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纲怀
记录人类文明史的最重要手段当属文字。长期以来,在研究古文字变迁中,人们较多地将钟鼎、刻石和简牍作为研究对象,而对铜镜铭文研究的关注似有不足。铜镜始于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到了2000年后的西汉初期,才在铜镜上出现了足以征史的文字。
西汉铭文镜问世后的镜铭内容与文字书体,皆呈现出争奇斗妍、绚丽多姿的繁荣景象。其中,西汉早期铭文镜主要分为四类,即带地纹蟠螭铭文镜、带地纹蟠虺铭文镜、花瓣铭文镜以及其他铭文镜。本文介绍的是带地纹蟠螭铭文镜。
战国山字镜的“山”字应是以符号或图案的形式出现,还不能作为文字镜的镜铭。在《秦镜文化研究》一书的216面秦镜中,有5面铜镜铸有文字,分别是“隼”“贲”“龙”“朱”“方华蔓长,名此日昌”。李学勤先生认为这些文字是“偶然形成”,故不能作为文字镜的镜铭内容。第一批有铭文的铜镜是在秦末汉初带有云雷状地纹的螭凤镜与蟠螭镜。从战国末经秦王朝至西汉初,一共才数十年,在缺乏可靠的出土资料时,很难硬性做出年代判断,本文暂认定为西汉早期。
此类镜所见到镜铭文字的排列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它们仅是文字镜的一种原始形式,而且文字只是纹饰的附属。当时铜镜的文字书体均为笔画圆转的秦篆(小篆),这是中国最早的铭文镜。此类铭文镜品种较少,存世不多,详见表一。带地纹蟠螭铭文镜的基本特征是文字所占面积较小,其铭文框内面积(扣除钮座)与整个铜镜面积相比,一般皆小于10%。后来的方格蟠虺铭文镜、花瓣花叶铭文镜、草叶铭文镜,这个比例通常要超过15%。
此类镜(图1-1)应问世在西汉初年。与众不同的是,在此鏡的铭文方框与T纹之间的空档中,加设“蒯伯”二字,当属镜主姓名,毫无疑问“蒯伯”有着“非贵即富”的身份。
在战国镜中,多见螭纹镜或凤纹镜。此镜(图1-2)明显地传承了战国镜的纹饰要素,继而进行组合,再加以铭文内容,此铭即典型的汉初相思文化。存世另有“修相思,慎毋相忘,大乐未央。”更有多了“长”字(表一序4)、缺了“忘”字(表一序5)之铭文。
图1—1 修相思铭蟠螭博局镜
图1—2 缠绕式三凤螭龙镜
图1—3 缠绕式四凤螭龙镜
图1—4 缠绕式四叶螭龙镜
图1—5 博局蟠螭镜
秦末劳役繁重、烽火遍地,百姓离乡背井、妻离子散,引发了陈胜、吴广大起义;紧接着“楚汉之争”;汉朝建立后又面临吕氏篡位、匈奴入侵等内外矛盾。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形势渐趋平稳,国力逐步增强,解决长期威胁中原的匈奴之患成为现实,于是,国家派出大量军队出征边陲。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会面对离别的境遇,每次战争的准备,前方兵役加上后方劳役,皆有数十万之众。所以,汉初的时代背景,造就了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相思文化。
图1—6 博局蟠螭镜
图1—7 涡云地博局四龙镜
从纹饰分类看,该类可认为是属于缠绕式蟠螭镜。从铭文内容看,皆属于相思文化的范畴。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刘彻)陈皇后(阿娇)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两者对照,镜铭用词与汉赋内容有同属一个时代的文风。此类镜有一定存世量,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有4面,直径在10.5厘米至11.3厘米。另外,湖南长沙、上海福泉山、浙江安吉皆有出土器物。此镜(图1-3)与《六安出土铜镜》封面(图36)似为同模,直径11.6厘米恰是汉尺5寸。此类镜铭文多见“感思悲,愿见忠,君不说,相思愿毋绝”;少见“感思甚,悲欲见,毋说,相思愿毋绝”。
此类镜(图1-4)存世量大,有较多的出土器物与存世器物。社会生活的安定致使人们追求“大乐贵富”,期盼“千秋万岁”。“宜酒食”三字出现在距今约2100余年前的西汉早期,可以想像当时中国酒文化的概貌。“宜酒食”铭文还更多地延续到以后的草叶铭文镜、圈带铭文镜以及新莽时的四灵博局铭文镜。
中国度量衡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东周始至东汉末的7个世纪中,1尺即今23.10厘米的尺度标准始终未变。铸造和打磨工艺会有误差,我们认可误差在±2%应属合理。从1尺至3寸的理论值为(厘米):23.10(10寸)、20.79(9寸)、18.48(8寸)、16.17(7寸)、13.86(6寸)、11 55(5寸)、9.24(4寸)、6.93(3寸)。
