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评论漫画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15 10:09魏威
国际传播 2020年5期
关键词:受众漫画特朗普

魏威

【内容摘要】 评论漫画不是新兴事物,从现代报刊事业起步之时,评论漫画就始终与报刊共生共荣。随着传播技术的更新迭代,传播方式发生颠覆性变化,在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主流传播渠道的新媒体时代,评论漫画显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鲜活的生命力,在新媒体平台上广为传播。CGTN新冠肺炎题材漫画的传播实践也表明,评论漫画在观点传播中具有独特优势,国际传播效果显著,值得大力发展。

【关  键  词】 CGTN;评论漫画;新媒体时代;新冠肺炎;国际传播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针对中国的各种指责和“阴谋论”甚嚣尘上。新冠病毒原本是科学和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问题,被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大肆炒作成政治议题。在“病毒起源”等问题尚无定论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出现对亚裔人群的歧视,一些反华政客和媒体抛出“中国负责论”“中国赔偿论”等种种“甩锅”、抹黑、指责的言论,使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面临极大考验。

作为中国国际传播的旗舰机构,中国国际电视台(以下简称CGTN)始终处于国际舆论场前沿,肩负着在对外传播“战场”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使命。截至2020年8月底,CGTN评论板块共发布评论漫画51条,获得全球阅读量近5000万,被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国的70余家主流媒体和近百家国内媒体转载,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引发热烈反响。作为该系列评论漫画主创团队负责人,笔者拟从工作实践角度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漫畫,尤其是评论漫画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一、何为评论漫画

现代漫画发源于18世纪的欧洲,大都以铜版雕刻单页印刷,内容多是表达画家对政治、时政和社会现象的看法,对其进行评论乃至讽刺、抨击,这也是评论漫画的雏形。19世纪,漫画随着报业的兴起和印刷技术的提高获得发展,并陆续扩展到全世界。英语cartoon一词在牛津词典里的第一个释义便是“(报刊中与政治或时事有关的)漫画,讽刺画”①。

在国外,媒体上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表达观点的漫画通常被称为政治漫画(political cartoon)、社论漫画(editorial cartoon)。这类漫画不仅反映新闻热点事件,更带有漫画家本人或是新闻媒体编辑部想要传达的鲜明观点,因此,也称作“评论漫画”。

评论漫画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1904年,上海《警钟日报》在“时事漫画”的标题下,连载以讽刺清廷为主题的漫画,“漫画”这一词开始见诸报章。中国早期漫画的奠基人丰子恺出版了《子恺漫画》,使得“漫画”一词在中国普遍应用。

本文讨论的漫画特指新闻媒体上带有鲜明观点的评论漫画。评论漫画的主要特点是新闻性与评论性共存。在新闻媒体上,评论漫画要围绕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展开创作,不能脱离新闻土壤。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名誉会长方成曾指出:“评论性是漫画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说它是一种艺术评论手段”②。评论漫画的发展与流行发端于其对时事的讽刺和抨击,因此,讽刺性、战斗性是其必备功能。在政治和思想斗争中,以讽刺和幽默为武器的评论漫画常常将“战斗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图胜千言,能够有效争取到更多受众的支持,甚至改变舆论。

二、新媒体时代评论漫画的传播优势

随着传播方式不断更新迭代,漫画发展也经历了兴衰起伏。而在新媒体逐渐成为主流传播渠道的当下,漫画呈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鲜活的生命力,继续发挥其优势,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

(一)诉诸生动简明的视觉形象

评论漫画具有生动形象的视觉效果,有助于加深受众印象,实现观点的传播与落地。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写道:“图像始终是最可靠的传递思想的方式。”他指出,如果受众有机会积极思考某种视觉表达中的内容,并将它与自己的处境相联系,那么,其中的符号系统将成为持久的记忆。

与长篇大论的评论文字相比,评论漫画诉诸浅显易懂的图像,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实质,清晰地表明画家和媒体的立场,人们更愿意看这种“短、平、快”的内容输出。

