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
一年一度的《大众摄影》“ 年度影像十杰”(以下简称“十杰”)评选揭晓了。
在大展、奖项琳琅满目的当下, 一本期刊推出的评选,没有物质奖励,没有风光铺排,但就是这样一份低调、暖暖的荣誉,力图捕捉着时代风向的轨迹,努力连接着受众的持续关注,并欣喜见证着入选者成长之路上的坚实脚印。
始于2009年的评选,正逢“全民摄影”风潮方兴之势,11年的坚持,不仅是对杂志自身发展的梳理、总结,更是对摄影大环境下从技术革新到理念推进的见证与映现。
“十杰”评选采取 “推举制”——本刊编辑从当年杂志上发表过的作者中推荐选手,选手需另外提交2-3组完成度高、风格有差异的作品进行综合评定。对于摄影师而言,这是场并不了解对手的“暗战”,对于编辑而言则需要唇枪舌剑的“明争”。最终,经过两轮激烈的阐述、评价,“十杰”从入选的68位摄影师中诞生。
“十杰”入选者(排名不分先后),有业界名家也有摄影“素人”,影像的积累中能辨识出他们在某一领域中的思考、尝试、坚持、转型。尽管在题材和风格上各有千秋,但荣誉背后却浸透着相同的汗水。十年磨一剑的付出在这个舞台上多之又多,20年甚至30年的坚守也不足为奇。
日历已经翻向一个新的年份,又一次“年度影像十杰”的潜心打磨也已开始。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十佳摄影记者,腾讯大湘网图片总监。
“青春的夜晚”拍摄了七八年,长沙火宫殿、步行街、太平街以及享誉国内的酒吧一条街……这里尽情绽放着城市繁华的一面:告白、约会、日渐幸福的生活;分离、买醉、失意时的奋力叫嚣。这个系列共四个专题,从街道、酒吧、房间、沙发等不同角度反映暗夜下年轻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与《大众摄影》相识近20年,熟悉“年度影像十杰”评选,今年我也试试。
青春的夜晚 杨抒怀 摄
青春的夜晚 杨抒怀 摄
青春的夜晚 杨抒怀 摄
拍得出光怪陆离之下暗夜的媚,乡村舞台上中国风的浓,更能在冷冰冰的父亲遗物中,飘荡出绵长的生命温情……这大概就是他曾说过的吧:“做媒体的其实是做大众摄影,什么都做”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策展委员会委员。
拍了6年的东张务村,眼见着村子起了变化:村边的垃圾堆没有了;旱厕统一改成抽水马桶了;改用天然气做饭取暖了;孩子们免费上幼儿园了……每次拍摄就像是回到了家乡。那人,那物,那景,还有曾经遇到的小孩子疯跑着进了家门,边跑边喊:“妈,来照相的了!”好像都与我小时候无异!
东张务村 张颖梅 摄
视线所及皆可入镜,朴素的拍摄行为给这个村庄留存了数量庞大、角度多样、分类清晰的调查影像。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首届河南十佳摄影记者、第12届中国摄影艺术节“超级摄影英雄”。
小人物,大情怀;小故事,大道理。从事媒体新闻摄影工作17年间,我习惯走上街头,在每一张平凡的面孔中、每一个日常的瞬间里,感受、捕捉时代的缩影。脚下有多少泥土,镜头里就有多少真情和力量。“关注身边需要关注的人和事”,这是拿起相机的初衷,更是一生的摄影方向。
望女成凤 常亮 摄
媒体人似乎与底层社会小人物有着天然的关联,尽管报道摄影自有一定“套路”,但这并不妨碍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积累,传递出关于小人物的命运、希望与尊严。同时也让受众看到拍摄者的情怀。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摄影师,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师。
一路弯弯绕绕从事过艺术、商业、纪录、多媒体影像的实践,愈发感受到摄影的边界远没有想象中那么清晰。或许我们都曾将自己划分到一个具体的门类中,并试图找到与之匹配的艺术语言,却忽略了与生活的真实联系,拘于形式而遮蔽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福海 王彬 摄
好的形式容易借鉴,真诚的情感与灵魂却难以模仿。关注乡土,持之以恒地记录,扎实而平静的影像,总是能在细微处勾起读者内心的涟漪。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期关注、拍摄新疆自然风光,近期关注无人机摄影并获多个奖项。
拍摄四季胡杨多年的我,2015年开始使用无人机航拍,自此,拍摄了20年的大美新疆有了新的视角及感受。大地中的纹理、线条、色块,打造了新疆风光的磅礴气势、恢宏壮丽。俯瞰大地,让我对自然有了全新的认识,美丽与伤痕同在,自然与人类共存。
童话新疆 王汉冰 摄
艺术的发展总是与材料、科技的发展相伴,无人机的使用,给拍摄了20年的题材带来了崭新的视角,但也要避免让器材成了思想的主宰。
摄影师,硬照文化创始人,曾获国家艺术基金等奖项。
我对摄影的挚爱常常连接着旷野里的微风和不期而遇的人,既然故事选择了我,那就用影像讲好社会当下故事。寻找那些易被忽视而终将消逝且充满隐喻的开放性叙事画面,力求发现“日常”中的“非常”,“平淡”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
小城碎戏 王攀 摄
小城碎戲 王攀 摄
小城碎戏 王攀 摄
不是为改造,只是为认识。用明确而成熟的语言形式记录了生活中遇见的种种正常与荒诞,大量的影像积累力图拼凑出生活的多面性。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32年的摄影实践,让我越往后走,越生敬畏。
拍摄与呈现,是台前戏;读书与阅历,是背后的支撑。近年,我把更多精力花在阅读上,开始关注生我养我的家乡热土,完成了《洞庭西》《与文字无关》等多个专题,成为研究一个地区、一个群体的影像史志。
洞庭西·30年 赵有强 摄
洞庭西·30年 赵有强 摄
洞庭西·30年 赵有强 摄
洞庭西·30年 赵有强 摄
三十年的深扎拍摄,为故土洞庭留存了大量影像文献。摄影急不得,影像的价值,交由时间去呈现。
爱拍照的大叔
非常喜欢奥古斯特·桑德的一句话:照片就是你的镜子,就是你。希望通过镜头感受、记录下身边的生活、多元的世界!
那景 樊丽勇 摄
那景 樊丽勇 摄
那景 樊丽勇 摄
可清冷、可浓郁……驾驭不同题材时,能够找到相对准确的叙述方式,手段成熟,能很好地传递出情绪感。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
从事自然生态摄影十余年,最让我动容的记忆,就是各种生命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人与万物,都有着底层的深度连接。那些典型性的行为背后,是生命底层的诉求。
我们究竟想去传递什么,或许拍摄过程本身就已是答案。充分尊重内心,至少在影像世界里,勇于摒弃人云亦云的标准和模式,泯然众人却不从众,已经很好。
比邻而居 程斌 摄
力争突破生态摄影中直白而单纯的“唯美”,带着思考与批判,站在摄影形式之上,去揭示物种、环境、生命间的关系。
2019浙江省“新峰计划”入选摄影师,1908阅览室主理人。
1/250秒的瞬间实在太快,快到根本无法看清究竟拍下了什么,而照相机的感光元件却比我的大脑可靠得多。从照片上重新观看一次,让我看清了许多当时忽略的细节,原来好的照片真的会说话。
这些温和清新、纷繁驳杂的生活碎片,打破了对摄影“意义”的理解与执念,却很好地勾勒出一个普通年轻人寻常不过的生活,拍摄思路也在这些碎片中串联、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