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们迎来第六个国家烈士纪念日,也迎来了共和国的70华诞。天安门广场巍然耸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令人心潮彭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无数英雄先烈以血肉之躯铸成了共和国不屈的脊梁,成为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前仆后继、奋勇前进的强大力量源泉。
凝望着庄严的英雄纪念碑,凝望着广场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的脑海里反复闪现出85年前那场关系到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湘江血战的悲壮画面……
情系湘江化祭文
萧南溪,开国将军萧锋的女儿,2019年3月初策划红军后代前往湘江战役战场旧址进行祭拜和缅怀。倡议得到开国将帅后人的积极响应。开国大将张云逸后人、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张晓龙会长表示,先辈在湘江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自己久有愿望前去凭吊缅怀,能与大家结伴成行,实在是填补了自己人生中一项重大的空白。
萧南溪与一批老革命后人坚持在井冈山开设“追忆先辈的人生坐标”红色讲堂已近10年,每次讲课,她都会动情谈起父亲在《长征日记》中记述的湘江惨烈战斗故事。《长征日记》不能说话,让红军湘江血战历史更加有血、有肉、有温度,是她这次组织重走长征路的主要初衷。
萧南溪提出,先辈们血战湘江,牺牲惨烈,代价沉重,意义深远,应该写些纪念文章,并撰写公祭祭文和誓词,告慰英灵。大家一致赞同。萧南溪提议由我执笔,起草祭文。
红军长征的故事,从书本、电影和电视上,看过很多,深受教育。但要穿越时空隧道,真正走进如此厚重的历史,以一篇短短的祭文来表达红军后代们对先辈血战湘江之伟大精神的缅怀,自己才疏学浅,时间又很紧迫,我感到肩上的压力实在太过沉重,茫茫然,无从下笔。
连续几天,我茶饭不思,一头扎进红军长征、湘江血战的历史文献,深入研读、思索,梳理头绪,寻找灵感。我深深地被红军将士们在湘江战役中展现出的崇高理想信念和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气概所感染,所震撼,常常是含着眼泪看完资料,合上书卷,仰天无语。第三天晚上,我辗转反复,彻夜无眠,满脑子都是湘江江面上的血雾画面和不绝于耳的厮杀声、呐喊声,还有血肉浮桥上传来的《十送红军》哀婉旋律……天近黎明,我翻身而起,来到书房写字台前,一阵沉思过后,一气呵成《血战湘江祭》。
祭文初稿引起热议。大家集思广益,字斟句酌,修改完善成文。祭奠团成员、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干部、红军历史研究专家葛江洋认为,祭文“气势磅礴,感情真挚,张弛有度,血脉贲张,情景再现,荡气回肠,实在是一篇值得永久流传的佳作!”
江畔公祭缅英魂
全州,是桂林市辖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湘江上游。三江口位于全州县城中心,因湘江、灌江和万乡河在此汇聚而得名。这里环境幽雅娴静,景色宜人。
我很难想象,85年前就是在这里上演了鬼神共泣的惊天一幕!为了理想和信仰,工农红军将士与国民党军队重兵搏杀,血染江河!上游顺江漂下的灰色军装的红军尸体几乎全都汇集于三江河口,灰蒙蒙無边无际,江底沉积的尽是红军将士的忠烈英骨!
2019年4月3日上午,三江口广场一片肃穆,清明缅怀湘江战役红军英烈的公祭活动在这里举行。整个上午,全州天公垂目,阴雨绵绵,江边水岸,灌木低首,松柏无语,行人断魂。
朱德、彭德怀、张云逸、黄克诚、萧劲光、伍修权、陈士榘、邓华、萧锋、阮平、王直、曹玉成、廖基豪、葛接调等开国将帅、老革命、国民党抗战将领等的后代伍一曼、黄煦、张小娴、萧南溪、曹明亮、陈人康、邓欣、刘武、徐克敏、张晓龙、彭宇、张胜华、阮桂恩、阮武英、阮英利、阮英才、李丹、王东炎、曾宁生、曹银环、张根帻、廖新军、葛江洋、肖旭平、刘战、萧江、胡山等组成的“湘江战役清明祭奠团”,怀着感伤和无限崇敬的心情,冒雨步行前往三江河口。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血战五昼夜,突破封锁,强渡湘江。
湘江血战,对中国工农红军是生死存亡之战!当时,朱德以红军总司令部的名义给彭德怀等将领下达命令:“要动员全体指战员认识今日作战的意义。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胜负关全局。”