(二)信息技术助力评论漫画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评论漫画的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报刊等传统纸媒,其创作与发表方式也不仅仅是手绘、印刷。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各种绘画软件应运而生。在漫画绘制中,画家利用电脑技术,结合手绘板,漫画的创作周期大大缩短。漫画传播则以数字化方式在网络上发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可以长久保存。而用户在移动终端或是电脑端可以轻松实现一键保存、一键转发,极大地加快了传播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

(三)评论漫画信息不易失真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具有复杂性,体现在多级传播、多种传播渠道交织,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杂糅,信息接受与否往往取决于受众的自主选择与组合。在此过程中,信息的失真现象很容易出现,使对传播效果的预测与控制变得更为困难。①而评论漫画的表现形式集中且单一,在传播过程中反而可以保留其内容的完整性,不容易出现失真或者被受众断章取义的现象,适合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中进行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

三、CGTN评论漫画在新冠肺炎舆论场中的应用

国际舆论场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负面涉华舆情此起彼伏。为此,CGTN评论板块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及负面涉华舆情,主动出击,推出了多幅充满讽刺性、战斗性的评论漫画。

(一)突破地域界限,传播平台多样化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播平台和路径突破了以往传统媒介的藩篱,更是打破了地域的界限。由于传播手段的不断发展,内容分发也逐渐从过去的传统媒体独自享有新闻分发平台向多元平台发展,受众更广,触达更深。

CGTN作为中国对外传播的“排头兵”,目标受众以海外用户为主。CGTN新媒体的评论漫画除了在其网站、客户端发布外,还在国内外各大社交和内容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快手、推特、脸书、优兔等发布。同一内容根据不同平台属性个性化发布,实现“一虾多吃”,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为国内和国外用户提供更多内容选择。CGTN在官网、客户端、脸书、推特和优兔平台发布评论漫画,并同步更新评论品牌账号T-house的脸书、推特和优兔专页。随后,其他官方账号、媒体及个人用户转发,进一步触达更广泛的受众,实现跨国界、跨文化的国际传播。

例如,CGTN的评论漫画《指责中国并非美国抗疫良策》对特朗普政府频繁公开指责中国的行为进行讽刺。漫画中,“山姆大叔”已经病入膏肓,特朗普不顾旁边专业人士的反对,给“山姆大叔”注射“指责中国”的毒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CBS周日早新闻》在“世界如何看待我们”这一期节目中引用了这则漫画,介绍说“中国最近发布的一篇政治漫画聚焦新冠疫情,其中特朗普拿着一枚巨大的注射器,准备对奄奄一息的山姆大叔注射名为‘指责中国的药剂。而这一论调和当前美国众多盟友对其的指责不谋而合。” ①

CGTN的评论漫画在社交平台发布后,不少国外网友留言称,“美国政府证明了他们无法控制人们留在家里。所以他们没能控制COVID-19的传播,它夺走了许多不幸的美国公民的生命。为了掩盖事实,他们开始了这场责怪游戏”“特朗普的谎言导致美国沦陷”“特朗普说美国第一,美国再次强大,但他没能做到”。

(二)打破平面局限,传播形式立体化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漫画脱离了平面媒体的束缚,实现了数字化多平台分发。而技术的赋能使得多平台分发可以营造多重体验环境,吸引用户更多互动,让传播形式更加立体。

在这个新媒体时代,用户大都处于移动场景中,时间和空间高度碎片化,这使得人们难以保持一个静态的阅读过程。因此,内容生产者要浓缩内容的亮点和精华,第一时间抓住用户的眼球。CGTN评论板块在设计评论漫画时,在原本静态的漫画基础上,根据每个平台在文字、声音、视觉上各有侧重的特性,让漫画“活”起来。