此类镜(图1-6)与图1-4类尽管构图有别,但因其铭文首句都是“大乐贵富”,而且文字同为标准小篆书体,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它们属于同一时代,在各种书籍中都把它们归在一起。这两类镜的问世年代似比图1-2与图1-3镜稍晚,已脱离了汉初由大乱到太平这一过渡阶段的时代背景(“相思文化”)。这两种镜的合计存世量超过两位数,在西汉早期铭文镜中,占有数量优势的地位。相同内容铭文一直延续到武帝时期,在存世器物中,还有带地纹的八龙博局纹镜、草叶纹镜等。此镜系出土之器,对铜镜研究有重大参考价值。
这是一面问世在西汉初年的“汉承秦制”镜(图1-7)。其一,钮区有龙,龙身在钮座,龙头在钮身,系汉镜首创。其二,主纹博局与成句铭文已是汉镜风貌。其三,镜缘呈弧起状以及上视龙头保留了秦镜韵味。其四,涡云地纹更是秦镜烙印,但又有小差别,在大片的涡云中夹杂了少许雷纹。此镜年代极具过渡特色。
此类镜(图1-8)曾多次被考古部门和收藏家认为是战国镜。笔者认为其年代应在汉初由大乱转向太平的过渡时期(“相思文化”以后),“千金”铭文“反映出商贾百姓追求安居乐业的心态”。洛阳有出土器物,不少收藏家手中也有藏品,其直径皆在8~9厘米之间,或类似同模,或纹饰大致相近。本文图4-4也系“干金”铭镜,其纹饰布局特殊。
这是一对尺寸完全相同的汉尺7寸(16.2厘米)镜,其72字铭文看似一样,实差一字。此两镜同处西汉景帝时期,图1-9(含“彻”)刚问世不久,前元7年(公元前150年)“丁巳,立胶东王彻为皇太子”(《汉书·卷五》),在刘彻身份从皇太子成为皇帝的9年中,镜铭所具有的“彻”字必须避讳,故而出现了将“彻”改“泄”的图1-10镜。这一对铜镜为我们留下了当年避讳帝王的重要历史资料。
这一对铜镜与上一对铜镜(图1-9、1-10)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余皆同。
图1—8 缠绕式三叶三菱镜
图1—9 缠绕式72字(彻)三叶龙纹镜
图1—10 缠绕式72字(泄)四叶螭龙镜
图1—11 缠绕式24字(彻)三叶龙纹镜
图1—12 缠绕式24字(泄)三叶龙纹镜
图1—13 缠绕式四叶螭龙镜
此类镜(图1-9-13)在西汉早期铭文镜中文字数量最多,如表一所示,大致可分为圈带与重圈两种。其内圈为“昭明”镜内容,外圈是“清白”镜全部或部分内容。此类镜问世年代曾受到许多人的质疑,认为在断代上不属于西汉早期的器物,为此,多种书籍未予列入。分析其主要疑点在于:一,重圈铭文镜是在西汉中晚期才开始流行的一种形制,不应该在西汉早期有此类器物出现;二,铭文内容“昭明”与“清白”两种铭文内容只是在西汉中晚之际才开始普及,同样不应该在西汉早期出现;三,文字中含有隶书韵味的书体与时代不相符合,镜铭中隶书的出现,始于西汉中期,成熟于西汉晚期;四,昭明镜文字在西汉中晚期时,多见省偏旁、减笔、反书、通假、错别等情况,这在西汉早期的镜铭文字中,难以出现;五,此类镜缺少西汉早期蟠螭铭文镜皆有之地纹。
图1—14 镜气铭涡云地四乳四龙镜
图1—14 镜气铭涡云地四乳四龙镜
2002年,《长安汉镜》一书出版,其中使用了1100多个墓葬的336面铜镜资料。全书仅有一面缠绕式三叶龙纹镜(即表一序19),翻开此书第195页,此镜的墓葬时代赫然标为“西汉早期”。对于出土资料当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研究者还要对此类镜提出这个曾经让许多人迷惑的问题呢?在反复查阅《长安汉镜》一书后,终于发现症结所在。此书附录二“西安地区出土铜镜统计表”中,这唯一有72字铭文的缠绕式三叶龙纹镜(墓号M95:4),系在1999年出土于西安郑王庄的雅荷城市花园工地。郑王庄是一个两汉墓葬的集中地,曾出土58面铜镜,其墓葬时代经历了由西汉早期至东汉中期之间约300年的岁月。表中墓号M155:11出土星云镜的墓葬时代据载为“西汉早期(武帝时期)”。因为汉武帝末年距西漢初有120年,而离西汉末才95年,所以汉武帝后期已完全进入了西汉中晚期。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墓号M95:4缠绕式三叶龙纹铭文镜的问世年代,表面上看是“西汉早期”,事实上已经进入了西汉中晚期。为此,有以下两种猜测:其一,墓葬中58面出土铜镜的墓葬时代存在年代提前的误区或差异,这种推测概率不大;其二,M95:4的墓葬时代表述为西汉早期,实际上已是西汉中期,这种推测符合M155:11的实际情况。综上所述,缠绕式三叶龙纹铭文镜的问世年代处于西汉早中期之际,既可能又合理。
此镜(图1—14)钮座外有双圈12句四言计48字之铭文。笔者认为,镜铭以“镜”字为首,符合镜铭释读惯例,如此以“未央”为结尾也就更适应规律,加之阳部音韵的大体吻合,故而在释读时,应从外圈至内圈,释读其铭如下:“镜气精明,说貌孝光。昭察万物,不以匿容。结言缪心,虽远何伤。服者君卿,宜坐高堂。葆德有福,子孙潘昌。延年富贵,安乐未央。”
若用今天的白话,此铭可试述如下:
如镜气者至精至明,
面貌愉悦孝道增光。
佳镜鉴照世间万物,
昭昭灼灼不隐容样。
约订此言虔诚此心,
纵使远离又有何妨。
用此镜者当为君卿,
高贵人生宜坐高堂。
永葆德行必得福报,
荫庇子孙持续蕃昌。
延年益寿富贵有加,
安定生活长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