“左”倾军事冒险主义造成湘江战役红军损失惨重,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余人。殿后的红八军团不复存在,湘江东岸的红三军团6师18团和红五军团34师全军覆没,其余各部编制经湘江之战大多只剩不足半数,红军大量缩编。
然而,我们的中央红军从死亡线上走了出来,红军在战略意义上胜利了!中央红军挫败了蒋介石的“剿灭”企图;战役的惨烈也加速了毛泽东的复出,为长征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公祭台上,众多全州百姓身着红军军装,高举红军军旗,深情吟唱《十送红军》,催人泪下。我恍惚时光倒流,仿佛回到了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亲历着苏区百姓与红军将士洒泪惜别的感人场景……
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后人刘武大校在众人瞩目之下,大步流星走上主席台,饱含深情地诵读了红军后代公祭团集体创作的《血战湘江祭》——
公元2019年4月,岁次己亥,序属清明,时值湘江战役八十五周年暨新中国成立七十华诞。社会各界,云集湘江,祭奠英烈。吾辈后人,追思先贤,深切缅怀。祭曰:
潇潇清明,断魂雨纷,滔滔湘江,烟波浩荡。悠悠岁月,无尽长河,茫茫生死,天地神伤。忆思当年,煌煌帝国,满目疮痍,苦难沧桑。十月革命,红船主张,国共合作,大潮滂滂。南昌首义,军旗飘扬,秋收暴动,霹雳八荒。工农割据,解民倒悬,井冈会师,凯歌飞扬。
“左”倾冒险,自毁城墙,五反“围剿”,精元俱伤。铁桶合围,黑云压城,铁血突围,万里征长。赣南于都,重兵集结,军民一体,过海瞒天。殚精竭虑,倾尽所有,扩红支前,奋勇争先。生死战友,天各一方,恐此永诀,黯然神伤。南方游击,万千困苦,烈士忠魂,血沃南疆。昔日热土,满目凄惶,十送红军,百转愁肠。热泪纵横,仰天无语,山高水远,何日还乡?
倭寇肆虐,华夏祸殃,抗日红军,慨赴国殇。八万铁骑,红流滚滚,神威抖擞,壮志激昂。一破封锁,统战高谋;二破封锁,挺进南湘。三破封锁,三路西进;四破封锁,血战湘江。
教条作祟,贻累三军,万千辎重,人拉肩扛。大军压境,滥炸狂轰,追歼围堵,气焰嚣狂。万马嘶鸣,地动山摇,将士用命,气啸轩黄。烈焰赤水,江天一色,红旗漫卷,蹈火赴汤。
一三军团,首战新圩,主帅临危,慑魄敌胆。生死渡口,存亡之道,抢占界首,血溅光华。血肉浮桥,血火锻造,千军所系,巍屹大江。刀光剑影,日月无光,弥天血雾,吞没战场。
少共国际,右翼雄师,监敌南进,护卫中央。万千儿郎,血染沙场,前仆后继,淬火成钢。脚山恶战,重兵搏杀,层层设阻,迟滞敌顽。红一军团,生死鏖战,大坪渡口,强涉渡江。
红五军团,文塘激战,绝命后卫,铁血担当。尽师殒命,树湘斷肠,惊天撼地,无尚荣光。凤凰渡江,雨弹林枪,五九军团,壮士不还。红八殿后,冒死驰援,建制打光,凤凰涅槃。
五日血战,鼓角震天,万千将士,浮首沉江。山河失色,鬼神却步,战旗军魂,血浴华章。碧绿湘江,殷赤奔淌,中华魂魄,万古泱泱。三年不饮,十载莫食,呜呼哀哉,湘江湘江。
生死血战,惨烈空前,痛定思痛,痛不可当。民族国运,责任比天,伟人力挽,惊涛狂澜。跳出陷阱,奔袭黔贵,逆天换日,重塑纲常。遵义娄山,漫道雄关,海阔天空,乾坤朗朗。胜利会师,奠基陕北,赤焰飘带,辉耀穹苍。革命理想,亘古齐天,长征精神,地老天荒。
八十五载,弹指挥间,万貌新颜,巨变沧桑。大国新生,七十华诞,高歌猛进,国运盛昌。九州振兴,足慰先烈,热血沃土,血花怒放。苦难殷鉴,刺股悬梁,卧薪尝胆,忧思不忘。
丝路文明,勃勃复兴,天涯比邻,大同共襄。人类命运,共为一体,世界潮流,浩浩汤汤。初心使命,众志成城,励精图治,矢志愿偿。和平正义,照耀人寰,巨擘擎天,彩旗飞扬。
抚今追昔,情思绵绵,感念先贤,鼎定八方。昭昭青史,忠魂义魄,滚滚湘江,永世流芳。泣血祭拜,铭心刻骨,英灵不朽,万古祭场。无尽思念,化作江水,浩浩湘江,天地共长。
悲哉湘江,壮哉湘江,呜呼先辈,威仪堂堂。佑我华夏,永享安康,山河同在,日月辉煌。
毛泽东唯一一次亲自主持并领誓发展入党的六名中共党员之一、开国上将陈士榘后人陈人康(八路军研究会副会长)带领大家宣誓:
英烈已逝,英灵长存!值此湘江战役八十五周年暨新中国成立七十华诞之际,我们深切缅怀湘江血战中英勇牺牲的铁血红军将士们!我们举起右手,面向烈士英灵庄严宣誓:铭记英烈功业,弘扬长征精神,牢记初心使命,继承光辉遗志,忠诚、干净、担当,励精图治,为民族之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我们向烈士们默哀,鞠躬致敬。中小学生代表走上主席台,举起右拳,唱响了《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望着孩子们稚嫩但透露出坚定、凝重的表情,我怦然心动:红色江山,红色基因,代代薪火,生生不息。先辈英烈们,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你们的事业万古长青!