以CGTN新媒体推出的《美式民主,世界驰名双标》系列漫画为例。①疫情在全球肆虐之时,非洲裔美国人乔治·弗洛伊德被美国白人警察暴力执法致死事件引发大规模示威游行,进而发展为全国性骚乱。在对美国与香港的示威游行和警察执法的表态上,美国的“双重标准”显露无遗。画面上,“山姆大叔”在移动终端上观看香港和美国示威游行的新闻:面对香港暴徒打砸抢烧,“山姆大叔”高喊“英雄”“自由战士”并为他们点赞,但是面对本国抗议者、甚至和平抗议者,“山姆大叔”却毫不犹豫地称之为“暴徒”;面对香港警察正常执法,逮捕暴徒、甚至被暴徒袭击所作的反抗,“山姆大叔”称之为“残酷”,但面对本国警察严苛对待和平抗议者,“山姆大叔”却拍手喝彩。系列漫画将美国式的“双标”暴露得淋漓尽致。

CGTN评论漫画团队在上述两格对比漫画的基础上,又制作了GIF动图效果和带声效的短视频,并针对不同社交平台的属性和技术框架分别发布。静图形式发布于网站和客户端,GIF动图发布在微博、推特平台,视频版本则在支持自动循环播放的脸书、抖音等平台上发布,视频观看量接近120万次。

(三)受众能动性与传播互动性赋能内容创作

与传统媒体单一层次的线性传播相比,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更突出受众(用户)的能动性与传播行为的互动性。用户在选择信息来源、接收信息时间、方式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主动权;用户与内容生产者、传播者在发布平台上的即时互动也是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用户可以在内容发布后通过留言评论、转发、点赞等互动方式快速发表自己对这一内容的看法,使内容生产者第一时间看到直接的反馈。这种能动性和互动性可以使专业的内容生产者更好地掌握用户的喜好和感受,带来新的创作灵感,及时调整内容创作和传播策略。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称美国停止出资并可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时,CGTN发布了《是特朗普还是“退”朗普?》的评论漫画,梳理了特朗普上任以來退出的那些国际组织和条约,用标有各个国际组织和条约的热气球指代国际多边主义合作机制,特朗普站在空中飘浮的热气球里,正在用刀割断标有“世界卫生组织”的那根绳。①美国之前已经退出多个多边组织,用来固定热气球的绳索所剩无几,随时有坠落的可能,以此来警告美国单边主义的危险。

这幅漫画在国内外社交平台发布后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纷纷留言称,“下一个退出地球”“这是要冲出世界,走向宇宙了吗”。

CGTN评论漫画团队在收集用户反馈后以此为灵感,继续创作了美国“退群”后续篇《“退群”成瘾,美国接下来要退出“地球群”了吗?》,并于7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正式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当天发布,既贴合了当天新闻的主题,又实现了与用户互动的延续性。受众反馈对内容生产带来直接的影响,可使受众更加积极参与互动,形成良性循环。

(四)契合新媒体语境下的“情绪传播”

情绪传播是个体或群体的情绪及与其伴随信息的表达、感染和分享的行为。②在传统媒体时代,情绪传播似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变革使得传播内容、渠道、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交媒体释放了情绪传播的巨大影响力。

在社交媒体上什么样的话题具有“引爆力”?是那些击中内心的敏感处或痛点、涉及国家民族利益、政治的话题,人情味浓、公益性强的话题,与价值观有关、易引发争议的话题。无论受众支持还是反对,情绪是正面还是负面,这些话题都容易得到传播。不少研究显示,无论是消极情绪或者是积极情绪,均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在有关灾难议题的研究中,显示消极情绪或者积极情绪对推文的转发率均具有显著影响。③

在抗击疫情的大背景下,CGTN推出了以全球合作、共同抗疫为主题的评论漫画。如《齐心协力 团结抗疫》将合作抗疫比喻为拔河这一常见的团队合作游戏,一边是世界各国团结成一队,与另一边的新冠病毒对抗。④该漫画展示了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挑战,呼吁世界人民在危机面前,应当“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另一幅漫画《患难与共,守望相助》则以两格漫画的形式,描绘了中国从疫情暴发、得到世界一些国家的援助到如今疫情好转援助他国的情景。①第一格画面中,在地球上方安全区的其他国家医务人员奋力拉住即将坠入病毒“深渊”的中国,而第二格画面则变成中国医务人员处于安全区,以一己之力奋力拉拽被病毒困住的其他国家医务人员。

