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增,取得不错的成绩,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生质量,有必要实行高校研究生综合教育改革。本文基于分析发达国家高校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模式及其改革趋向,探讨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改进的要点,旨在深化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关键词: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大数据
引言
我国研究生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生数量扩张与教育管理水平之间的矛盾等。但从另一角度看,也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抓住大数据契机,洞察研究生教育管理大数据,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管理模式,改进研究生教育,从学理上探讨我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大数据时代下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及改革趋向
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在经历长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集中直接、封闭式管理、行政手段管理特点的教育管理模式[1]。但受限于新旧体制的冲突等多种因素影响,整体教育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之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更加灵活、多样、规范、完整。大数据时代下,在研究生教育管理领域,发达国家也在积极研究革新,借助大数据影响力,形成管理范式,确立管理目标,选择管理方式。
(一)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
研究生群体日益多元化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是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伴随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生教育信息更为丰富、透明,学生拥有更多选择主动权,导致各高校之间竞争形态发生变化。不难看出,发达国家各高校的管理理念也随之转变:由传统内部效率驱动转向顾客驱动市场驱动;关注研究生的就业转向关注其在学体验以及职业发展;将质量管理地位上升至管理核心部分。与此同时,大数据作为动因,为“服务本位”理念形成提供践行可能,并在不断推进过程中,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由传统的专业化分工管理,逐渐转变为组织内部部门的协调合作,即由“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
(二)研究生教育管理范式
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管理者的领导力发挥重要决策作用,管理者领导力水平直接影响决策水平高低。但决策力只是领导力这个多维复合概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认为,领导力的形成本身与“服务本位”理念存在一致性[2]。通过利用大数据,管理者行为发生改变。以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为例,自主开发一款研究生门户工具,专门收集研究生相关数据,如资助数据、参与培训与指导数据、博士生毕业数据、职业生涯发展数据等,还可以跟踪研究生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进展。发达国家高校重视借助数据提取和数据分析,评估并找出学院发展特色,为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以及未来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利于实现领导力再造,形成科学化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三)研究生教育管理目标
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关注研究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无论是从教育模式还是组织管理等方面看,“以人为本”得到充分渗透。通过大数据技术,发达国家教育管理者更明确数据的客观性和代表性特点,能够帮助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实行人性化管理,避免个体研究生遭受集体“画像”影响,进而难以达到培养学习能力的目的。以美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为例,美国ETS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以保证研究生增值:一是通过大数据收集学生过往经历、目前成绩、考勤情况、人口统计等数据,学生可以参考并咨询;二是在培养过程中随时收集各项数据,也包括各个节点和最终结果;三是强调合作。围绕两名及以上研究生相互解决问题的过程,收集其循环交互过程全部数据;四是收集课堂教学、教室布置等多渠道行为数据,帮助学生了解参与学习情况。以美国康奈尔大学为例,尤其重视研究生学术活动参与情况以及课外体验获得情况,借助数据可视化技术将上述情况形成数据,供教授、导师、助教等参考,针对性分析学生兴趣,探索更高效的学术交流模式。
二、借鉴发达国家改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要点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反呈下降趋势,这与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有直接联系,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管理重点和改革方向,对我国教育综合改革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政府主导激发高校作为
发达国家高校重视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以提升教育管理质量和效率,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则充分利用了大数据以及信息技术优势。基于此,我国政府需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通过相关政策引导,为大数据技术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即优化国内大数据环境,调动第三方参与的积极性,大力拓展區域合作以及国际合作,通过多方互动交流,取长补短,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进而实现提高研究生质量的目的。与此同时,构建完善的配套政策与法规体系,以作为高校进行研究生教育变革的坚实基础和保障,充分发挥大数据对教育变革的优势,扩大高校自主权。
(二)重塑研究生教育管理理念
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革新教育管理理念是首要前提。大数据作为客观存在的技术,合理利用对研究生教育管理影响重大。教育管理组织的管理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突出研究生与导师的“本位”地位,明确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价值目标和秩序,借鉴发达国家做法,不断从实践中探索实现上述目标的路径和方法,善于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的挖掘、分析、运用、发布,以制定符合高校发展实际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三)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合作
发达国家高校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扩大教职工的学术生产力以及学术影响力,有效达到强化其主体地位的目的,同时收集研究生的职业发展等各项数据,帮助其自身发展,并允许校友互动参与。不仅如此,第三方组织在平台的参与可充分发挥其客观、公正、专业的特点,不仅为管理者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也促使其领导力得到提升,值得借鉴。
三、结论
我国也应紧随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辅助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管理思路和模式,不断完善自身,以提高我国研究生整体质量,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精神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传杰.高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模式:审视与重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1):1-7.
[2]梁传杰.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理想愿景、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J].江苏高教,2019(09):21-28.
作者简介:
徐兢冉,性别:女,籍贯:河北,职称和学历:硕士,研究方向或专业:法学