公祭仪式朴素、庄重。人们手捧着黄、白菊花走向江边,将花瓣洒向无情逝去的湘江河水,洒向千呼万唤唤不回的红军亲人……
我含着热泪随着人流走到江边,心中一遍又一遍默默祈祷——魂去归来兮,湘江战役中英勇牺牲的万千红军将士们!魂去归来兮,奠定民族复兴根基的共和国千古功臣们!
缅怀红军革命英烈 感悟湘江战役精神
我多年研究战争与和平,翻阅了大量长征历史文献资料。纵观人类文明几千年战争历史,湘江之战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页厚重篇章。
刘武怀着深深的崇敬和激动之情参加了公祭活动。在他看来,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最悲壮的一幕,令人刻骨铭心。红军广大指战员凭借高度的政治热情、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英勇作战、视死如归。重温历史,研究湘江战役精神,就是要发扬红军精神、长征精神,牢记中国革命的苦难辉煌,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彭德怀元帅侄孙彭宇说,他一直想来这片土地,来看看爷爷及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地方。红军将士们用他们的生命在中共党史、军史上写下了光辉而又惨烈的一页。
黄煦讲述了湘江血战中父亲黄克诚大将坚持真理、勇于担当、挽救红军将士的生动故事。伍修权将军女儿伍一曼大姐始终坚持和大家一起参与祭奠纪念活动。她说,中国革命历程艰难、曲折。湘江战役的教训惨痛,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有了毛泽东,湘江战役和中国革命烈士们的鲜血就没有白流!
邓华上将的女儿邓欣讲起湘江战役红军将士的牺牲,数度哽咽。她说,父亲多年之后谈到,“我多次大难不死,也可称为一员‘福将。可每当想起千千万万牺牲了的战友,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战士,肩上像压着沉重的担子一样。没有他们,我这个福将是‘福不起来的。”
我从萧锋将军留下的《长征日记》、《十年百战亲历记》中读到1934年12月2日萧锋所在的3团红军将士靠拼刺刀连续强行突破敌人12道围堵防线的震撼故事。萧南溪对我说,从湘江战役纪念活动中又发掘出不少新的感人故事,一定要把红色文化世代传承下去。
湘江血战 军民鱼水
翻阅湘江战役文献资料,我注意到2017 年《今日灌阳》栏目报道了一则“乔明地”的故事:红军过灌阳时,村民文永遂一家冒死掩护34师红军乔明增。乔给村民讲述革命道理,带领大家开荒种地。
乔明增出生于山东肥城,1928年参加北伐军,后编入国民革命军第26军,宁都起义后改编为红五军团。长征时乔明增在军团司令部做参谋工作。因该军团是中央红军的后卫,红五军团收容队也是全军的收容队。湘江战役红五军团第34师(绝命后卫师,师长即习总书记多次提到的“断肠明志”英雄陈树湘)殿后,没能过江,回撤全州、灌阳,大部壮烈牺牲,很多红军在灌阳新圩洪水箐、水车镇、文市镇一带失散。乔明增临危受命,收容失散红军和保管红军财物。
红34师在洪水箐遭敌截击,情急之下,乔明增把几担银元和枪埋在几棵大枫树下。他没有随红34师余部东返湖南,而是忠于职守,留下执行收容任务。他扮成乞丐,在文市镇宾家桥、玉溪村、清塘村、月岭村一带转悠,最后选在塘尾巴屯村民文永遂家中潜伏下来。
乔明增带文永遂等村民开垦荒地,教学文化知识,传播革命思想,帮助失散红军。他开荒种植的两亩地,至今仍被亲切称为“乔明地”或“明增地”,成为灌阳文市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红军师长开荒种荞麦”成为一个传奇。今天那里果树和农作物生长依然茂盛,我们欣喜地看到长征精神以另外一种形式生动地呈现了出来。
后因怕红军身份暴露连累乡亲,同时也为寻找红军下落,乔明增辞别生活15个月的塘尾巴屯(今为玉溪村),身无分文,只身一人徒步返乡。文永遂妻子特别拿出仅有的两斤糯米做成炒米,让乔明增路上充饥,还将几块珍贵的“三七”藥材作为礼物送给乔明增父母。
两斤大米在灾荒之年是救命的口粮!乔明增在长达半年多的返乡途中忍饥挨饿,乞讨度日,把两斤炒米颗粒不少地带回家,作为孝敬母亲的礼物。母亲问为何路上不吃,他回答:这种炒米在广西灌阳很出名,山东没有这种炒米,留给母亲尝个新鲜。母亲望着已经饿得脱相的儿子的脸,啜泣不止。红军战士乔明增“忠孝两全”,感人至深。抗战爆发后,乔明增参加了八路军大峰山独立营,任三连指导员等职,1940年7月16日在吴桥战斗中英勇牺牲。
上世纪60年代又有了红军母亲代子“千里报偿炒米情”的故事。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乔家母亲向乔明增的弟妹8人分配任务,共向广西灌阳文永遂家寄了174斤全国粮票和75元钱。这也成为文永遂之子文阿星永远铭记红军亲人恩情的两个数字。乔母对文家冒死收留和掩护红军儿子非常感动,在极端困苦年代,乔家是拼命勒紧裤腰带省出这些钱和粮票。这份子弟兵烈属与百姓的情谊何其珍贵!(参考著名军事历史学家、红军史、长征史资深学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宇大校的《寻找湘江战役流散红军乔明增的考察报告》)
