坨33块减氧空气驱深化调整技术研究及应用

2020-01-14 15:48王兆庆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高升采油厂地质研究所辽宁盘锦124000
化工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火山岩采收率储量

王兆庆(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高升采油厂地质研究所,辽宁 盘锦124000)

1 地质概况

坨33 块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牛心坨构造带的北端,被两条北东向断层夹持,中间被两条次级北西向断层分割成3个次级断块,构造高点埋深-1180m。含油面积1.56km2,地质储量242.73×104t,标定采收率14.1%。油藏埋深1300~1530m。开采目的层为中生界火山岩,其中流纹岩为本区的储集岩。该块为一双重介质裂缝-孔隙型储层,平面上,主体部位裂缝较发育,方向以北东、北西向为主。纵向上,中上部井段(1300~1400m)裂缝较发育,以网状裂缝为主平均裂缝倾角49°,为一块状火山岩普通稠油油藏。

2 开发历程

2005年断块开始进入整体规模开发阶段,按165m井距,正方形井网全面投入开发。随着地下亏空加大,地层压力持续下降,油田进入快速递减阶段。为补充地层能量,2006 年、2007年、2008年采用一套层系165m正方形井网开展3次注水试验,均因对应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而停注。2009 年开展底部温和注水试验,2013 年实现全面注水开发,但受地层亏空较大及火山岩油藏特殊岩性制约,总体水驱效果仍未好转,区块频临废弃。因此,该块于2015年开展减氧空气驱试验,采用底部注气、油井中上部采油方式,注气后油井快速气窜,导致油井及整个采油站生产系统瘫痪,部分油井实施关井。开展注气调整研究,气井同步注泡沫,油井依据注采夹角调整采油井段,气驱效果明显改善,但进入2017 年以后随着油井措施工作量逐步萎缩,井组产量呈现递减趋势,同时封堵后造成储量损失,日产油量从15.9t/d 下降至8.5t/d。因此,有必要开展气驱深入调整研究,找到稳定气驱效果的方法。

3 气水同注技术研究

该技术通过重力分异作用可采出顶部的剩余油,且同步注水可以改变气体运移通道抑制气窜。

早期注水开发后期剩余油主要以“阁楼油”的形式存在,介于这种情况,提出注氮气驱可提高采收率措施。该开发方式主要应用氮气的密度小于储层内其他流体的密度,通过重力分异作用向上运移,驱动顶部的“阁楼油”,但是气井注气一段时间后,由于地层存在高角度度裂缝,极易形成气窜通道,上部井段快速发生气窜反应,波及效率低下,且在采用堵气封窜的过程中会造成井段储量损失。

针对区块气窜情况加剧储量损失严重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上层注水,下层注气方式进行开采的思路,原理如图所示,由于三种流体存在重力分异,水向下、氮气向上驱替,在地层间形成油气水混合流动带,上中下同时驱替,向前推进残余油沿油气水界面向前流动,在平面及纵向上形成大的波及体积,提高了波及系数,损失储量得到动用。

该技术不仅能提高注气驱过程的体积波及系数,还能改善高流度气体在流经低流度油藏流体时的流动效率。

4 现场应用情况

2017年于坨33-11-9井组开展气水同注试验,采用上层注水,下层注气的方式,日注气1.3×104m3,日配注水15m3,油压为25MPa,套压为22.5MPa,试验开展后,试验井组受效状态良好,初步见到抑制气窜和增油效果,日产液从65t上升至103t、日产油从8.6t升至13.7t、日产气从16500 m3降至13000 m3、综合含水从85.2%下降至82.7%。地层压力有所回升,从8.2MPa 上升至8.5MPa。由此可见,通过减氧空气驱深入调整,封堵储量得到有效动用,地下亏空得到一定补充,开发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预测最终采收率可达到14.8%,同比提高1.5%,为同类型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了借鉴的意义。

5 结语

持续开展气水同注试验,保证上层注水,下层稳定注气,能有效抑制气窜,释放封堵储量潜力,进一步稳定气驱效果,改善开发效果,为同类型火山岩油藏有效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猜你喜欢
火山岩采收率储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13.22亿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达巴松凸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技术研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接财接福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内蒙古巴尔陶勒盖-复兴屯发现特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