这两幅漫画号召全球共同抗击疫情,关注并强调人性和温暖的主题引发了用户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在传递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两则漫画在CGTN各社交平台发布后引发中外网友热烈反响,获得众多正向反馈,仅在脸书单一平台的阅读量就高达660多万,互动量35万次。漫画《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点赞量超过20万,其下众多网友评论都在呼吁国际团结,比如“互相帮助是人性的本质,携手互助是人类的伟大之处。愿国际社会为了人类能守望相助”“无论发生什么,无论你来自哪里,让我们共同抗击病毒,互相帮助吧。”此外,还有一些网友为中国“叫屈”,认为中国为世界贡献的援助比得到的要多得多。比如“世界其他国家帮助中国其实并没有中国现在帮助世界那么多”“当中国首当其冲被病毒袭击时,世界多国对此视而不见;而当世界其他国家陷入疫情时,反倒是中国在出手相救”“在困难时期,中国靠自己站了起来。没有人帮助中国指导他们战胜疫情。现在他们正在帮助世界。我们都会战胜疫情的。大家注意安全,要坚强。”

四、国际传播中评论漫画应用的策略与方法

评论漫画作为有特色的国际传播内容,传播效果十分突出,理应在未来大力发展其生产。但从CGTN评论漫画团队运营来看,具备国际视野的评论漫画人才短缺是目前的发展瓶颈,亟须解决。在评论漫画的国际传播中,还必须防范理解偏差导致的“观点落地”打折扣,要把握新媒体开放式传播环境下的不确定性,注重以“漫画+动图+动画”进行组合式发展。

(一)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评论漫画人才

评论漫画对创作者的要求极高,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善于使用各种艺术手段将事件给予形象化表达;还要具备时事敏感性,思想有深度,认识有高度,能够通过形象化表达传递出编辑部的观点,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而在国际传播中,对于评论漫画创作者的要求又增加一条,即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国际媒体环境。但现实是,具备这样全部条件的人才凤毛麟角,因而团队协作是最佳选择。具备专业绘画基础的漫画师,可能缺乏对国际热点事件的敏感度,外语能力欠佳,阅读外媒报道有困难,这时就需要专业编辑在选题策划、文本创作中进行配合。这样操作的优势有时会达到1+1>2的效果,但劣势在于编辑与漫画师之间的内容思维和创作思维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才能彼此理解对方想呈现的方式和效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评论漫画创作者,仍是当前的迫切需要。

(二)精准使用视觉符号,避免差异性解读

评论漫画本身以夸张、象征等手法来对事件作艺术性的表达,这种图像符号在传播过程中可能由于受众所处的地域、知识背景、文化等因素出现不同的理解。①理解的差异性可能会让“观点落地”打一些折扣。为了避免这种差异性解读,评论漫画创作者应当谨记作品针对的受众是什么群体,在创作时使用具有普遍意义的视觉符号,以免产生歧义。

(三)深入研究新媒体传播环境,把握传播效果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受众不再仅是“受众”,而是“用户”,其主动权和能动性大大加强。用户的深度参与,使得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不仅仅是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单方面可以把握的,而是双方互动形成的。开放性的传播环境使得内容传播效果受到多方因素的限制,往往难以预测。因此,创作评论漫画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传播环境的研究,以便调整内容生产方向,触达更多受众,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四)打造评论漫画新发展趋势

新媒体环境下,内容生产者必须不断推陈出新,“花式”吸引受众,漫画、动图、动画等可以实现组合发展。以CGTN评论漫画相关产品的传播实践来看,用户对GIF动图、动画短视频都有较高的关注度和互动率,用户评论中体现出对漫画幽默、諷刺风格的正向反馈和对视频、动图形式创新的关注,“漫画+动图+动画”的组合发展有望成为评论漫画未来的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张冬梅)

猜你喜欢
受众漫画特朗普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特朗普访华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