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水 ,李建生
(1.湖南省泸溪县自然资源局,湖南泸溪416100;2.湖南省泸溪县林业勘察设计院,湖南泸溪416100)
泸溪县地处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沅江流域中游。全县总人口32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少数民族主要以苗族、土家族为主。2016年以前,全县共有贫困村93个,占全县总村数的63.27%,贫困户16560户,占全县总户数18.51%;贫困人口6514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68%,属于国家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是湖南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共12个乡镇(林场)147个村(居委会),总面积1568.65km2,其中林地面积1212.77 km2,占全县面积的77.31%,属于典型的山区县、林区县,林地占比大,但林业产值不高。
根据《湖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大纲(2010-2020年)》的要求,泸溪县被划入湘西北武陵山区湘西山地森林生态保护与水源涵养林区。林业发展方向为:在湘西山地的总体保护发展框架下,以石漠化治理和山地森林生态恢复与保护为重点,加强区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增加森林面积,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生存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构建湘西武陵山区绿色生态屏障。充分利用区内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森林健康养生。在立地条件适宜的地区,适当发展生物质能源林、速生丰产用材林、药材林及特色果树经济林。遵循这一思路,近年来泸溪县通过着力打造绿色泸溪、生态泸溪、和谐泸溪,实施生态县建设战略,大力推进营林措施,开展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国家木材储备基地建设、长江防护林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湖南森林提质示范项目等生态建设和修复,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森林资源逐步恢复和不断增长,生态林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乔木林面积59761.4 hm2、蓄积2205768 m3,其中,幼、中龄林面积39736.6 hm2、蓄积960535 m3,分别占全县乔木林面积的66.49%和蓄积的43.55%。后备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林地面积为121277.8 hm2,比2003年增加693.7 hm2,增幅为0.58%;乔木林面积59761.4 hm2,比前期增加了28446.6 hm2,增幅为90.84%;活立木总蓄积量2237131 m3,增幅为24.53%。全县森林面积、蓄积呈稳步增加趋势。
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的面积比为3.26∶1.46∶3.42∶1.79∶1;特用林、防护林、用材林蓄积比为1∶1.41∶3.18;公益林与商品林的面积比为2∶3,林种面积比更趋合理,有利于建设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
全县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36.91 m3/hm2,比前期调查的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54.57 m3/hm2减少17.66 m3/hm2,降幅为32.36%。其原因:一是从2003年至“十二·五”调查期间新增了大量无蓄积的阔叶、杉类、松类幼龄林,使幼林龄单位面积蓄积下降幅度达到59.74%;二是全县中龄林、近成过熟林面积增幅分别达到91.35%和127.87%,致使全县乔木林面积大幅增长(28446.6 hm2,增幅达90.84%)和蓄积增长(496834 m3,增幅达29.07%)的情况下,单位面积蓄积量仍下降了32%~36%;二是因干旱、火灾、林木采伐、抚育不及时等原因,直接导致森林质量下降。森林质量从整体来看,仍然比较差,没有达到全省、全州的平均水平,林分质量与州内古丈等县比较差距较大,但调整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的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很大。
森林资源分布不理想,洗溪镇、浦市镇、兴隆场镇、军亭界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总量较丰富,而武溪镇、小章乡森林较少。而森林质量、水平以军亭界国有林场森林质量较好,小章乡森林质量较差。
乔木林面积中针叶林面积47021.4 hm2,占78.68%。其中尤以马尾松为甚,其面积比为42.22%,蓄积比为58.14%。树种结构不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改造、优化。
泸溪县森林资源特点是森林后备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蓄积稳步增加、竹林面积扩展较快、林种结构趋向合理,但森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而且整体质量不高,树种单一,针叶林面积偏大,单位面积产量低,林种结构和龄组结构不合理等低质量状况,严重制约着泸溪林业的发展。
5.1.1 生态林业是林业发展的趋势。长期以来,由于受观念影响,我县林业存在“重两头轻中间”的现象,即重视造林面积、数量的增加和木材生产采伐利用,而忽视造林后管护、抚育经营等提高森林质量的关键环节,重造轻管、重采轻育、重量轻质等观念还很严重,在中幼林抚育、低产林改造、森林多方面收益等森林经营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林业工程建设大量营造人工林,特别是人工纯林。结果是一方面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则是生态环境不但没有改善,相反地日趋恶化,洪涝、干旱、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不但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逐渐危及到人们的生存环境。人们在遭受大自然的惨痛报复之后,对林业有了新的认识,由原来偏重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多少,而开始向注重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转变,强调林业在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同时,优先考虑生态效益,林业也正从原来由林业部门独家承办向由国家统一组织全社会共同参与、全民共办的方向发展。林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走生态林业之路。
