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技艺类非遗在福建省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2020-01-14 00:52高云
湖南包装 2020年3期
关键词:福建省手工技艺

高云

Gao Yun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d Trade,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202)

福建省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当丰富,也已陆续录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遗产名录中,相应的传承人资质也渐渐发放予民间艺人。例如:福州软木画、寿山石雕、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泉州惠安石雕工艺、德化瓷工艺;南靖提线木偶制作技艺、漳窑(米黄色瓷)传统制作工艺、漳绣、土楼营建技艺(南靖、华安);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宁德柘荣剪纸;罗源畲族服饰制作工艺等等。传统手工技艺是指运用天然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具有鲜明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种或技艺,一般具有流传时间悠久、可传承性的、完整的工艺流程。因其工具、材料、人员、生态环境、制作条件与手段的综合性、整体性、复杂性、特殊性,并且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低下,出现了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不良局面。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所需条件略高,静态的保存手段虽是传承文化的基础,但渐渐丧失了传播性与创新性,活态保护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2017 年3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国家鼓励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工匠精神、激发创造活力,并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传统工艺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传统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可见,活态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在“人”,在高校中的新鲜血液中滚动,从高校培养人才的社会属性出发,伸手帮扶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携手并进,是刻不容缓的。

1 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领域的研究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的,它是指被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中,传统手工艺类与文艺表演类和民俗礼仪节庆类并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华夏五千年来,中国有十分完整而发达的传统手工生产标准与生产体系,手工技艺的制作涉及了人民的生产实践和生活需要等各个领域。随着社会发展、工业革命、技术深刻变革的大环境改变,它不断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交互磨合中调整、流变、发展新的技术体系。所以,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生态内部极易产生动荡,面临着技艺传承人的高龄化,口传心授的不易记忆特性,实践技艺的流变性、发展性,传承观念与传承模式的守旧化等等不利局面。

现如今,传统手工技艺产品的制作流程缓慢,消费群体不多,随着村落的衰败而消失了立足之本,加之传承后继无人,多种因素导致了其领域现状的萎靡。针对福建省各级各类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的研究,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潜心钻研,深入省内少数民族、传统民间、乡野村落中进行田野调查,力图整治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非遗项目,倡导福建省的手工技艺非遗文化能够从教育出发,扩大传承范围,推动活态传承工作大力进行。

2 福建省高校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现状概观

福建省各大高校的手工技艺类非遗教育现状与国家及社会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理解还停留在较为模糊的阶段,更不用说手工技艺的非遗门类,能有较为全面认识的多为历史学或旅游等专业学生。学生能了解到非遗的渠道仅限于电视、网络、报纸,亲身经历或参与的非常少,高校中设置与手工技艺相关的社团也是寥寥无几。大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视程度偏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综合水平亟待提高。另外,非遗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资源匮乏,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也是目前急切需要改变的问题所在。由此说明,福建的多数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角色缺失。

3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于传承与创新福建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的重要意义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正面临严重断代失传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因与命脉,它象征着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出的生活智慧与经验内涵,是福建省人民创造力的见证。为此,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于手工技艺类非遗的活态保护与发展创新的功效就显得尤为重要,两者并进的道路是一条创新改革之路。

20 世纪50 年代,厦门与福州分别成立了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和福州工艺美术学校,这一举措意味着传统手工艺美术教育已经跨越了“师徒沿袭制”的重大障碍,手工技艺的教与学顺利的被引进了现代工艺美术教育中来。高校是汇聚了大批青年学者与知识精英的阵地,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力量的强大动力,他们是能够将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体系本身就较其他专业学科有更强的动手实践性,它与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的动手制作性质贴合度高。在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福建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应当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及福建省特有的传统技艺类文化有着认真的解读,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取其精华,与时俱进,实现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再创造,以此达到提升福建省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觉性与自信心,强化传统文化语境的再营造与创新型知识形态的构建。

4 实施举措,开辟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传承途径

4.1 提高学生对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的认识

建立校内组织教师带领学生的现场教学模式,到博物馆、非遗场馆、手工技艺类企业参观,观看完整工艺的制作流程;组织下乡活动,进行田野调查,实地考察项目等,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观感,了解造型的发展与演变,了解手工技艺品传达于世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寓意,掌握手工技艺赖以生存的周围环境,收集图形图像素材与影像资料。以此充分感受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感知大众生活民俗的艺术化体现,奠定艺术设计创新创作的基础,从体验到认识,再到掌握专项技术与关键特性,从而在今后的专业知识实践中能反哺非遗文化的创作[1]。另外,扩大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途径,组织邀请“非遗进校园”的行动、系列讲座等,让传承人与专业教师及学生面对面交流与沟通传统技艺的知识,拓宽学生艺术视野,积累创作情感,提升学生内在的整体设计内涵与艺术素养。

