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威 王雷(陕西液化天然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陕西 杨凌 712100)
危化企业发生严重的事故主要有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一旦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将会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往往是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并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如天津港8.12 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河北盛华化工“11·28”重大爆燃事故、江苏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等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就要求危化行业必须依法依规生产经营,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严格按照“五落实、五到位”的要求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危化企业必须按《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部门必须配有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1]。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专门领导机构需要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职能部门负责人兼任。为便于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各部门均设置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其负责本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接受监督。
危化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尤其是要明确企业各层级、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责任清单,形成涵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责任体系。成立工会、团委的要企业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监督作用。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编制,并经过专家审批后,由公司主要领导签发。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变更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
安全宣传主要是:1.订阅安全生产类的报刊及杂志,购买安全相关书籍,供员工学习;2.悬挂横幅、制作宣传展板等向员工展示安全工作;3.结合国家设定的“安全生产月”、“职业病宣传周”、“消防宣传月”等活动组织进行安全演讲、安全知识、应急技能等竞技比赛;4.利用公司的网站、QQ群、微信群、短信以等定期分享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警示教育影片等。安全教育培训是需要长期坚持开展,并且重视效果,做到有培训必有考核、有考核必有奖惩,通过组织比赛、考试等方式督促员工主动学习。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对于减少职业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企业需要参照《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T11651-2008)和《化工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及配备》(AQ/T3048—2013),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做到定期更换,确保防护用品及时更新保持在有效期内;同时,要针对各类防护用品做好相关培训工作,让员工懂得防护用品的适用和日常维护工作。
奖惩措施主要有:1.按照安全生产考核和问责问效制度,每月对全员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核发奖金;2.严查“三违”行为,对“三违”行为的员工进行罚款且通报批评及安全教育;3.设置安全先锋岗和安全先进集体,每月评选出优秀的员工予以奖励,评选出优秀的集体发放流动红旗等;4.从严隐患整治的考核,对隐患整改不力的责任部门或个人予以罚款且通报批评;5.加强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奖励力度。对持有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安全管理人员予以奖励,每月考核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并发放津贴。
应急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准备指南》(应急厅〔2019〕62 号)规定的14 个要素,重点做好:1.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必须由公司人员参与编制,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并且形成常态;3.采购应急物资,根据各阶段安全生产的特点,及时完成防汛物资、防暑药品、逃生面具和灭火器等物品的采购;4.医疗保障,有条件的企业设置医务室并配备专业医生,或者与企业相近的医院签署医疗救护协议,确保公司员工的院前救治及时;5.执行“365+24”的值班制度,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迅速、有效处理;6.成立企业专(兼)职应急处置队和专职消防队,配备相应器材,加强日常业务训练和联动训练,保证突发事故时能够快速进行应急救援。
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价、在初步设计前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安全条件审查,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详细设计开始前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项目完工后编制试生产(使用)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开始试生产,试生产期间委托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与预评机构不同)进行安全验收评价[3][4]。
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登记,并进行备案;按照《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的要求,在项目竣工验收前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按照《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的要求,在试生产期间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但江苏、陕西等省份已经明确要求:高危行业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随着后续《安全生产法》的修订,未来危化行业强制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必然。企业投保责任保险要涵盖劳务派遣人员,但缴纳责任保险的费用各地会有所不同,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比如吉林省[5]。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危化企业长期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只有建立起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才能使企业各项安全工作规范化、高效化。国家已于2011年出台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和评审标准,各地方也制定了相应细则文件。危化企业企业要对照各个要素逐项对标,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标准化,再通过长期运行形成企业的安全文化,从而实现从“制度管人”到“文化管人”的升华[6]。值得注意,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业人员必须认清危化企业得高危险性的特点,树牢安全风险意识,真正把“安全”二字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把安全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保持高度警醒和忧患意识,时刻坚持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做到“安全不保障不作业、安全隐患不消除不罢休、安全问题不处理或报告后未解决不结束”。危化企业可以参考以上做法并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保证企业依法依规运行,再通不断改进、提升,杜绝“三违”行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形成本企业的安全文化,从而实现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