5.1.2 生态林业是泸溪县林业的客观必然。泸溪的林业生态化步伐是由当地客观实际所决定的。首先,泸溪县地处长江中上游的沅水及其一级支流武水的交汇之处,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其资源保护的好坏,不仅影响本区域内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对沅水下游的生态环境有直接影响,保护好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责无旁贷。其次,全县土壤中占72%以上的是由紫色砂页岩发育而成的紫色土,土层瘠薄,易冲刷,水土流失严重,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可供生产优质丰产用材林的土壤极少,投资成本高。用材林每公顷平均蓄积仅36.91 m3,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9.65 m3,其经济效益必然很低。第三,全县林业经济状况极差,2017年林业总产值0.56亿元占全县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3.79%,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56%,所占比例极少。以如此的经济状况依靠自身力量来发展和振兴林业几乎是不可能的。林业的根本出路必须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社会受益,国家统筹”的原则,着眼于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走全社会共同参与办林业的生态林业之路。
实行因地制宜、因林施策,实施封山育林、战略储林、康养美林和近自然营林,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增长和科学合理利用开发。要尊重分类区划的科学成果,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对现有森林资源进行分类经营,选择适宜的森林培育方式,以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2.1 实行近自然林业,开展森林分类经营。近自然森林是结合了人的愿望和自然可能的、主要由乡土树种组成的、具有混交复层和异龄结构的森林。实现因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体;混交、复层、异龄林;通过水平和垂直结构的调整达到最适宜的生物多样性,实现森林的全周期经营;以天然更新为主,主伐方式为择伐等趋近于自然状态下的森林结构。在省级森林经营分区的框架内,根据泸溪对生态的需求、制约性自然条件、森林资源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经营的要求,综合考虑当地森林的主导功能、经营目的、经营目标、保护等级及发展方向,泸溪县各乡镇、林场划分成不同的森林经营区域。按照森林经营区域定位,研究推广不同森林类型较好的经营作业方法,加大加快森林抚育规模、力度和步伐,使现有中幼龄林得到及时全面抚育,并适时、多次、持续开展抚育经营,从而达到森林分类经营的目的。
5.2.2 建点示范,培育多功能森林。选择1~2个条件成熟的国有、集体林场或森林资源丰富的村寨,例如军亭界国有林场、巴斗山林场、新寨坪村古树名木群落、白沙城南公园,开展多功能森林示范的试点建设,打造集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体验、森林康养、村(社区)参与、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森林体验基地,使其成为泸溪县创建森林多功能经营的示范和典范。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依赖于森林资源量的持续增长和质的不断提高,没有一定量和质的森林资源,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加强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依靠法律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5.3.1 增强保护森林资源意识,落实森林资源保护措施。营造爱林、护林、营林,建设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报道森林经营典型经验、成功做法,增强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意识。落实湖南省“三年禁伐减伐”行动,从严审核审批使用林地项目,狠抓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防控林业灾害,组织开展林业专项整治行动,巩固扩大“利剑”行动和“禁猎令”成果。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乱捕滥猎滥挖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强大的震慑力量,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
5.3.2 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强化林业管理职能。要加强县、乡、村林业队伍建设,充实各级机构力量,财政要尽快解决各级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工作经费。森林经营管理人员要严格监督木材采伐、运输、销售,制止各种乱征乱占、乱开乱挖行为,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指导林农搞好各项森林经营。要安排专项经费进行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时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指导经营管理、发展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