4.2 手工技艺类非遗视角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堂的改革

现代教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应当沿袭并且深化对民族传统设计文化的学习,民族传统的手工艺设计才是学生在创新创造之前应当追根溯源的基础。完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将传统设计文化成功融入课堂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4.2.1 开设技艺传习班,设置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 福建省的工艺美术教育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期开始蓬勃发展,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增多,很多本科院校开设有工艺美术类专业,福建师范大学还开设了美术学基地班,硕博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也出现了工艺美术专业的教育方向。

在目前现代化的工艺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传统教学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穿插设置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并与原有课程合并,例如设计方法学,装饰材料学,工艺美术理论等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与指导书、教案等教学资源应当配套建立建设。

2016 年福建省文化厅举办了9 期手工技艺非遗传承人的培训班,其中福建省艺术职业学院承办了福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培训班,根据学员的学习能力与领悟能力,提升工艺美术审美能力与创新制作能力,增强建盏作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在集中实践环节类的课程中,增设了手工技艺实践课程比重。福建省开设技艺传习班的举措,有意让课程结构与福建本地文化相关或相结合,通过特色课程的传授让学员动手体验,感受本土民族艺术氛围,延续地域文化,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精髓,锻炼手工技艺实践能力的提高。

4.2.2 搭建手工技艺实验室实践平台 实验室平台的搭建与完善,能够保证手工技艺制作的工具、材料等工艺原料的不断供应及其完整性,让学生学习系统的工艺制作技巧、技艺。通过实验室、工作室的使用,探索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装备的良好磨合,原材料处理能力的不断长进,记录、保存、整理、编目所研究的工艺项目,学生从自身的艺术设计专业出发有效促进其知识体系的健康发展。将课堂阵地转移到实验室、工作室,让学生以民族化的视野彰显本土文化特色,强化实践成果[2]。

4.2.3 建立校外实践课堂,共建教学实践基地 从校级层面出发与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签订合作关系,这类校外企业或单位应当是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制作知名品牌。他们应当具有丰富的解决工艺难题的能力,能够提高产品品质,走在不断改良不断创新的道路上。让学生走出学校,融入“社会课堂”的非遗实践中去。

2019 年上半年起,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作为福建省一流民办院校,致力建设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成立了拥有9 间工坊的“首善文苑”。首善文苑承担着引进企业合作,搭设桥梁,重点培养并输送优质设计学生于企业实践的使命。其中最为出彩的是古陶瓷修复技艺与宋代点茶技艺的“唐潔工坊”。唐潔工坊的师生曾获得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的优秀成绩。唐潔工坊通过线上、线下文物修复课程班的开设,教授福建漆画技艺与福建寿山石雕刻技法的跨界融合辅助金缮修复技法,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在该课程的教学实验设备、教学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极大力度的倾斜,倾力打造传统手工艺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古陶瓷技艺修复技艺”正在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潔工坊以修复与教学为主的合作形式,为传承和发扬福建省古文物修复技艺以及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事业,建设手工艺实践与校企教学实践交流平台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4.3 组建校内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新型的理论实践紧密结合模式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性质与授课形态本身就存在一些师徒制的传衍形式,可谓“现代学徒制”,这一特点与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袭特点不谋而合。因此,高校中急切需要校内教师积极自我提升手工技艺的传承实践,取得相关的手工技艺类资质证书。校外导师师资队伍由教学实践基地的指导老师、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具有资质的非遗传承人、以及文创企业资深设计师构成。

校外导师的进校教学,口传心授,与校内导师形成联合传授模式。校内外、双师型教师应当积极将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传承教育落实到科学创新发展的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中去,让教材配套课程内容,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模式。

近年来陆续有国内高校开班传承人群培训班,开创了传承人带高校教师手把手实践学习手工技艺模式。

2016 年湖北省“中国非遗传承人群(刺绣)培训班”、2017年(汉绣)研修班,连续在武汉纺织大学开班授课;2018年暑期,福建省文化厅承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福建第三期“福建民族民间服饰培训班”在福建师范大学顺利开班,一批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相关专业的年轻教师前往学习,罗源兰氏父子向教师们倾情授课,教师们表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模式让他们收益颇丰。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高度重视福建省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教学工作,形成了融合非遗文化的产教融合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2016-2017 年间开设了“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培训班”“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培训班”“德化瓷烧制技艺培训班”“福州寿山石雕刻技艺培训班”以及“莆田木雕技艺(留青竹刻)雕刻技艺培训班”,并举办了“非遗传承·产教融合——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时间与创新优秀作品展”,展览中汇聚了两年间参加的学员优秀作品,展览效果极佳,吸引了省内众多手工艺大师前来观赏并开设沙龙进行专业建设层面的探讨。福建省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唐文忠表示,该院校常年聘请享有盛名的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工艺美术大师,以及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深入参与教学实践和专业建设。此举为非遗进入院校和现代生活作出了极有益处的探索,被中国非遗保护中心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基地”的荣誉。

