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玲 吴凡 吴爱娟 王鑫蕾
(南通大学 1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南通 226001;2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下肢血管病变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疾病发展快、致残率高等特点〔1,2〕。此外,下肢血管病变会引起机体下肢远端组织出现缺血症状,轻度患者会表现出肢体凉感、间歇性跛足及静息痛等症状,重度患者极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足、下肢坏疽等,甚至截肢〔3〕。因此,需给予患者有效训练干预,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常规步行训练主要包括为患者制定运动频次、运动强度及运动时间等,但对于患者的训练较为单一,其预后效果不理想。在患者步行训练的基础上给予Buerger运动,通过进行双足、足趾的运动,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对于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率、改善其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4,5〕。本研究拟分析Buerger运动结合步行训练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踝肱指数(ABI)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0~87岁,平均(72.54±6.54)岁;病程4~23年,平均(12.15±3.47)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例,初中12例,高中16例,大学及以上7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0~88岁,平均(72.87±6.39)岁;病程4~24年,平均(12.32±3.16)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9例,初中13例,高中15例,大学及以上8例。入选标准: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60岁;体重指数(BMI)18.50~23.90 kg/m2;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随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存在精神病史;患有下肢血管病变合并糖尿病足或下肢坏疽;运动时下肢伴随剧烈疼痛,运动不耐受。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出院前,医护人员均向患者分发出院指导手册,手册内容主要为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及心理疏导等,并由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出院后,每隔2 w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以指导其训练。干预时间3个月。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步行训练,具体如下:(1)运动频次:每周训练4~7次,每次间隔时间在2 d以内。(2)运动强度:根据患者目标心率为其制定运动强度,目标心率=(第2次运动负荷心率-安静心率)×60%+安静心率。此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若患者的目标心率超过120次/min,则按照120次/min进行运动强度的计算。(3)运动时间:若患者在进行步行训练后自我感觉良好,则1次/d,50 min/次;若感觉疲惫,则2次/d,25 min/次。(4)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训练时间完成相关训练。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uerger运动,具体如下:(1)运动频次:1次/d。(2)运动强度: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将运动频次换分为3个等级,包括完整动作1次、完整动作连续2次、完整动作连续3次,若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胸痛等不良症状,注意叮嘱患者及时中止运动。(3)运动内容:①在Buerger运动时,引导患者采取平卧位,尽可能将下肢伸直并抬高至45°,持续抬高1~2 min;②完成动作①后,引导患者将其双足下垂至床边,双足进行背屈、跖屈等运动,并引导患者进行脚趾上翘、伸开及收拢等运动,直至患者足部皮肤完全呈现粉红色,该过程持续进行4~5 min;③在完成上述动作后,医护人员引导患者取平卧位休息3 min;④在休息3 min后,引导患者连续抬高脚趾与脚跟,共10次,完成10次运动所需时间为10 min左右。(4)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训练时间完成相关训练。
1.3不良症状发生率 观察干预后患者出现下肢凉感、间歇性跛行与静息痛等不良症状的情况。
1.4ABI 采用超声波多普勒血流检测仪Model 225测量干预前后患者的胫前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两者之比为ABI。
1.5临床疗效 采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标准〔6〕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显效:患者自感症症状消失或出现明显好转,ABI与足背动脉平均血流速度(DAMV)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效:患者自感症状逐渐好转,ABI与DAMV接近正常范围或处于正常范围内;无效:患者自感症状未出现好转迹象,ABI与DAMV较干预前未出现改变。总疗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1两组不良症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不良症状发生率〔11例(24.44%),其中下肢凉感5例(11.11%)、间歇性跛行4例(8.89%)、静息痛2例(4.4%)〕显著低于对照组〔27例(60.00%),其中下肢凉感12例(26.67%)、间歇性跛行9例(20.00%)、静息痛6例(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0,P=0.001)。
2.2两组干预前后ABI对比 干预前,观察组ABI(0.84±0.20)与对照组(0.82±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0,P=0.66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1.11±0.14)明显高于对照组(0.89±0.17,t=6.701,P=0.000)。
2.3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总有效率〔40例(88.89%),其中显效22例(48.89%)、有效18例(40.00%)、无效5例(11.11%)〕显著高于对照组〔31例(68.89%),显效15例(33.33%)、有效16例(35.56%)、无效14例(31.11%),χ2=5.404,P=0.020〕。
糖尿病患者因自身血管病变而引起的下肢截肢属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7,8〕。但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关注度不强,再加上下肢血管病变早期不存在明显临床表现,因此在早期难以察觉,但当下肢血管病变发展至一定程度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症状,严重者需接受截肢治疗,加重患者病情〔9〕。本研究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原因为Buerger运动在应用时引导患者取平卧位,将下肢伸直抬高至一定角度,同时活动足部,进而促进机体侧支循环建设,进而改善患者下肢血流循环,减少下肢凉感、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等症状的发生〔10,11〕。2型糖尿病表现为胰岛素分泌不足进而引起机体糖代谢出现紊乱〔12〕,同时胰岛素的受体数量、敏感性等也会出现明显降低表现,促使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受损等现象,加重机体代谢紊乱〔13〕。有学者认为Buerger运动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可促进其下肢血管侧支循环〔14〕。本研究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ABI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Buerger运动结合步行训练,通过引导其适量进行步行训练,同时引导其进行Buerger运动,可人为地给予机体下肢适当的压力作用,进而促使其关节与肌肉组织得到有效拉伸,促使其血液有效回流,进而改善其ABI〔15〕。
2型糖尿病的病因常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多食多尿、消瘦、疲乏无力等临床症状,同时还极有可能会出现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生命健康等带来极大影响〔16,17〕。此外,除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外,康复训练、知识宣教、并发症防治手段等均会对其预后情况产生影响。Buerger运动为一套改善患者足部周围神经病变、血液微循环等的运动方式,对于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等具有重要影响〔18〕。此外,Buerger运动适用于伴随严重并发症、血糖控制情况不佳等情况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并且取得一定成效。本研究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其原因为Buerger运动结合步行训练在应用时,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选择较为合理的运动频次、运动强度等,并让患者定时、定量完成步行训练。并在步行训练基础上,合理、科学地为其制定个性化Buerger运动,通过引导其进行足部的运动,促使其关节与肌肉组织得到充分牵拉改善机体关节的活动度,进而有效改善其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