在庆祝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陈宇作为国家级全面梳理湘江战役历史工作的高级专家,对乔明增的事迹做了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考察、核实。他认为,老红军乔明增的事迹非常感人,一些历史细节、情景还尤其典型特殊,不同于我们已经熟悉的英雄,是体现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又一新类型的英雄烈士。
“六担银元三担枪,红军师长埋宝藏”,“六担银元三担枪,大枫树下坐师长”等民谣中的宝藏,在现代社会已不再是那些数量有限的几担银元,而是金光闪亮的无价精神宝藏。乔明增在灌阳战斗、生产、生活仅一年多时间,但他与当地村民的军民鱼水深情,当年就已经跨越桂鲁两省,今天更是跨越了80多年的时空,我们纪念湘江战役、研究湘江战役精神的时候,更加感受到其独特的感染力。
“忠诚”是军魂。长征精神在湘江战役中的主题词就是“忠诚”。乔明增“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忠孝两全、革命到底”,凝结在坚持、牺牲、吃苦,升华为对党的“忠诚”,每一侧面都有着独特的闪光点。乔明增使长征精神不仅闪耀在血与火的江面上,还闪耀在灌阳的“乔明地”里、洪水箐的密树林中和齐鲁的华夏大地上。湘江战役中走出的红军英雄乔明增身上的人性光辉,为伟大的长征精神增辉添彩。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
站在天安门广场,我在想,85年过去了,人民没有忘记湘江战役牺牲的红军将士,他们永远和共和国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在一起。
湘江战役是中国革命史上极具特殊意义的事件。它所孕育出的伟大精神的内涵,值得专家、学者和后人们不断地去挖掘、传承和弘扬。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我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
我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命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卓越智慧结晶,是用无数血的教训换来的,是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在震惊世界的湘江战役中得到了深刻而充分的检验。
我们一路上在反复交流:湘江战役中,为什么无数红军将士在濒临绝境的环境下,能官兵一致迸发出惊人的意志力舍命死战而不降?为什么百姓冒死全力扩红支前、支援处于绝对军事劣势的红军作战?
张学良晚年的视频讲话中提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他把东北军高级将领们召集起来训话:红军是一支疲惫之师,可谁也挡不住,打不垮,走了那么远,到达陕北。你们都是带兵的,你们谁能带出这样的队伍?换作是我,队伍早就垮了!
我想,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使然。
毛泽东1945年在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正是因为牢牢立足于这一建军宗旨,才会有湘江战役中红军将士的舍死忘生、勇往直前,才会有湘江血战后乔明增与文永遂的冒死救助、生死相依,才会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的不断发展壮大。湘江战役精神是长征精神最生动、集中和具体的体现,其重要精神内涵,包括崇高理想信念,铁血忠诚担当,勇往直前,自我牺牲,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以及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气概。
习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支柱。湘江战役已成历史,但湘江战役精神将历久弥新,永世长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弘扬湘江战役精神,有助于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有助于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荣誉感,进而演变成推动国家建设事业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泉。
祝愿我们的党、我们伟大的母亲,为了民族繁荣富强,为了天下苍生福祉,永远青春健康,永远意气风发,永远斗志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