4.4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建立

早在2002 年5 月,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首家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其承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上发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即指明了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特殊社会地位与不凡使命:“大学现行的教育教学知识体系能反映出非遗文化的多样性及庞大的文化价值,大学应当积极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世界、向全人类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非遗文化。”目前,中山大学、苏州大学、山西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已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各高校的研究中心通过有效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担负起理论研究、课程教学、田野考察、举办学术会议、展览及相关公益推广活动,积极与传承人、相关机构,甚至是民间艺人合作交流等重任,研究领域广阔,具有综合性和先进性特点。高校非遗研究中心的建立与运行早已成为一个相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国内外非遗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然而福建省的各大高校目前还缺少这样重要的枢纽空间站。

5 实践探索,建设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对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的创新思路

在全球文化交流盛行的今日,现代艺术设计中出现的地域性、民族性、在地性、本土性元素日趋弱化,原创作品中福建省的本土文化身份与品牌精神难以登上国际舞台。结合本民族文化特性,融汇西方先进设计技术,彰显中国特色民族文化魅力才是中国式设计的最大竞争力。作为输送设计人才进入艺术市场竞争态势的“源头”,高校在其中仍旧扮演着重要角色。

5.1 丰富高校青年的传统文化信息表达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能够将艺术之美、设计之功用、手工技艺之传承实践糅合于一体。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甚至不可缺少一些与艺术相关的人文历史信息,包括一些民间传统工艺技能,比如众所周知的刺绣技艺、陶艺技艺、染料技艺等[3]。技能的学习实践与掌握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应用与创新有极大帮助,不仅有利于建立完备的艺术文化理论体系,还能够丰富青年学者一辈的审美意识、造物理念、艺术思维、设计表现语言等文化信息的输出性资源,如此,才能使得悠久灿烂的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现实生活中,适应快节奏,得以顺利地、活态化地传衍、创新、发展。

5.2 高校与政府、企业、公众协同参与,打开福建品牌的文创新局面

高校教学应以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为导向,加之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公众参与的携手合作,以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作为依托,保留手工技艺的原生态特性、审美需求和民族风格,指引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2019 年7 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民俗博物馆主办,福建省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协办的“福建文创(朱紫坊)市集”成功举办,该项目依托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绽放社会及高校青年文化创意活力,继承闽地民族文化传统,推陈出新,形成文创产业交流共融平台。此举不仅活化街区活态遗产,还激发了文创匠人、非遗传人、高校新锐设计师和民间艺人的通力合作,在社会各界引起反响。2018 年6 月由福建省文化厅和福建师范大学共同主办“非遗的美好生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福建师范大学研培计划成果展”在福建省美术馆展出,展览涉及石雕、木雕、藤竹编、纸艺、漆艺、陶瓷等多个项目。展览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真切近距离感受到福建省多元民俗文化给民众带来的美好生活知觉。

高校的责任即在培养具有良好设计嗅觉,有较强民族审美积淀的艺术设计人才,高校与政府、企业、公众的协同参与,协力打造福建品牌的文化创新创意项目,以此达到开发本土文化在大众中传播的审美与需求,弘扬福建省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现实目的与意义。

5.3 高校利用数字化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的创新

手工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属性,决定了以人的体验形式作为信息交互设计,以数字化载体的方式与大众展开更多维度、更多层次的虚拟现实体验,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4]。数字化文化创意产品也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符合市场化需求,利于非遗文化的主动输出和有效传播与保护。高校中的数字图书馆具有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巨大优势,它抛开繁琐的材料、生态环境、工具、人员等实体因素,利用二维、三维、全息图形图像处理等手段,数字化地汲取和采集手工技术,成功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实体储存无法保真的“老大难”等问题。除了获取与保存手段的革新,高校可利用搭建实验室中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展示技术通过数字化“修复”并重现手工技艺制作的场景、环境以及过程,运用真实角色代入,牵引出观者的真情实感,它高精度的再现能力和信息的永久保存能力,让师生进一步了解手工技艺的发生、发展与传承,还原非遗原貌。

6 结语

福建省高等院校应当义不容辞肩负起对本省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改革创新并举之重任。高校改变艺术设计课程结构,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建立建设有力的非遗实践平台,重视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将艺术设计教育与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并轨而行,两者应当发展成互融互进,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5]。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是将艺术转化为科学生产力的催化剂,福建高校在强调特色办学的同时,加入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进,才能实现高校教育与非遗文化的有机结合,发挥传统工艺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营造与合理构建。

猜你喜欢
福建省手工技艺
做手工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