才能控制或更改产品包装信息。这些技术的产生都有效地增强了药品包装的防伪效果,为药品包装防伪技术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2.3 中国药品包装警示标语亟待完善

所有药物的使用都存在着一定风险,患者及医生在权量药物服用时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和效果监测。在做出药物治疗讨论决定时,专业人士要对每种药物的生命周期和市场销售概况、安全信息提供一个准确的考量。当一种药物被批准通过后,其产品标签,包括产品说明书、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黑框警告、可用的药物信息与不可同时服用相冲的食物或药品等等,都潜在着一定药物数据评估安全问题。面对潜在的药物安全,其包装警示标语显得尤为重要。

在美国,超过1/4 的老年人表示他们有阅读药物警告标签的困难[25]。因OTC 药物标签在药品包装盒上的打印尺寸相对较小,其打印质量、颜色和图形辨识度较低,制约着老年人的正常阅读。在解决老年人物理、生理阅读认知障碍时,应着重考虑其年龄因素、视力障碍、心理问题等。中国药品说明书、药品标签、警示标语在市面流通使用时,由于标签内容涵盖的用词用句用法较为深奥难懂,普通患者在正常情况下无法轻易获得有效信息;且警告标签上的“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对于驾车司机、高空作业、机械操作等特殊职业人群而言,没有详细的介绍说明和使用规范。还有一部分药物上的“不良反应”“禁忌”还标有“尚不明确”的文字解释,包装封面上的疗效、作用、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还要翻阅包装盒的四周才能查阅使用,有时候外包装上还没有详细列明以上信息,患者需再次翻阅包装盒内的产品说明书才能查找,这样的药品包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外包装盒上的药品说明,如图形、文字、大小、色彩无明确的规定,无法突显药品的功能疗效作用,一眼看去仅是药品名,次要信息患者无法第一时间有效获取。就不同职业、不同人群,有效、清晰、安全、全面、充分地向其提供准确且规范的用药信息,完善及细化警示标语,对指导患者用药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日本“药物合理使用协会”为方便不懂日语的患者使用产品说明时,通常在警示标语及标签说明上采用一些卡通漫画形象加以辅助说明药品警示信息[26],使药品警示标语更为新颖、丰富、特别。在漫画插图警示标识上,其形象生动的图片说明能有利于语言不通的人配合药物使用产品,大大地提高了其药品标签的安全性和警示标语在国际流通中的可读性,便于增加患者的使用效率和阅读兴趣,减少错误用药,给使用上带来方便安全。

中国药品包装警示标语的发展,在参考借鉴国外收集到的评价信息和安全用法上,还要不断健全警示标语管理的规范化,深入、细化地参照国外相关法律法规,遵循指导说明,明确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警示标语的职责,及时更新药品信息,更好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以醒目、多样的形式改进警示标签,形象生动地增强中国药品警示标签的可读性与清晰性,更要更好地发挥药品的疗效作用,为广大患者带来使用上的便利。

3 结语

药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药品包装是保障药品安全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药品包装设计可以为药品的安全使用创造良好的条件[27]。在全球化时代,药品包装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未来几年药品包装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即将见证全球渠道的开放,所有产品包装的生产将与国际标准、国际质量相接轨,包装行业的发展有必要在研发方面实现更高技术的提升,甚至是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包装运营体系,更有可能的话要超越包装功能方面的研究。新型智能包装技术作为一门集多学科知识领域基础的新兴技术分支,有利于实现药品智能化包装设计的人本位思想设计与新技术研发的创意设计,使商品包装、药品包装及其他包装间人与物的交流变得更为简便,更有助于实现商业信息与人之间的广泛交流。目前,全球仅有少数的制药行业或企业愿意在药品包装上花费时间和金钱来进行技术研发,传统包装不能为防伪技术和药品的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证,且相关行业的发展似乎是因为成本因素过高的原因而不愿意开发新的智能化产品。鉴于包装行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药品生产过程,因此对于药品包装的设计就有了强制性的硬性标准与要求。日后药品包装设计若能考虑到其产品性质需求、安全性、成本及患者便利性等因素,同时树立品牌意识,那么药品智能化包装设计的研究趋势即将迎来快速的突破,材料与技术的提升将为众多消费者带来益处,中国也会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

猜你喜欢
药品智能信息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水果药品
药品侵权的性质认定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